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记住以下三点,你的生活会幸福安康。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一,精明不如厚道。老祖宗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每个人都要懂得都知道精明不如厚道。红楼梦中宝玉致太虚幻境,看见一首形容王熙凤的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人不能总想贪小便宜,总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你傻傻的不去计较,不精明的时候,反而会比精明得到更多。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个,四十九岁创建楚军官至两江总督,在清代高薪养廉的政策下,总督每年可获得养廉银两万两千,钱财与权势,声望都握在手中。但左宗棠并没有用钱权为自己家族谋利益,这样看来他确实不够精明,可以说有一股傻气,他的大部分费用都被他拿出来,用以资助清王朝公共事业及解决他人困难。左宗棠率军出征期间与将士同吃同住,面对军饷拖欠的情况也会自掏腰包贴补。老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怀宽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懂得让利于人,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二,计较不如坦诚。坦诚比一切智谋都好,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是一种修养,做人坦荡荡,做事老老实实。坦率比虚伪更能收获友谊。把心放正放宽,不要以狭隘片面的观点待他人,去看世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背后说人,搬弄是非。左宗棠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向来不耐烦,弯弯绕绕,追求有话直说。在收复失地的时候准备的过程当中,左宗棠做了充分的考虑,提出了各种方略。在选择将领方面,他认为选择的核心是务实踏实直爽没有一些花花肠子和弯弯绕绕的心眼。并且做事以大局为重,有话直说,有事实干。左宗棠认为与人相交,贵在坦诚。曾左二人绝交后,左中堂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自己与曾国藩在军事上争论,没有丝毫个人恩怨和私人问题的事情,更多的是政界上的不同罢了。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把我自己的观点摆出来与你争辩,而不是表面装作赞同在背后诋毁你在内,算计。人生事情那么多,没有必要件件放在心上,心宽路才能宽,凡事斤斤计较,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添堵。要想人际和谐就要坦诚相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感情的美好。

三,强势不如和善。春秋时期管仲有句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和善是最大的武器,无论遇见怎样难缠的人,怎样难解的局面和善总能释放出神奇的魔力。我们常说水滴石穿,相知相识,和善则是水,硬碰硬会导致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只能不费吹灰之力拿到想要的结果。做事做人同样是这个道理,与人相交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强势,要和善待人,说到和善这两个词似乎与左宗棠不太搭调,但其实左宗棠并非一直都是大家印象中那个骄傲自负的形象,左宗棠在陶家担任家庭教师期间,就注意到自己的脾气问题,他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负的性格妨碍了自己的交友,他开始注意弥补这一缺陷,待人做到友好和善。虽然此阶段左宗棠的努力并未收到多少成效,但随着左宗棠年龄的增长,强势的脾气渐渐变得和善起来。晚年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内人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脾气越来越软。生活不是比赛,其实没有必要争个对错输赢。做一个和善的人,心态平和,懂得退让与示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生活,懂得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尊重别人的选择。


人精明能获利益于一时,厚道却可安享一世。计较不过争的迎头小利,坦诚却能以真心赢得真心。坦诚相待才是解决人与人之间标问题的根本。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