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思考——流程的最高境界:无言

企捷科技 洪武敬 于2020年2月7日

从老家回到深圳已整整9天,依然没有看到解封的那个拐点……

春节假期延迟至2月2号,而各省市纷纷下令要求最早开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10号,所以在2月2号至2月10期间,远程办公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很多云平台纷纷亮相,并宣布免费提供服务,一时风起云涌;另外,关于远程办公的各种文章纷纷冒出并被广泛转载。

其中,有篇文章《远程办公玩不转,真不是会议系统的锅》引起我的注意。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问题:被迫远程办公后,敏捷开发如何开展?只有会议系统就能解决问题吗?

是的,敏捷开发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因为不能很好的沟通吗?集中办公且方便面对面的沟通,就能做好“敏捷开发”吗?显然不是这样。就像《远程办公玩不转,真不是会议系统的锅》所描述的:


“我在一个群里这样说:这次大家突然被迫远程、分布式办公,很多基本功欠缺的团队会连正常运作都难。然后群友问:

基本功是什么

需求管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质量保障。”


是的,这么多“基础性”的工作做不好,就是有再好的沟通,也无法或难以达成目标;正是因为“基础性”工作做不好,才需要有更多的“沟通”来协调、处理和解决问题。

在咨询的过程中,每进入一个企业,我们一开始就会关注该公司的会议信息,如会议机制、会议频率、会议内容等等,从中能够找出和发现很多问题。经验告诉我,“会议多”已经成为很多管理不规范、流程不成熟的企业的典型现象;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会听到企业内部人员提到“我们的会议很多”,“需要不停的通过会议来协调解决”——深入了解之后都会发现,“会议多”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基础性”工作没做到位,也就是流程、规范、标准等方面差强人意,或许是设计的问题、或许是执行的问题。

因为缺乏规范、标准,缺乏业务交互和运作的规则和准则,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均在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要求开展业务,势必导致业务衔接不上、输出与输入不匹配、要求不一致等等问题,只有通过沟通、“会议”来协调和解决。假定公司中所有业务均已建立规范、标准和规则,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均能按照这些规范、标准和规则完成输出,我们可以想象,还需要有那么多的沟通、还需要有那么多的会议吗?——流水生产线的设备不会说话,但能够完美的生产出我们所设计的产品,这难道不是一个流程的最高境界吗?

回到敏捷开发中来,我在想,如果产品经理能够很好地阐述了需求,系统工程师能够清晰做好系统分解,开发工程师能够准确地完成代码——那还需要那么多的“会议”吗?是的,我们的流程没法达到“最高境界”,对于“敏捷开发”而言,这个“最高境界”要求更高,所以,才需要“计划会,每日站会,回顾会,评审会”等各种会议形式和工具的支持。

最后,借《远程办公玩不转,真不是会议系统的锅》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现在大家看到了,平时不练功,到了紧要关头就玩不转。再有多高级的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白板系统,人与人之间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还是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