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党旗飘扬践“初心”、疫情防控担“使命”、党群共济克“时艰”

云南嵩明:党旗飘扬践“初心”、疫情防控担“使命”、党群共济克“时艰”

殷忧启圣初心践、多难兴邦使命达。飘扬的党旗下,云南省嵩明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嵩明的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先锋屹立,党旗飘扬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在负重前行。嵩明县素有“春城半小时生活圈”美誉,地处滇中要道——渝昆高速、杭瑞高速、贵昆铁路、沪昆高铁线穿城而过,辖5个高速收费站、2个火车站,1个高铁站,辖区内村村通公路,3个园区(云南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南嵩明职教基地、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均靠云南省前列。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但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优势也就是防控形势。面对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嵩明县党员领导干部践“初心”、担“使命”,春节假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员到岗,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岗418人,其中镇(街道)到岗61人,到岗率达98.3%,组织909个党组织、17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4481名党员(占嵩明县党员四分之一),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阵地”,以发热分诊、交通劝导、防控宣传、市场维稳、患者摸排、强化保障、代购生活用品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1.4公里,对于个人车辆占有率高的今天,不算太长的距离。嵩明县嵩昆大道文旅城交通管控点到县城11.4公里,但对于点上的20名党员,回家吃年夜饭已不是距离上的问题。管控点是进出嵩明地界的交通要道,是嵩明疫情阻击战的核心战场,2020年1月24日,20名党员干部放弃了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坚守在嵩昆大道文旅城交通管控点,在寒风中度过了除夕。县委组织部慰问的同志赶到点上时,映入眼帘的是飘扬在帐篷之上的党旗,在“战士”胸前闪耀的党员徽章,在党员先锋岗水牌前忙碌的身影,在口罩之上的“黑眼圈”。一线的忙碌似乎已经掩盖住了20名战“疫”党员的倦意,胡玉芳同志(中共党员,中共云南嵩明职教基地党工委副书记,卡点驻点领导)拿起送到点上的慰问品讲到:“昨天,速食面,卖断货了,跑了好多家百货商店,才凑了点拉回来,这下好了”。问到有什么困难时,胡玉芳同志简短的回答道“困难总是有的,能克服,这些天,习惯了”。简短的“习惯了”三个字,胜过豪言壮语,是嵩明县战“疫”领头雁、战“疫”急先锋的写照,是党员忠于党和人民的初心、是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担子的“习惯”。

堡垒战“疫”,党旗飘扬

一个支部一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在嵩明疫情阻击战中有这么一些堡垒、一些党员,它们奉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县委编办党支部、县民政局党支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支部在疫情阻击战中,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率先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业务骨干坚守岗位,以“不见面(网上审批、容缺办理、邮寄结果物)”的方式,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社会法人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法人证书年检(年报)、换证工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开展对公业务服务于疫情防控中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大部分单位对单位对公业务需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形成了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嵩明县82个政务事项设置了党员先锋岗,为办事单位、群众提供“不见面”审批服务,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后盾。

吹“哨”报到,党旗飘扬

疫情阻击战“哨音”在全国响起,在这场战“疫”的吹哨报到中,嵩明县坚持“县委县域主体责任、14个党(工)委领域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共管责任”,聚焦抓好党员领导“关键少数”、抓好战疫“指挥前置”、抓好战疫“网格阵地”,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目前,1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418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4800名“预备役军人+党员志愿者(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城管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普通党员)+驻村工作队员”,到抗“疫”一线报到。全覆盖包保到597个村(居)民小组网格、177个小区网格、3个园区网格,同步启动社区“大党委”、街道“党建联盟”等一系列“党建引领、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社会治理应急响应机制。

形成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党员领导靠前指挥,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抗“疫”先锋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战“疫”在一线的工作格局。筑牢党组织堡垒控“疫”在网格、党员先锋战“疫”在网格、决策指挥前置在网格、“初心、使命”践行在网格的战“疫”阵地。

