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霍光哪個更牛掰?

影視分享師


放在歷史的長河看,當然是霍去病,他是一個符號,一個座標,一個豐碑,一種記憶,一種榮耀,一種精神。無可替代的神。不是歷史上其他任何人可以替代可以比較的。



朱公秦何


當時已是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將年僅10多歲的弟弟霍光接到長安,並按排入朝為官。霍光由此走上仕途。霍光在扶持漢武帝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小心謹慎,20多年裡沒出過一點錯誤。漢武帝駕崩後,其子劉弗陵繼位。年僅8歲。身為大司馬的霍光。不負漢武帝臨終前對他的囑託。剿滅了野心勃勃的上官一族。同時也打擊了其他有異心的大臣。保住了漢昭帝劉弗陵的皇位。後來漢昭帝辭世,由於其並無子嗣,作為大司馬的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新帝。但奈何劉賀荒淫無道,霍光只得廢黜劉賀而改立漢宣帝劉洵,雖然劉洵是霍光一手迎立的,但卻對其心存忌憚。

霍光與其夫人霍顯有一個小女兒,叫霍成君,霍顯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當上皇后,將已經要產子的皇后,許平君毒害,最後霍成君順利當上了皇后。但好景不長。霍光不久便去世。漢宣帝開始消黜霍家子弟的權利。在霍顯得挑撥下,霍家子弟策劃謀反。漢宣帝聽後大怒,他藉著這個機會,將霍氏家族剿滅。

霍光輔佐過三代皇帝,位高權重,最後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是名不其實的三朝元老。縱觀歷史,與漢朝而言,顯然霍光要比霍去病的功勞要大。是一個值得稱頌的忠臣。

霍光家族的滅亡。應該歸罪於其夫人霍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真是女人禍水。


松立8


霍去病是霍光同父異母的哥哥,是霍去病把霍光接到長安並加以培養,才有了後世的權臣霍光。至於說他們誰更牛,我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就先來說說我的觀點。

我們首先來說說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青年將軍,十七歲的霍去病就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兩次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而後被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之後多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最後,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年僅22(虛歲)歲就官至大司馬,可惜英年早逝,於公元前117年病逝,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並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光是西漢中葉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漢武帝臨終時,受命託孤輔政,官拜大將軍,大司馬,封為博陸侯。輔佐漢昭帝,解除上官桀擁立劉旦陰謀,昭帝死後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攝政,權傾朝野。


漢宣帝即位後,沒有依照群臣提議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而是立了自己的元配妻子許平君為皇后,這讓霍家非常不滿,之後霍光的繼室買通醫師,毒死了許皇后,而後立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后,之後霍光病逝。霍光死後,漢宣帝與上官太后一同到場治喪,將之與蕭何相比,以皇帝級別的葬儀葬於茂陵。奈何霍家後人,極度膨脹,竟然密謀謀反,之後事情暴露,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

霍去病和霍光雖然同樣都是大將軍,大司馬,但是,但在權利上並沒有霍光那樣權傾朝野,但是歷史上的權臣何其多,但是像霍去病這樣的少年將軍又有幾個呢?而且霍去病對騎兵的應用,正是擊敗匈奴的關鍵,對後世的軍事也有一定的影響,說起霍光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但說起霍去病可能就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了。

喜歡的朋友,請在屏幕的下方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目木小先生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漢族,長安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名將衛青的外甥,能夠誕生在那個漢武帝全面武力擴張的時代,無疑是幸運的,能夠成為時代的主角,更是天賜。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剛剛登基。這時候的霍去病才剛一歲,對天下所發生的事全然不知,他們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陽公主的府中,姨媽衛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衛青是騎奴,霍去病和舅舅衛青的出身經歷何其的相似。正常來說,小霍去病長大後也會在公主家裡做個奴隸,安穩度過此生。

然而,建元二年,武帝偶然到訪平陽公主,看上了他的姨媽衛子夫並將其帶到了宮裡,後封為皇后,自此,衛家一時顯赫起來。衛青做了太中大夫,娶了平陽公主,並受到了漢武帝的重視,任命衛青為大將軍,七次征討匈奴,無一次失敗,以致匈奴聽聞衛青的名字,聞風喪膽,而衛姓的命運也被改寫。

  霍去病17歲就初次隨衛青將軍出征,任驃姚校尉,率800馬隊直闖匈奴要地殲敵2000多,功冠全軍,一戰封侯“冠軍侯”。漢武帝為嘉獎他的功績賜他府邸,他卻壯氣揚言“匈奴未滅,何故家為”!霍去病的首戰,便以如此榮耀的戰績,向天下,向匈奴宣告,漢家最耀眼的一代戰神出世。

