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祸根”,表面看是野味,但真相你知道吗?

病毒性的流感,之所以比普通的感冒发烧更严重更致命,正是因为它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在疫情爆发的初期,这种病毒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还存在一定的变异的可能,使普通的药物更难杀死,身体的免疫细胞更难抵抗,所以一旦爆发开来,感染和传播的速度更加难以控制。


新冠病毒之所以有如此威胁,正是因为它的感染方式,也就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这种病毒在初期,会通过飞沫和接触进入人体的粘膜组织。我们身体的眼睛,鼻子,嘴巴内,为了分泌液体起到湿润的作用,会有大量的粘膜组织存在,而这也就让病毒有了更大的可乘之机。了解了传播方式,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要佩戴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了。


而此次病毒的源头,正是深山老林里的“蝙蝠”。因此,蝙蝠成了这次新冠病毒的“罪魁祸首”,但把蝙蝠端上餐桌的,终究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所以,除了继续做好防护工作,跟病毒抗争到底,人类更加应该反思自己,其是这两点。


缺乏正确的认知

从濒临灭绝的穿山甲,到传播病毒的蝙蝠,这些深山里的动物,一步一步成了餐桌上的野味,这一切正是因为人类的无知,缺乏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


首先,野生动物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野生动物生长的环境中存在着无数的细菌病毒,那么野生动物的毛发和身体内部,也是极有可能携带危险的致病病毒,这种病毒可能对动物本身造不成多大的伤害,但是一旦离开恶劣的环境,转移传播到人体,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就会引起新冠肺炎这种流感发生。


2.虚荣心作祟下的攀比心理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多不法的野生动物市场,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野味,被源源不断的端上餐桌。多数人食用野味,并不是因为其味道多好营养价值多高。只是因为这些野味被贴上了“山珍海味”的昂贵标签,你吃的是家常便饭,而我吃的是山珍海味,在这种虚荣心的攀比之下,野味自然被源源不断的端上餐桌,才让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因此,除了要做好当前的防护,战胜此次的新冠病毒。在病毒过后我们更加应该反思,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摒弃虚荣心下的攀比,不乱吃野味不残害野生动物。才能杜绝此类病毒再次发生,才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如此,才是我们人类生存和繁衍下去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