屠先生,嵩明县银杏人家住户,2月30日,出现头疼、发热、肺部淤堵难受症状,与“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极其相似,他打通小区物业党支部疫情防控热线,物业党支部作为嵩阳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立即向嵩阳社区党总支“吹哨”,社区立即协调“大党委”成员单位“嵩阳卫生院”派出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报到”,同时社区向嵩阳街道党工委“吹哨”,“嵩阳街道党建联盟”迅速“扩音”,公安党委、卫健党工委、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立即介入。控“疫”无异于与时间“赛跑”——从疑似病例送诊、小区石灰粉、消毒液全面消杀、警务人员+医务人员+城管人员到现场管控维稳、搜集疑似病例接触人员信息、开展居家预“隔离”,全程不到1小时。通过医学检查,排除了屠先生感染冠状病毒可能性。

引领关爱,党旗飘扬

战“疫”步入紧要关头,我们需要战“疫”领头雁,需要战“疫”急先锋,也更需要战“疫”热心肠。在云南省,嵩明县首家发起《共同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倡议书》;首家拨付40万党费和物资到基层。全面发起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关爱慰问疫情防控一线“战士”和家属,补助因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的3个行动。以党的引领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红十字会立即组织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群众、社区团体自发性开展关爱疫情阻击县一线工作人员行动,在嵩明不断以各种形式涌现出“战疫热心肠”。

战“疫”在前,当凝心聚力,有“战”者,必有“守”者。2月2日早上6时起,县委组织部支部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着装“嵩明先锋”志愿者服装,佩戴防护口罩,前往市场采买果蔬。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为“战疫战士”的家属、老干部、老党员送果蔬。温馨的交流,暖心的问候,老同志热泪盈眶;在志愿活动中了解到,陈其光同志,87岁高龄,64年党龄,膝下4子,3人在嵩明县工作,疫情防控期间3人均奋战于各自岗位,另有1子,远在他乡,疫情防控期不便返家。介绍完子女情况,陈其光同志扶着桌子慢慢的说到:“这时候,要忙,不要他们(子女)照顾”。朴素的党员、简短的语言闪耀着党性和人性的光芒。

党群共济,党旗飘扬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是口罩?是制度?是物资?是宣传?走进杨林镇云林社区,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阻击战。嵩明县杨林镇云林社区,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云南省卫生村,辖661户,2468名村民,村小组集中在一座名为“火烧坝”的山坡,疫情防控宣传布标仅有2条,但整个社区,没有人聚集、没有街头路边的棋牌娱乐、广场舞、花灯舞。县委组织部到村慰问的同志好奇的询问当地党总支书记杨桂凤同志,她介绍到:“我们不靠标语搞防控,党总支下属党员89名,包保到所有党员亲属,全覆盖了所有村民。党群距离近,好沟通,效果比标语、大喇叭强”。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党群关系是云林在疫情阻击战的最大优势。在云林社区我们了解到,在组织部慰问前,村民已自发性的为卡点工作人员送柴火取暖、送饭菜,多名普通村民多次到卡点要求替换驻守在卡点的党员(被杨桂凤同志婉拒了,云林社区实行“党员轮岗、驻守防控”),驻社区的2家企业,1家糕点厂已暂停营业,但老板没闲着,每日给卡点送糕点、1家服装厂为卡点提供了500公斤消毒液和石灰粉,全面保障了社区的日常病毒消杀工作。云林社区党总支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出了“党群温度”,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工作要抓好,党群关系必须牢。

战“疫”初期,嵩明县小街镇红外测温仪告紧,四处求购无果,妇委会主任,把这一情况发放到基层妇女工作微信群,2小时候内,80多名“母亲”,自发将红外线测温枪,捐赠到战“疫”一线,一位母亲将自家的一箩筐土豆、红外测温枪送到了劝导点上时,我们的同志问到:“娃娃咋整(怎么办),家里给有(有没有)备水银测温计?”这位母亲说到:“我儿子待在家、好管、不怕,(测温枪、土豆)你们拿着……”暖心的事迹,群众的支援,胜过万千战“疫”动员,小小的测温枪、圆圆的土豆,是一份心灵暖流,在阻击战中“温暖”着战“疫”战士。

鸿鹄高飞行千里,羽翮已就横四海。疫情阻击战,嵩明县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将继续久久为功“战”前沿、先锋模范“冲”一线,前置指挥“强”阵地、关心关爱“凝”初心、党群共济“克”时艰。(黄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