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全力做好防疫药品生产储备、有序供应——

重点医药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2月8日,三宝药业集团针剂车间内,一支支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流水线各个环节有序流转,很快成品药剂被打包成箱,将发往长治市和各地防疫一线。“利巴韦林注射液已被收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我们已加紧恢复两条生产线,日产利巴韦林注射液50万支!”三宝药业董事长李湘益介绍。为支援疫情防控一线,长治市全力以赴组织和帮助重点医药企业复工生产、释放产能。截至目前,4家重点医药企业复工,开足马力忙生产。

为做好防疫药品和物资生产储备、有序供应,长治市重点医药企业接到市工信局复工复产通知后,按照省、市防疫部署要求,立即做出防控预案,在严格防控和健康排查基础上,坚持精准复工和生产人员最少化原则,第一时间组织骨干力量,投入生产,扩大产能。面对市场急需状况,年生产利巴韦林注射液能力3亿支的三宝药业,迅速恢复两条生产线,实现日产50万支。目前,该集团已销售利巴韦林注射液1700万支,主要销往湖北、安徽、河北、贵州等抗疫一线。另据市工信局统计,截至2月11日,康宝集团生物免疫球蛋白,恢复日产量2100支,库存9.2万支;振东医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日产量达9.35万支,库存220万支;太行药业抗病毒口服液,日产量30万支,无库存,已全部投放长治市场。

复工复产期间,长治市工信局为助企业一臂之力,派出专人深入一线,全面了解复工实际情况,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防控预案,积极申请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在生产、销售和运输等各个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长治市首家防护服生产企业紧急复工

日产500套防护服支援疫情一线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物资充足供应尤为关键。2月9日,记者自长治市工信局了解到,长治市潞锦工贸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首家防护服生产企业紧急复工,日产500套防护服生产线正式出产,用于支援长治市定点医院及疫区一线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长治市潞锦工贸有限公司在原材料及技术人才短缺等重重困难之下,经过积极协调联系,多方购买原材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2月9日,百余名工作人员正式投入生产,可日产500套防护服,第一批产品已下线 。长治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做好相关企业设备、原辅材料等各方面保障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发展我市轻工业,补齐全市工业产业短板,充分发挥长治市老工业基地的使命担当。

长治市潞锦工贸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的救灾物资现代化生产加工企业,2002年创办之初成为全省专业生产救灾物资“第一人”。目前,该公司拥有被服厂、仓储中心、运输车队三个经济实体,年生产救灾物资100余万件,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储备救灾物资价值8000余万元,与山西省各市及河南、河北、新疆、西藏、云南、甘肃等省(自治区)的200多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协议供货关系。



“火速”办证促生产

战“疫”应急保供应


2月9日,长治高新区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戴着防尘帽、无菌口罩,身穿洁净工作服,正在加紧生产。与往日不同,这家生产妆字号产品的企业,如今经过灌装、包装等程序,一瓶瓶84消毒液从生产线上产出。不久,这些消毒液将运往长治市防疫防控一线,全力确保一线防疫物资供应。

“自疫情防控之初,该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84消毒液的生产工作。当前正是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各方对消毒液等防控物资需求量大。调整生产项目,改造生产线,主抓生产84消毒液,增强防疫物资供应。这是我们多次紧急研判后的决定。”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高新区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渠志灿说。

从生产妆字号产品到生产84消毒液,产品的改变,除了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快速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消毒液,需要取得消字号生产许可证,即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渠志灿说,“不曾想,我们短时间内完成了生产线升级改造、样品制造后,从取样到拿到生产许可证,仅仅用了3天。”

为支持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尽快建成消杀用品生产线,长治市卫健委、高新区管委会全力协调,为企业开通防疫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产品生产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资料审核、现场检查和质量检验等步骤。2月6日,长治市卫生监督所在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取样。2月9日,企业拿到了一张标有省卫建委“防疫期间应急使用”的临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并开始试生产。

“我们得加快速度动起来。”该公司生产总监李小鹏说:“疫情防控离不开消毒液,但目前的产量肯定满足不了需求,现在各方物资运输难度大,但我们已经马不停蹄多方协调消毒液原料、标贴、瓶体、包装等材料。”

“随着各方力量的逐步到位,第一批消毒液已经下线,日产量5吨,且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增加产能。这些消毒液将全部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社会各方日常防疫。此外,我们正在积极组织生产适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抑菌的免洗抑菌喷雾。”李小鹏表示,“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举企业全部之力,做好防疫消杀产品的生产工作,为长治市防疫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日前,潞安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合理调整上班人员,最大限度完善岗位人员,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科学合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精准复工复产。

(孔静 王海军 摄)



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评论员

疫情要战,工作也要干。元宵节过去,按照往常惯例,复工复产又当提上议事日程。一周前,我省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延迟了企业复工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如今,复产复工在即,精准有序至为关键。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就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整体观,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在转型发展战场展现担当作为。

抗击疫情是“一盘棋”,要始终坚持全局观、整体观。全民战“疫”是一场整体战,节后复工复产同样是整体战的一部分。只有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才能为战胜疫情提供物资保障、才能满足百姓生活需求、才能切实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战“疫”前线不断传来好消息,给企业复工复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并不等于疫情防控可以松懈。当前,疫情防控依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一方面要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对企业疫情防控给予精心指导。包括派出专门小组上门指导企业进行科学防护消杀、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责任,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用工等燃眉之急,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强大的后援支持。

严把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关,企业必须扛起主体责任,严防死守,落细落小。复工复产潮势必催生返程潮,也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性聚集和生产性聚集,进而加大了疫情输入性和扩散性风险。这一方面要求卫生、交通、防疫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集中人力、技术等资源严防死守,同时也要求企业要扛起主体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在分类别、分步骤、分人群,弹性安排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各用工企业要指定专人对返岗员工建立管理台账,做好流动摸排、健康监测,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分段错峰等用工方式,工作场所要尽量降低人流密度,做好严格的消杀通风工作,让员工有安全感。同时,运用好联防联控这一法宝,完善企业与所在社区、园区、防疫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最后一道防线,公民个人要增强法治意识,对个人自我防护不能有丝毫懈怠。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抗“疫”实践表明,对于个人来说,履行好相关信息报告义务、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复工复产等返回长治工作和生活的所有人员,必须自觉履行好到单位或社区(村委会)进行登记的义务,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工作。在工作、生活等公共场所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以自身的自觉行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作出贡献。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不是二选一,也不是不顾一切地“一窝蜂”上。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围绕省委提出的保医用物资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六稳”、保春耕、保三大攻坚战、保转型综改重点项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两个收官”,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我们才能为全年工作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努力实现开好局、起好步。

编审: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