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半百,“負翁”學習和工作的動力來自哪裡?5點原因。

作為一個年近半百的“負翁”,我學習和工作的動力,來至於要養家餬口,來自於要還清所欠的300萬債務,來自於要努力的證明自己。

說來慚愧,本來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齡,是到了好好休息,一家享受天倫之樂的年齡,結果創業幾十年卻負債累累,搞得一家人連個窩都快沒了。

其實我就是典型的年輕時候沒有好好努力,老了卻一事無成。

用帶色的眼睛,多反省一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以前學習這個詞語的時候,很不以為然,也就應了那句話,老是認為自己還有時間,等回過頭看看已經有點晚了,因為時間過得真的太快了。快50歲了。

這句名言出自古詩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好了,現在老了快50。為什麼還要努力學習和工作?產生動力的原因有5點。

1、創業失敗等於失業,不努力就要餓飯。

創業多年小得意時很狂妄,曾經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什麼都會。

創業失敗後失業,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只是一個連老闆都當不好的半老頭子。

如果沒有成家還年輕的話,還可以靠著家裡的老人救濟生活,就是拼年齡也還能看到點希望。

現在自己是知天命的年齡,拖兒帶崽,兩個小孩都還小,如果不努力的話,不光自己餓死,還連累一家人餓死。

2、不想把債務留給下一代,只想在餘生把創業失敗欠的錢努力還清。

自己犯的錯自己承擔,對,創業之初有很多朋友相信我,把錢借給我,誰的錢都不是槍打來的,只有努力才能把債還清。

一直認為欠債不光榮,還清債才是英雄。

這一段暗無天日的,被人催收的日子已經過怕了,如果人生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再去借一分錢,我一定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人這一輩子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可能沒有骨氣。並且要給下一代做個榜樣,不把自己的過錯,自己的債務留給兒女。

人生不反省,怎麼會進步。

3、時代進步的太快,不工作不學習,就意味著被淘汰。

宋真宗的《勸學詩》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取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像我失敗有一大原因就是在一段時間之內忘記了學習,思想變得僵化,創業思維變得盲目自大了。

學無止境,書海無涯。

這句話永遠都是真理,特別在現在知識能產生價值的年代,只要肯努力學習,永遠都能看到希望。

4,我有一股不服輸,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我一直在反覆的問過自己,到底是不是後悔了,有一段低沉的時間確實認為後悔了。

但當我剖開內心,我發現自己太喜歡創業這個過程,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是這樣,但真的讓我鬥志無窮。

我很享受這個創業過程,就算到了現在這個很糟糕的地步,我也一直不認輸。

骨子裡我從來不認為自己重新站不起來,因為我不想讓我瞧不起自己,也不想讓認識的人看我笑話。並且我從來都認為,真正的創業者是打不死的小強。

這一點,已經過世的褚時健,是所有創業失敗者的榜樣。2002年被判無期保外就醫,74歲的褚時健和妻子開始在雲南省玉溪市承包荒山種橙子,2012年,85歲的褚時健通過電商開始售賣,一躍成為中國的“橙王”。

這就是創業者的精神。

5,人年過半百開始變老,反省的時候,感悟到人生就是修煉。

失敗後冷靜下來,把以前犯的錯理了一遍,對自己的性格反省透徹後,認為造成今天的局面可能是自己吃的苦不夠多。

佛說:人生的境界是悟,自立自省自覺。

佛祖的感悟。

一個人要能從過去悟到東西,做到苦中尋樂,苦中作樂,遇到事情不逃避,不躲避,敢於承擔。

善於從自身上找原因,能從多維度,冷靜理性的分析問題,自我感覺有點開悟了。

我的未來的展望和計劃。

1,在反省的同時,逐漸把以前的錯誤修正解決完,處理遺留下的一些尾巴,制定還款計劃,冷靜對待一切未知的事情。

2,努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尋求在自媒體上的突破,等待線下人脈的積累,積蓄線上和線下融合的再創業準備。

3,珍重生命,多和家人在一起,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快樂是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能從小事中發現生活的美。

4,學會放下,不要有那麼多的慾望,不要有那麼多的埋怨和憤恨,相信因果,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

綜上所述,正因為年輕的時候學習不太努力,工作沒有目標,正因為創業的時候知識儲備不夠,老了只能加倍學習和工作。

不奮發圖強,怎麼還賬?怎麼證明人生沒有白過?

這就是我學習和工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