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的成功有啥意义?老百姓想的太简单了



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网民朋友看到国之重器推陈出新,一浪接着一浪,波涛汹涌,让人内心澎湃、激动不已

国产还是进口组装?

核心部件全来自进口C919算不算国产货?

有点小小的纠结,自尊心在作祟啊!

下文就简要剖析一下C919

相信看完,不会丧失民族自信,还会激动、感动!

C919大型客机,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制的

C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

“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

“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以下是C919需要被关注的重点

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全面按照国际民航规章和适航标准,综合考虑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要求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我国民机产业

项目初期采购部分国外系统设备,鼓励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民机产业

打入国际市场

采用国际标准,以国内销售为主,打入国际市场

强化战略合作

要按照“主供应商-供应商”模式,深化国际国内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大型客机的国际国内供应商体系

严格意义上,一般双通道、载客300人左右的飞机才被称为“大客机”

C919(COMAC C919),类型属于 “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

在中国飞机史上自然是大飞机

但在当代世界客机史上属于中型客机(而大型客机是远程宽体、及载客300人左右)

C919还只是单通道飞机

严格意义上,一般双通道、载客300人左右的飞机才被称为“大客机”

空中客车A380(载客550人),乃当世巨无霸

CR929(远程宽体客机)将是(当前国际航空界)真正意义上的“大客机”

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基本型航程为12000公里,座级280座(当代国际大型客机的下限)

截止2018年3月份, C919已取得国际国内28个用户的815架订单.

C919对中国的意义

造出一架飞机和造出一架可以进入商业市场的民航飞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现在的商业市场中,民航绝对是最为苛刻的领域之一

在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各方面都有非常高标准的要求

C919的成功,不再依赖于从欧美进口波音和空客的中层干线客机

打破欧美航空巨头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大量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4万亿的市场干嘛让给别人?

中短程航线

C919针对的是中短程客机的市场,针对波音787、空客A350展开竞争

C919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

最大航程5555公里

从北京、上海、广州出发,落地到周边的绝大部分国家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以在国内执行城市间的运输载客,中国商飞C919是再适合不过了

远程航线上

正在研发的C929与之对应,双通道客舱布局,航程为12000公里以上

一、国产还是进口组装?

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举国欢腾

是否完全国产?

有人认为其采用进口发动机和一些关键部件,不算国产大飞机

也有人认为现在商用大飞机全部都是全球采购模式,而C919的知识产权属于我们,那么就是国产机

看账面上的数据,大家自行判断一下

C919大飞机部件供应商清单曝光

供应商列表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发动机采用美国通用和法国斯奈克玛盒子的赛峰集团CFM涡扇发动机外,许多电子系统和重要设备也是美法制造

看过以后,是否不淡定了?

二、为何使用进口零部件?是我们造不出吗?

真心骄傲啊

歼20成功服役

航空发动机屡次突破

大型运输机运20开始量产等等

就连民航领域也研发出了大型客机C919

中国航空工业领域频传好消息

中国航空工业突飞猛进啊!

运20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其机身上的零部件国产化很高

可为什么C919要使用大量的国外产品呢?

不少人说:中国c919根本不是自主研发建造,而是中国组装的产品

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部分零件短期内无法造出并符合国际标准

全部自己造并符合国际标准,没问题,只要给时间!20年?

商用飞机一定不会忽略市场营销及盈利能力,研发、生产、销售都需要时间,百分比的国产不适应当今世界潮流!

波音、空客的零配件都是全球采购体系,供应商只是配件环节提供者

如感到疑惑,可以百度奔驰、宝马等世界名车的零配件供应商都是谁?

飞机的自主知识产权,包括设计方案、材料要求、适航、取得认证等核心环节内容,都是波音、空客所有!

这样的己方主导,全球配合的商用制造模式很高效,我们不可狭隘偏废

科学研究和设备制造,原本就是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共同发展的

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别忘了,时间也是成本!

C919由约100万个零件组成,需要一个个研发、试验、工程样、达标并获得国际认证,旷日持久!

零件造不出来吗?

