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王辰

王辰做了什么?

昨天,2020年2月5日,一个人被刷屏。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

王辰做了什么让万众瞩目?

新华社用这样的标题介绍王辰做了什么——

《关键时刻 关键之举》

王辰不虚此名。

王辰有许多头衔。但是他最重要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2003年非典期间,王辰是北京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在北京战胜非典中起了重要作用。

王辰2月1号到了武汉。昨天央视记者白岩松对王辰进行了电视采访。

昨天,先解决了我一直不明白的问题:新冠病毒发现这么长时间了,王辰这么一个重要的呼吸病专家为什么还不露面?

白岩松在访谈中巧妙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白岩松:“许多网友都知道,您一直在领导着这次疫情的整个的科研攻关。”

是的,王辰一直在做着科研攻关的工作。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开始把瑞德西韦用于临床了。而首先用于临床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所在地。医药临床了,王辰才有时间来到武汉。注意:他是带着中日友好医院团队来的。王辰也曾经做过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新冠病毒发现后,从党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老百姓都为抗击病毒做了大量工作,这些是必须肯定的。我向他们致敬!钟南山老先生率先进入武汉,提出病毒可以人传人,引起中央的重视。我向钟南山先生致敬!

王辰是2月1号到的武汉。2号他提出建立“方舱医院”的建议。3号武汉开始建方舱医院,4号方舱医院就可以接收病人了。

这就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

王辰回答的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形势严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时收治到医院中。而这批患者在社会上的流动、在家里居住,会造成社会和家庭进一步的感染,这是加剧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破题的关键在于将已经确认的病例收治到医院中,进行集中收治和隔离,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接触。”

这就是抓住了要害。

2003年非典时,北京的做法就是:首先必须切断传染源。

到现在武汉还没有切断传染源。不能不说是非常不力的。

王辰的话振聋发聩:“前一段对传染源的控制不力,是社会和专业干预不够。”

这是位有良心敢担当的医学家,是对失误的毫不留情!

只有这样尖锐地指出来,才能让领导和民众信服和重视。

于是,武汉迅速开始建设方舱医院。中央严令:武汉必须在2月6号之前收治所有确认的病人!

多亏王辰来了!

多亏王辰在关键时刻来了!

王辰受人关注还不止于此。

当白松岩问王辰:“现在我们对病毒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

王辰回答:“还很有限。这个时间太短,科学是有一个过程的,必须有一个非常冷静的目光和非常清晰的头脑和慎密的行动来推动科学研究。”

这样的回答是科学的回答。而只有科学才能战胜病毒。那种宣布自己已经研究出成果、那些抢注外国人发明的药品、那些公布什么药有效鼓动老百姓上药店抢药、那些向公众推荐自己有关联的公司出品的药物的人和机构先靠边儿呆会儿吧!

当白岩松问:“你说现在判断高峰和拐点并没有依据,你能不能更清晰地给我们解释您的这个判断?”

王辰回答:“首先我们现在对疫情的底数不甚清楚,如果不甚清楚,在判断上的根据是不足的。另外现在在外头有多少没有隔离的病人?这种社区和家庭的传染还是有相当的严重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拐点不是人为能够预期的。另外还有病毒的变异问题。这未可预期。”

虽然王辰的话没有让人看到希望。以前多个专家对拐点做过预期的,今天看都在“啪啪”打脸。倒是王辰的话让我踏实。我对战胜病毒有了信心了!

这个信心来自于中国还有实事求是,敢说实话,敢于担当的医学家。

我们需要王辰。我们需要这样懂得医学的又敢于直言的权威来领导这场和看不见的敌人的战役!

新冠病毒是敌人!是特殊的敌人。这个敌人不能赶走,只能消灭。消灭病毒的办法是围住病毒,全歼病毒。不能赶着病毒到处乱跑,乱跑的病毒会在跑路中迅速发展病毒战友,这将使敌人队伍迅速扩大。和病毒这个敌人做战,就是要一举全歼。而全歼敌人必须先包围敌人。

王辰的关键作用就是他提出了包围敌人的理念,全歼敌人的办法——必须迅速把染病者全部集中隔离。染病者不是敌人,他们是被敌人伤害的受害者,只有把染病者起来全部集中隔离,才能把病毒这个敌人包围起来,包围圈里才有杀敌的武器,只有在包围圈里,才能把杀敌的武器交给染病者。他们才能在战友—医生护士的帮助下,一起杀死敌人——新冠病毒。

这是毙命的一招!

王辰非常客观,他说:“这不是‘至善之策’,却是可取之策,现实之策。”

按王辰的话说,现在就是要“抓落实。”

完成了对病毒的包围,才做到了切断传染源。才有可能出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