  19歲二次出征封驃騎將軍,兩次河西大戰均獲大捷,河西授降。作為統帥一人孤身突入叛變的萬人匈奴敵軍中,硬是讓一切匈奴人歸順大漢,收回了全部河西走廊,包含張掖、武威、酒泉等地。21歲和大將軍衛青配合帥兵發起漠北大戰,飲馬瀚海(現在的貝加爾湖),封狼居胥(後代武將認為的最高戰功意味之一),成了匈奴人心驚膽戰的不滅戰神!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家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色彩。”同年秋,受命驅逐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局部降眾事變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事變者,穩定了形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完全覆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補給隊伍就有五十萬,車馬無數。大約是渴望碰上匈奴單于,“獨孤求敗”的霍去病一路追殺,來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停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後來封狼居胥成為中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封狼居胥之後,霍去病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爾加湖),方才回兵。從長安出發,一直奔襲至貝爾加湖,在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沿路大勝,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封狼居胥,飲馬瀚海,西歸大河,列郡祁連,孤軍縱橫匈奴全境,這也成了後世無數兵家將士的夢想。這一年,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漢朝大將軍,大司馬。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24歲的大將軍霍去病去世。千年已過,淡去了刀光劍影,我們僅能從史書的字裡行間,去領略將軍的風采。落日長河,茫茫大漠,孤軍縱橫,是傳奇,也是不朽。

公元前88年,已經垂垂老矣的漢武帝叫畫工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霍光,“行周公之事”是劉徹交代給霍光的最後一件重要任務,也是劉徹這一生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任務。

年僅8歲的少主劉弗陵在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的輔佐下開始了龍椅上的生活。

從霍去病之弟到劉徹之親信,再到如今輔政之大臣。霍光的人生還是以謹慎當頭的。可是現在,他可以直接接觸到帝國的最高核心權力了。為了再也不用謹小慎微,為了可以隨心所欲,霍光開始向權臣的路上走去了。

雖同為輔政大臣,可是權力的位置太小,容不下這麼多屁股。一場搶板凳的遊戲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最先認輸的是金日磾,雖然姓漢姓,可金日磾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匈奴漢子。“作為一個外國人”,位列全國前三已經無上榮光,他很清醒。大漢朝是絕對不會允許外國人,更何況是匈奴人直接掌控帝國權力的。

PK只在霍光和上官桀之間。

其實,霍光與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是親戚。金日磾次子金賞娶的是霍光的女兒。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的也是霍光女兒。

一直以來,上官家族都希望自己家族可以更上一層樓,就有意讓年僅六歲的上官安之女嫁給9歲的劉弗陵做皇后,可是這一切卻遭到上官氏的外公的霍光反對。一心想撿高枝的上官家見霍光反對,轉而走了上層領導路線——拍了小皇帝的姐姐的馬屁,竟也成功了居然。

當然,這條路線也不好走。鄂邑長公主是劉弗陵的異母姐姐,受命在宮廷裡看顧劉弗陵。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長公主,自然要掏點實在東西出來。上官家族這頭要將其情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祿大夫,那頭就被霍光當場駁回了。這下,霍光和上官桀是徹底鬧崩了!

始元六年,上官桀和燕王劉旦勾搭在了一起。他們成立了一個反霍光同盟,假託燕王名義趁霍光休假的時候向漢昭帝上書誣陷霍光有不臣之心,並內外接應,做好準備打算一舉擒殺霍光。

但此時已經十四歲的昭帝劉弗陵看出了端倪,在這場權臣之間的鬥爭裡,他顯示出了超高的政治智慧。他選擇站在霍光這一邊。

是時,昭帝年十四,覺其有詐,遂親信霍光,而疏上官桀等。

——《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元鳳元年九月 ,上官桀見籌謀無望,準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本來計劃,由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再廢除漢昭帝。不曾想計劃走漏了風聲。劉弗陵與霍光先發制人,直接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誅滅。

這一場內亂平定後,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

此時的霍光權傾朝野,也“威震海內”。

然而,此時的霍光卻變了。變的有點不一樣了。

雖然當初他極力反對自己的外孫女嫁與劉弗陵,但在誅滅上官家族時,他的外孫女並沒有受到波及。如此年幼的外孫女自然沒有辦法承接雨露,可是他也不想劉弗陵有別的血統的孩子出生。

為此,他創造性的發明了內褲!是的,你沒有看錯。他煞費苦心發明了這種有褲襠的褲子,並且強迫宮女們都穿上,雖有私心,但的確是功在千秋啊!

即使是開動全部腦細胞來組織狐狸精們勾搭劉弗陵,也沒有成功讓上官氏生下兒子。當然是因為還沒有等到上官氏長到生育的年齡,劉弗陵就駕鶴西去了。

此時,輔政的重任再一次交到了霍光的手裡,但霍光已經不是20年前的那個霍光了。

如今,他已經是權臣霍光了。即使沒有霍去病,沒有漢武帝,沒有漢昭帝,他也可以一呼百簇,無所顧忌。

選任新帝,是否具有才能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標準。是否聽我霍光的才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本來他選中了一個看似荒誕的劉賀,想要他做他的富貴天子,我當我的權貴大臣。誰曾想,這個看似不正經的劉賀,竟然自打來到長安城,就處處想著換成自己的人執政。這讓打錯了算盤的霍光驚出了一身冷汗。

當然,劉賀畢竟是年輕。雖然他有心想要把權力收回來,到底天上掉皇位的事兒還是砸的他有點昏昏然。劉賀胡鬧是真,劉賀奪權也是真。人本來就是複雜多變的。誰能說自己就是非黑即白的呢?