至少短期内造不出,或者说我们造出来的不符合标准

在全球合作、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大趋势下,高效充分采用世界知名供应商的已获得国际认证的零件是个理智正确的选择

其次,现在国际客机的标准依然是欧美联合制定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互通有无、有你有我的合作共赢模式收到欢迎

采购国际知名品牌、专业的零件,不仅会加快C919的国际认证、市场开拓,也会给国外相关产业带来丰厚利润

试想,在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下,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俄罗斯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俄罗斯大型飞机制造水平很高

但是,在国际上鲜有见到俄罗斯产的大型客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把大型宽体客机伊尔86改进变成了伊尔96,本身该机在性能上是没啥大问题的,但就是没能被普及

因为,欧美就是不给这款大客机发放适航证!!!

三、依然是骄傲

一半以上的零部件都是来自国外,为什么说C919依然是国产的骄傲

C919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继运-10的遗憾之后,再次向西方垄断的大客机市场发起的挑战

C919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航空事业的一道重要的里程碑

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对C919提出了质疑,原因就在于C919很多的零部件都从国外进口的,说C919是“黄壳白心”

那么既然如此凭什么说C919是国产的骄傲呢?

C919核心部件的确是来自国外的这没有错,国产化率不到一半

纵观全球两大民航客机市场的波音和空客,零件全球采购

例如空客在全球有1500多家供应商

波音客机60%以上的零部件都是转包出去的

中航工业的成飞、沈飞、哈飞等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都参与了波音、空客、巴航工业等全球众多航空制造公司的业务,可以说全世界的客机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

还有人说波音虽然也是组装的,但核心技术都在自家人手里啊,中国没有核心技术那不就等于是被别人卡脖子?

中国的航发等核心部件方面与西方有差距,这一点是可以大方承认的

但是,并不能代表中国就没有核心技术

比如中国军用的运-20运输机,国产化率就比C919要高得多,之后会逐步换装WS-18发动机的运-20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

预计C919将在三年内换装国产的长江1000A发动机

说明中国是有核心技术的,只是C919是商用飞机和运-20不同

商用飞机必须盈利

考虑到市场和盈利的问题,要想节约研发成本同时打入市场,成熟可靠的技术才是更好的选择

更易获得全球适航证

与大量的外资合作也是为了能顺利拿到各个国家地区的适航证

所以尽管C919的核心部件都来自国外,但是它仍是国产骄傲!

C919的优势如何?

精准的市场定位

目前中国需求量最大的客机机型就是中程干线飞机

后发优势

空中客车A320是1982年立项研发、1987年首飞

波音737-800是1994年开始研制、1997年首飞

C919则是2008年立项研发,2017年首飞

设计研发的年代有很大的差异,2000年以后的技术更加成熟和先进

C919生产出来的目的是打破欧美垄断,并获得商业利益

购买和使用欧美成熟的零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不仅内销,还要走向国际,与波音和空客等公司在全球展开竞争

获取适航证,走向全球

FAA(美国航空管理局)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关卡决定了C919能否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适航证也是进入别国领空的行驶证

如果C919获得了FAA和EASA的适航证,这样就等同于C919在安全性等方面获得了欧美的认可,自然可以进入欧美的商业市场进行竞争

空客A350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延程运行认证


拿到FAA和EASA适航证对C919的市场竞争有决定性作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 --- 与俄罗斯共同开发C929

中国另一款和俄罗斯联合制造的C-929客机也在正在稳步进行当中

当前主要问题 --- C-929大飞机俄方负责制造的部件如何运到中国进行总装,俄罗斯方面的建议是直接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直接建厂进行总装

中方则计划在我们内地进行总装

这算是C-929大型客机在生产和设计制造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阶段

中国发展国之重器的时候,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国产化

所以C-929大型客机也会采用这个步骤

于是中俄两国在2017年签订了大飞机合作

合作的目的就是双方研制一款全新的远程宽体飞机

这一次俄罗斯也终于明白,每一个铆钉都坚持自己国产化是不能走入国际市场当中的

相对我们大飞机领域来说,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机体设计,发动机制造等等硬件经验,那么如果在软件上中国可以发挥重要的途径的话,那么双方就可以造出一款适合自己的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