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人王海套用美国征兵广告引争议:肺炎治不好不可怕反正人死了


在当下非常时期,网上舆论泛滥也很正常,但人们——特别是有着舆论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此时该如何发声,显得更重要,也更应极为慎重才对。

比如,2月5日,知名的中国第一职业打假人王海,其发了一段套用美国征兵广告的话,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这个很多人知道的美国征兵广告——《当兵有什么好怕的》吧:

“当兵后你有2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什么好怕的?

有战争又有2种可能:上前线或在后方,在后方有什么好怕的?

上前线又有2种可能:受伤或不受伤,不受伤有什么好怕的?

受伤又有2种可能:重伤或轻伤,轻伤有什么好怕的?

重伤又有2种可能:治不好或治得好,治得好有什么好怕的?

治不好又有2种可能:死或不死,不死有什么好怕的?

死嘛?反正你已经死了,有什么好怕的?”

那么,我们再看王海如何套用这篇广告的吧:

“莫慌!新型冠状病毒(武汉肺炎)有什么好怕的?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你有两种可能:被感染或没有感染,没有被感染有什么好怕的?

被感染又有两种可能:有症状或没有症状,没有症状有什么好怕的?

有症状又有两种可能:症状危重或症状轻微,症状轻微有什么好怕的?

症状危重又有两种可能:治不好或治得好,治得好有什么好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反正你已经死了,有什么好怕的?”

之所以王海的这个套用广告引发争议,主要在于:面对病毒人们要去治疗,与面对战争去当兵打仗,真的适合套用这一有点调侃式的美国征兵广告吗?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征兵广告,是通过一种相互比较之下择其优者,从而获得一个最不差的结果,并层层推导出最后的“死不可怕,反正已经死了”,这样一个诙谐的结论,表现出的是一种“人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去保家卫国”的宣传效果,以此让年轻人不怕死,踊跃当兵上战场。

不得不说,王海在此非常时期,如此套用的意图,估计也是和这则美国征兵广告一样:想传达一种“人人面对病毒不怕死”的乐观精神——这说明,王海的本意或无可指责吧?

不过,质疑者认为:我们现在面对病毒肆虐去医院治疗,这与当兵去打仗的性质还是大有不同。

因为,我们面对病毒去救治,是一种被动情况下,不得不去治疗的行为;而去当兵打仗,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即我是否去当兵上战场呢?——显然,一个是无法逃避的不得不治疗的行为,另一个,则是人的主动选择下,是否愿意去当兵,且可能面对战争和牺牲的问题。

而且,人们被动面对病毒要去治病,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行为;而当兵有可能是义务,大多则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鼓舞下的行为——显然,二者在本质上差别很大。

那么,在当下非常时期,像王海套用的这段话,其所言“被感染不可怕;轻微感染不可怕;被感染无症状不可怕;重症感染不可怕;治不好不可怕;死了不可怕……”——这样的字样表达,其实,还是与美国征兵广告中的类似字眼,所产生的效果大有不同了。

毕竟,对于面对病毒来袭的公众而言,或就会被王海这一系列“不可怕”所误导了吧?——比如“被感染无症状不可怕”,这会不会误导无症状的人:既然不可怕,是不是就可以无所谓了,就可以随意走动了?

最起码,王海这种生搬硬套的“套用”,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当兵与面对病毒的治疗,二者在情境上的区别很大——在当下,我们既要传达乐观精神,但也一定要尊重科学与现实,要提醒人们高度重视,并认真严格接受治疗才对!,而盲目乐观到将此当作一种文字游戏,也就不太可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