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诊疗方案:区别对待,湖北省内疑似标准放宽,利巴韦林首获推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在确诊病例数持续增加的同时,临床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升级。

2月5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对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做出规范。

随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对这一新版诊疗方案进行解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发布会上所说,与第四版相比,新版诊疗方案重点修订了三个方面。↓

一是流行病学的特点更加清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也更加详细。二是在病例的临床分型当中更加精细,与第四版相比,增加了轻型,以加强对临床的分类指导,更好的锁定病例,提升了救治水平。三是治疗的方法和手段更为丰富,不仅仅有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氧疗,都详细进行了相关的分类,为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具有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基础。

从具体内容看,在新版诊疗目录中,无症状感染者也被纳入传染源;在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标准等方面,将湖北地区与湖北以外省份区分开来,放宽疑似病例判断标准;在治疗上,除了增加利巴韦林等推荐药物外,也开始提示部分药品不良反应。

此外,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的解读中还强调,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4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共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4例(海南省核减1例),疑似病例23260例。港澳台地区累计通报确诊病例39例。

累计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已经超过了25万人。

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人们对疫苗,特别是有效药品的渴望也与日俱增。而在仍然没有特效药的前提下,新版诊疗方案中,诸如放宽病例诊断标准等措施,无疑将对感染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都有益处。

区别对待

湖北疑似病例诊断标准放宽

相比第四版,第五版诊疗方案,变动涉及多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增加“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由经呼吸道飞沫为主,亦可通过接触传播,进一步明确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易感人群部分,删除了“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的描述。潜伏期由“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调整为“1-14天,多为3-7天”。临床表现中,除了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干咳,在少数患者伴有的“鼻塞、流涕、腹泻”之外,又增加了咽痛。因部分重症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低氧血症,修改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同时强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在此基础上,新的诊疗方案在病例诊断方面,将湖北和湖北以外省份分开处理。

在湖北省以外省份,对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如果符合3条临床表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也纳入疑似病例进行排查。

而对于湖北省,无论是否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就会被考虑为疑似病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官方解读,这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

特别是,在湖北省的疑似病例判断标准中少了对影像学特征的要求。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表示,这是为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能力。

李兴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因为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CT这样的设备,因此特意在湖北提出来,在病人很多的情况下,只要病人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情况下,结合流行病学史,就把他当做疑似病例进行诊断,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传染源。”

而对于未来可以预见的疑似病例大幅增加的前景,李兴旺指出,为了早期发现病人,放宽标准的目的,是早期诊断、隔离、治疗,如果能够及早把不典型案例搜索出来,对于控制疫情、控制传染源还是很有好处。

中西医结合

利巴韦林、藿香正气等获推荐

在确诊病例仍然在持续增长之下,治疗手段发展已经成了最牵动民众神经的部分。

在新版诊疗方案中,除了呼吸支持等治疗方法外,围绕抗病毒药、抗菌药、中药使用等方面国家卫健委也做出了推荐。

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增加“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在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基础上,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同时,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及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成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要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

病情监测,增加“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对抗菌药使用方面,强调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删除了原来“加强细菌性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的表述。

对于争议较大的中医治疗,国家卫健委在对新版诊疗方案的解读中强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郭燕红在国务院发布会现场也强调了治疗中要注重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

事实上,在此前的四个版本中,除了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甲泼尼龙等药物外,包括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以及多种方剂在内的多款中药,也在推荐范围内。

郭燕红表示,随着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诊疗方案还会进一步完善,会及时将新的诊疗经验、方法和理念纳入到诊疗方案当中。

这也意味着,近日来频频引起关注的瑞德西韦、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等药物,其疗效一旦得到证明,就会纳入诊疗方案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