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逃不掉自欺、欺人、被人欺

人生逃不掉自欺、欺人、被人欺

自欺、欺人、被人欺是誰也逃不脫的人生三件事。

其實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缺點了如指掌,但是人人都怕自我改正,所以當我們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在第一時間給自己找一個理由,找一個藉口去掩蓋,從而達到自我的滿足。這就是自欺,自我欺騙。生活中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都喜歡自欺,自欺後還喜歡欺人,最後老被別人欺。

明代有個人,對於買賣古董的人有特別高明的一段話:“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一家人生了個胖小子,大家去祝賀,第一個人說這孩子要大富大貴,全家人都高興;第二個人說這孩子肯定是要死的,被人家揍了一頓。在這個故事中,第一個人說的是個猜測(一定程度上算做謊言,是自欺也是欺人,但得到的確是別人的感謝);第二個人說的是個必然(任何人都要死的真實,不自欺也不欺人,得到的確是被別人揍一頓的被人欺)。

一位老教師每逢過年一直要跟我說的那句話:“就是家人之間,也都是騙騙人的。”他為何一直說這句話呢?那老教師有兩個孫子,每到過年的時候,他總要給孫子壓歲錢,每人一千。然後,那老教師的兩個兒媳也會在過年給老教師壓歲錢,每個媳婦給一千。紅包傳來傳去的時候,老教師就說起了那句話。“都是騙騙人的”,那不也是“自欺、欺人、被人欺”嗎?

自己騙自己。愚弄別人。還有不斷的上當受騙。還說什麼抱歉。我們都是罪有應得。世界上存在因果報應。請不要不相信。

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事。 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你若渴望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不被人欺”這三點,說明你內心有一份堅守——有些美好你不願意放棄,有些惡習你不願意沾染。因而你既要尊重自己,又要尊重別人,才能不自欺,不欺人,不被別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