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縣,剪紙之鄉,柏籽羊肉特好吃,數十里鋼城為山西知名企業

在山西西部有個這樣的縣,非常的特別,它有著渾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具有悠久的地方名優特產,地域文化獨特,地方飲食文化濃郁,民風純樸、剛健,敢為人先,併兼具領先各地鋼鐵企業的優勢,這就是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的中陽縣。


​中陽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四面環山,山水相依。它位於山西省西部,呂梁山脈中段西麓,黃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東與汾陽、孝義兩市交界,西與柳林、石樓兩縣接壤,南與交口縣相連,北與離石市毗鄰。東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國土總面積1432.9平方公里。
​一,風格細膩、古樸典雅的剪紙聞名於世,素稱"剪紙之鄉“

位於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呂梁市中陽縣,民俗文化積澱極為深厚,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原生態人文環境,從而孕育了中陽剪紙古老的民俗文化內涵與藝術形態。

(1)分佈區域

中陽剪紙主要分佈於中陽縣境內南川河流域、劉家坪地區和西山邊遠山區。

(2)風格特色

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紙風格細膩、古樸典雅,在中陽剪紙中佔據主流地位。劉家坪的剪紙風格淳樸、剛健,西山邊遠地區的剪紙風格粗獷、雄渾,這二者與南川河流域剪紙的主流風格相依相存,豐富著中陽剪紙的特色。

​(3)創作內容

中陽剪紙與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血肉相連,它以中陽當地的民俗信仰、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神話傳說為主要表現內容,其中既有以魚、蛙、蛇、兔為主題的裝飾紋樣,也有配合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的民俗剪紙,還有以民間神話為題材的剪紙作品。中陽剪紙多以紅紙剪成,體現著喜慶、熱烈的民俗氣氛,有時也根據風俗習慣,運用紫、黑、黃、綠、藍等彩色紙剪製作品。中陽剪紙的主要作者是中陽農村中的勞動婦女,剪紙是她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她們審美情趣和聰明才智的集中表現。中陽剪紙富有濃郁的山野泥土氣息和原始藝術質樸的美感,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勞動婦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藝的傳承關係一般是自發的,亦有以家族方式傳承的。

​(4)傳承人物

現在主要傳承人有王計汝、高寶香、劉玉蓮、王中文、馬翠蓮等十幾人。
​(5)所獲榮譽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二,鮮嫩清香、無腥羶味的柏籽羊肉香飄省內外,被人譽為“土人參”“補心丸"

柏籽羊肉是山西省的名優特產,也是中陽縣的著名傳統特產,素以鮮嫩清香、無腥羶味而聞名,被當地人譽為“土人參”“補心丸”。柏籽羊肉,肉油分明,肥嫩細膩,肉質呈紫紅色,油色潔白如玉,較其它羊肉大不相同。用柏籽羊肉做成的肉菜、肉餡,不羶不膩,而且有一種柏樹的馨香,風味獨特,回味無窮,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該產品出產於中陽縣側柏山區範圍內,具體位置位於中陽縣寧鄉鎮、張子山鄉、下棗林鄉三個鄉鎮的18個行政村,縱橫50多華里,漫山遍野地生長著小地柏和大量參天的古柏林。 山岩之間,溝溪常流,綠茵覆地。生活在這種極為特殊環境中的羊群,一年四季食用漫山柏樹籽,唱著柏汁水,人稱“柏籽羊”。柏葉、柏籽本身具有安神、養心、潤燥藥用功能,羊吃了這些具有藥性的柏籽,便使羊肉也具備了同樣的藥用功效,即具有抗病、防病、療病、脅長、益壽等作用、以及暖胃健脾之功效。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山西當地張勇飛等專家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萎論》“脾主身之肌肉”原理和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以中藥為手段,建立了以柏籽、柏葉等多味中藥組成的“JFZ—濃縮柏籽飼料”的風味添加劑,在山羊宰前60天添加飼餵“JFZ—濃縮柏籽飼料”2.5—3.0公斤,可使普通羊肉轉化為柏籽羊肉。這種生產柏籽羊肉的技術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規模宏大,實為強勁的鋼鐵之城威震三晉,是山西省知名企業

規模宏大的中陽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佔地3000餘畝,坐落在中陽縣城北郊,依南川河和307國道而建,在河道和國道兩旁,從一號橋到十號橋綿延20公里,氣勢宏偉壯觀,如同鋼鐵城池。在這座城池裡,一塵不染的廠區,綠樹成蔭,鳳鳥高鳴,與遠處的青山連成一體。一個鋼鐵企業,一個向來被認為是重汙染的行業,能夠把廠區建設得像花園一般,可見中鋼人對環保的重視,以及對自身企業是多麼的熱愛、依戀。

​始建於1985年10月中鋼,現有職工10000餘名。是集採煤、選煤、煉焦、採礦、選礦、鍊鐵、鍊鋼、軋鋼、發電為一體的大型鋼鐵企業。目前具有年產500萬噸原煤、120萬噸鐵精粉、150萬噸焦、400萬噸鐵、400萬噸鋼、400萬噸材的產業規模,擁有總資產200億元,實現年產值150億元。公司是蟬聯五屆的全省“工業企業30強”和“十大納稅戶”之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轉型跨越發展先進企業”。
​在3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以中陽縣人為主的中鋼人,不懈創新發展理念,持續轉變發展方式,以健康和諧的人文環境,蓬勃奮進的人才梯隊,蘊藏豐富的資源優勢,科學完善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動力。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獲評全國“質量信譽AAA”企業。主導產品高速線材、熱軋帶肋鋼筋是“山西省名牌產品”,銷售網絡已覆蓋京、津、冀、晉、陝、甘、寧、蒙及沿海省市區。

​中鋼在狠抓企業發展的同時,始終把企業發展與為國家和社會服務作為同等重要任務來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發展好中鋼和建設好家鄉兩手抓,高度重視把報效國家、服務社會與發展中鋼同步發展,充分履行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並積極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多年來為中陽縣解決了全縣1/3的就業,60%的財政收入,並先後累計在興學助教、醫療廣電、新農村建設領域投資近36億元,2016年還為中陽脫貧攻堅捐贈600萬元,為區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中鋼的發展與中陽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

​最近針對新型冠狀肺炎漫延的態勢,為了確保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中鋼通過中陽縣紅十字會,向中陽縣疫情聯防聯控定向捐贈200萬元,為打好防控阻擊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個偉大的企業,必然是擁有偉大夢想的企業。中鋼近期目標是到2021年,消除負債,取消1萬元以下的工資,“中鋼的遠期目標是努力拼搏,爭做“百年中鋼”。

​中鋼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地方的企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中陽鋼鐵改變了一座城市,並且影響和塑造了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