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者丨采样送检的特殊“信使”:做好了防护,就不怎么害怕

罗信渠是一名特殊的“信使”。

罗信渠和感染科医生准备进入隔离病房采样。本文图片均为全椒县新闻中心提供

贴着“感染性物质”标识的蓝色密封箱里,装着从发热病患体内采集到的样本。这些样本将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民医院,送往滁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2月5日,全椒县疾控中心检验股负责人罗信渠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天他们又采集了2名隔离病人的上下呼吸道样本,交给滁州市疾控中心检测。

装着样本的密封箱

罗信渠说,每次到医院感染科准备采样前,都要先了解病人的个人信息,穿戴三级防护装备再进行采样。有援藏经历的罗信渠已经从事防疫工作25年了,他表示,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心里不是很害怕。

罗信渠和助手在穿戴防护装备。

据全椒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介绍,跟着罗信渠一同去采样的还有助手,她是一位刚满周岁孩子的妈妈。

“一个人要采两次样本,隔24个小时以上还要再采一次。”罗信渠说,结合临床判断,两次采样核酸检测都呈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从疫情发生至今,罗信渠已经为15位发热病患采集样本,而这其中就有1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据滁州市卫健委1月25日通报称,截至24日24时,滁州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患者为全椒县人。

罗信渠告诉澎湃新闻,他是1月22日晚,对前述患者进行采样送检的。目前全椒县仍仅有1例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市里的检验科一般是24小时之内出结果,用核酸试剂检测,目前主要就是这个手段。”

2月5日,全椒县疾控中心主任杨庆闩向澎湃新闻表示,近日采样的病患大都是可疑病例,还算不上疑似病例,是经专家会诊,从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判断,需要疾控中心进行采样送检。“虽然是可疑病例,但我们也要当成确诊病例来对待,自身防护要做好。”

杨庆闩还表示,目前核酸试剂检测是普遍使用的确诊方法,以前可能要9个小时,现在最快2个小时就能获得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