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正面

2019年我們在專注瀋陽市場的同時,也開始把目光投在了其他蓬勃發展的城市。武漢,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自然也在我們重點關注的範圍內。我們本來計劃在2020年選幾個重點城市考察。但是這次疫情的影響突如其來,我們的計劃要做很大幅度的調整,並不是首選的武漢,恐怕要優先考慮了。


一個人可以選擇以不同的面孔示人,但是城市不可以。城市的面孔,取決於人們從什麼視角去看他。

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不同的人會給同一個城市貼上不同的標籤,有時甚至截然相反。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武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明星”。但是誰也不會想到,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卻是因為這個城市裡一個並不起眼的海鮮市場。在中國,很少有城市能在短時間聚集這麼普遍的關注。

春節以來每天各種渠道的圍繞著武漢疫情的信息鋪天蓋地。這讓武漢很尷尬,他羞愧的轉過身,任人們盯著褲子上被撕開的洞。



武漢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歷史上,武漢從元初(1281年)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所之後,就一直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明清時期武漢得名“楚中第一繁盛”,併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1861年漢口開埠。眾多外商在此經營長江航運和茶葉等農產品出口業務。武漢經濟迅速繁榮,有“東方芝加哥”之稱。建國以後,武漢先後為中原臨時人民政府、中共中央華中局、華中軍區,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軍政委員會、中南行政委員會、中南軍區的所在地。1986年12月,國務院公佈武漢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正式批覆,國家發改委發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上,武漢處於中國中部的核心位置,也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說武漢是“天下之中”,這毫不誇張。它不僅僅是華北、華南、華西華東四個人口密集圈的幾何中心,在交通上也是絕對的核心。水路上,武漢處在長江中游,又是長江主要支流——漢江與長江交匯處,橫跨長江、漢江兩江三岸。順長江而下,可至華東入東海;逆長江而上可深入廣闊的西南腹地;逆漢江則可達西北地區。而陸路上,武漢是東-西、南-北、東北-西南、東南-西北、四大戰略通道交匯點,是國務院認定的國家路網中心。隨著高鐵規劃的逐漸落實,武漢與周邊重要城市的“距離”越來越近,其區位優勢越發明顯。目前武漢的鐵路客運量已經超越北京和廣州,位居全國第一,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鐵路運輸中轉站。



從教育資源上看,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武漢有普通高校83所,在校研究生12.7萬人,在校本科及大專生94.8萬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7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百所;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5萬人。武漢龐大的大學生數量,來自於武漢的密集的高校。在2018年的各城市高校數量排名上,武漢以83所之多僅次於北京排在全國第二位。從質量上看,在全國百強高校的數量上也以7所排在第三位,緊隨上海之後。


2018年全國各城市高校數量排名(前十五位)


在產業方面,第二產業中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是武漢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在2018年,這三個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突破5000億元;同時,在金融、商貿、物流、建築等行業的增加值也均過千億元;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在2018年突破2100億元,增長了17%。

第三產業方面,旅遊業最為核心。在2019年武漢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3.19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570.8億元。(雖然受疫情影響,武漢的旅遊業遭到重創,2020年相關企業大量破產,總收入大幅下滑在所難免。但是秀美的湖泊仍在,雄厚的文化底蘊仍在,武漢的三產恢復元氣,也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武漢本土的境內上市公司共有63家,而據不完全統計,武漢的境外上市公司也已達20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在武漢投資的已達到266家。而近些年,隨著富士康、京東方、長江存儲、華為研究所等的各大型項目相繼建立在武漢,其先進產業發展的勢頭也越發明顯。


武漢本土上市企業


這段時間裡,我們觀察武漢的視線更多的停留在疫情給我們打開的窗口裡,但那只是武漢的一個特定的側面而已。疫情過後,人們又在所難免的據此給武漢貼上一些標籤。這些標籤會在很多時候會讓我們忽略掉去看武漢的正面。


標籤,是一種我們對信息的壓縮和簡化。

它的優點是直接了當的形成我們對不瞭解的事物的概念。但是這種標籤化的印象恰恰是我們發現市場真正價值的障礙。例如,對於東莞,我們只要一提到這個城市,就會聯想到性服務。身邊的人有誰在東莞工作或者安家,總會得到人們的嘲笑。但是誰又會想到,就在偏見的蔓延中,東莞已經從“性都”,邁向了“音樂劇之都”。就是這種偏見,掩蓋了我們對城市本身的觀察。


偏見對人們的迷惑性是先覺的投資者們喜歡的,人們因為偏見不看好的領域,往往就是價值谷地的所在。當偏見的消除,人們的嘲笑變成驚歎的時候,許多機會也就不在了。


正文由《遼寧樓市》團隊成員提供發表,僅供本公司合作伙伴、客戶使用,所引用信息皆來自公開渠道,內容和觀點傳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平臺所發表部分文章資訊、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傳導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其它機構、自媒體、個人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遼寧樓市》,原創作品可文章底部留言獲取“白名單”。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團隊對免責聲明條款和正文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