抗疫|市发改委综合处党支部:用使命担当书写应对疫情惠企“二十条”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企业迟迟不能开工,银行贷款还款困难、税收缴纳困难;员工工资要照发、房租水电费要交、海外订单不能按期交货……为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并于2月4日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这一系列政策被誉为暖心二十条,政策出台的背后,有着市发改委综合处的一份力量。

时间回到2月1日凌晨3点,夜已深,但全市发改系统经济综合微信群里的讨论却异常热烈,各区县发展改革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说实话、讲真话,道出了疫情之下中小企业的困与难。

“放心,我们一定积极反映,想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综合处党支部的党员“群主”向大家保证。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后,市发改委党组立即安排综合处党支部密切跟踪和全面评估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影响,深入了解基层和企业呼声,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着手开展深入的、系统的、务实有效的政策储备。

到2月2日正式接到起草支持中小企业系列政策的任务之后,得益于前期的准备,综合处立即启动了更深入的梳理论证,并在48个小时之内起草出了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肯定的惠企“二十条”。

据介绍,为摸清疫情对重庆经济的影响,综合处党支部开展了深入调研,发现群众对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呼声最大,中小微企业对减负降本、资金支持的诉求最为强烈,尤其希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能够减免企业租金、社保、税费、电价、气价等各类成本。

为此,在及时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和全面吃透转贷应急周转机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综合处党支部的党员们创新性提出了“建立2000万元市级防疫物资保供资金池、将转贷应急周转资金费率由0.2‰降至0.1‰”的政策建议,仅此一条,预估将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2亿元以上。

综合处党支部方面表示,2月11日下午,市发改委召开党组视频扩大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建立完善能够充足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政策工具箱。“我们的重任还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