霍光從政以來最大的危機出現了。這次他雖然仍在一人之下。但這次,這個人,不再相信他了。都說登高跌重,對霍光就是這樣。從前,他可以仰仗的只有一個權勢滔天的異母哥哥,得失尚且由不得自己。可如今,一切權勢都已經在自己手中了,曾經嘗過了站在權力的巔峰上,如今的霍光又怎麼可能放權!

於是他迅速出手,將外孫女上官皇太后搬出來。在劉賀還是皇帝的時候,就派兵包圍了劉賀的全部扈從。這些扈從,既是劉賀潛底時的家臣,也必將是劉賀日後的肱骨。當霍光舉著殺刀來時,他們齊聲高喊,”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想必霍光日後每每思及這句話都要如芒在背。

所以,廢黜劉賀,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政治老手就是這樣利索。這件事的結果就是劉賀被廢,劉病已上臺。

劉病已算是霍光拐著彎的親戚吧。劉病已是武帝時戾太子劉據的孫子。而劉據是霍去病的親表弟。這樣算下來,一直待在掖庭裡的遺腹子劉病已和霍光也能扯上點親戚關係,而最實際的,劉病已確實是要啥沒啥,構不成一絲絲威脅。

雖貴為皇親國戚,但自幼嚐遍人間疾苦的劉病已深諳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霍光之妻毒殺他的原配,他忍。霍光的女兒問鼎他的皇后之位,他忍。每每政見不同,劉病已都忍讓退步。

霍光現在是真真的四朝權臣了。

劉病已的忍讓,就只為慢慢積蓄力量,慢慢收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權力。只是,還沒等到劉病已羽翼豐滿,霍光就敵不過自然規律,死了。

公元前68年,風光一世的霍光死了。生病期間,漢宣帝自己多次親自前往探望,為之流淚。死後,漢宣帝也親自前往霍光靈堂進行祭悼。而霍光的墓葬規格也是和漢初蕭何一樣,是“黃腸題湊”。要知道,這個葬制一般是帝王級別的葬制。

其實,劉病已沒有死後清算霍光,並不是因為他人好。霍光死後,劉病已也只是放過他自己一個死人而已。漢宣帝見時機已到,首先開始親理朝政並大量委派他的自己人,逐漸把權力收歸己手。

漢宣帝深知,霍光雖已去世,但霍家的親屬和親信還控制著中央政府的各個機要部門。為此,漢宣帝通過這一系列步驟,把霍家掌握的實權剝奪殆盡。雖然收權,但劉病已此刻也並沒有要滅掉霍家之心。直至霍家集團動了謀逆之心,劉病已才以積攢多年的雷霆之勢,把在西漢朝廷中盤踞了十幾年的霍家勢力一夜覆滅。而故去的霍光,依然是劉病已麒麟閣功臣裡的第一名。

千百年來,有很多人評價過霍光。有人把霍光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也有人把霍光和王莽放在一起。如果說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想必劉病已才是最有權力評價的。

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宿衛孝武皇帝三十有餘年,輔孝昭皇帝十有餘年,遭大難,躬秉誼,率三公、九卿、大夫定萬世冊,以安社稷,天下蒸庶鹹以康寧。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功如蕭相國。宣成侯光宿衛忠正,勤勞國家。


一個人的璇律


霍去病與霍光,說來二人是兄弟,但沒有可比性,霍去病少年英雄,大漢雙雄,民族英雄,十七歲即率八百精騎橫掃大漠,直搗匈奴龍庭,封狼居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雖享年僅二十又三,英年早逝,封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但乃是有漢以來為歷朝歷代武將最高榮譽,和歷朝歷代武將最高追求。霍光做為輔臣功高蓋主,為權臣而不知瑾守臣節,立帝殺帝廢帝如無物,更不能治家,使身死族滅,與乃兄霍冠軍侯之比,乃煩石比明珠呼。


樂清紅豆


若論對外開疆擴土當屬冠軍侯,但若論對內安定天下當屬博陸侯!霍光城府極深,雖然後世褒貶不一,但是他在位期間能挽狂瀾於既倒,使天子之位能安穩過渡不致天下大亂,於蒼生萬民來說是有大功的!所以這兄弟兩的比較,也要看從哪方面比了!


善良的Knight


當然是霍去病更牛🐮叉一些了!


大連鮮生日記


這個問題要看用什麼角度去看了,霍去病武將一個,戰史垂青,霍光權傾朝野,改變了漢朝的歷史發展方向,但就成就而言,霍光貌似更勝一籌


被激怒的貓


霍去病肯定是那個年代最耀眼的流星,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天際間一閃而過,但流星的光芒永久的注入了人們的眼眸!


那水那人


霍去病是驃騎將軍。霍光是權臣。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