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靖康恥?

精釀日月


靖康之恥的特殊性

比起永嘉之亂、蒙元滅金和甲申之變,為什麼靖康之恥是最野蠻、最殘酷的?

這是因為靖康之恥有一個特殊之處,而這特殊之處,在於對手的特殊性。

永嘉之亂,西晉的主要對手是匈奴人。而當時的匈奴首領、前趙君主劉淵,在中原生活多年,甚至還有在西晉做官的記錄,對中原文化是有一定的認同,因著這一點,劉淵處事相對文明一些,因此前趙俘虜晉懷帝的時候,雖然對晉懷帝有所羞辱,但畢竟有些底線。

蒙元滅宋時期,元朝皇帝忽必烈對儒家文化產生認可心理,並制定國號“大元”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忽必烈之子真金太子,其儒學造詣更是深厚。因此元朝滅宋以後,對南宋宋恭帝以及謝道清一直有優待政策(後來晚年的宋恭帝因為被告發涉嫌謀反,被元朝皇帝殺害),從這些情況不難看出,元朝當時也是一個文明王朝,因此百姓所遭遇的衝擊較為有限。

甲申之變,在多爾袞頒佈剃髮令之前,由於皇太極的積極漢化,因此在清軍入關之初,各地鄉紳、各地地主武裝積極幫助清軍打李自成,而隨著清朝統治集團和漢族地主達成默契以後,大量的南明將領不斷倒戈投靠滿清,以至於滿清沒費太大力氣,就得了南明的萬里江山,從這點來看,這也是滿清有一定文明程度的反應。

而靖康之恥不同。

當時的女真人剛從飲毛茹血的原始狀態發展到奴隸制社會階段,對中華文化以及對政權的建設、對國家的治理幾乎沒有較為全面的概念(直到金熙宗在位中期以後,金朝才有文明概念),因此可想而知,金朝人在中原這片花花世界能幹出什麼事情來。

靖康之恥的恥辱

北宋靖康二年(西曆1127年),金朝攻陷北宋國都汴京,金朝將汴梁城裡的宋朝人——從徽欽二帝,到平民百姓,全部擄走,同時,將汴京城洗劫一空。

在金朝押解宋朝官民北上的過程中,大量百姓因為飢寒交迫而死於半路,最悽慘的則是女人,因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不同,被女真人當作貨物買賣並標註不同價格,甚至有的公主,還淪為娼妓,過著較為屈辱的生活。

有說法認為,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被擄走以後,在金國做了妓女,後來被一位金朝將軍納為小妾,還為這位將軍生下了兩個孩子。後來宋高宗做皇帝、南宋和金朝達成和議後,韋太后才被從金朝放回來。不過,金國將軍的孩子,和宋高宗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對於南宋朝廷來說,這實在是一種羞辱。

當然韋太后還算幸運,因為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自己才得以返回南宋,而宋欽宗的朱皇后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鄭太后(宋徽宗的皇后)和朱皇后被押解到金朝京城以後,金太宗在讓鄭太后和朱皇后行牽羊禮(脫光上衣披著羊皮趴著走)以後,又要求鄭、朱二後和金太宗一起洗澡,朱皇后受不了這個屈辱,於是自殺了。而鄭太后則忍受屈辱,打算苟活下去。

不過,金國的艱苦生活,加上金人的虐待,讓鄭太后也在之後沒幾年病死了。




西瓜籽視頻


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階段中一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王朝,然則積貧積弱的局面始終卻伴隨著它。以至於這個世界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在建立王朝的一百六十多年後,輕而易舉地被興起僅短短十幾年的金國顛覆。百年後,當我們後人重溫那段歷史的悲歌時,心中充滿了遺憾和心痛,充滿了悲哀和悽楚,充滿不甘和憤怒。

靖康元年,開封城外,大雪紛飛,寒風凜冽。此時的大宋京城開封已經被金國的大軍團團包圍。開封這座古城在戰火中顫動,開封城中的大宋皇帝和群臣在顫動,數百萬的大宋百姓在顫動,中華民族的歷史在顫動。僅僅幾天以後,開封城破,上至大宋皇帝,太子,公主,妃嬪,下至宮女,奴婢,百姓家的女子被俘,被凌辱;數十萬人死於戰火,屍體腐臭的氣味傳遍十幾裡;無數間房屋和建築被譭棄;難以數記的大宋百姓流離失所;大宋都城開封的金銀財寶和古董文物被搶掠洗劫一空,金軍的暴行,令人髮指!!!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裡,大宋的百姓過著地獄般的生活:風雨連日,地凍天寒,無以為食,他們被迫爭搶樹皮,樹葉,草根,貓犬,但這些都吃光後,不得以,只好以餓死者的肉為食,加之疫病流行,餓死和病死者不計其數。 開封陷落後,城內居民境況之慘,實乃非筆墨所能描述。

靖康之變是大宋的災難,是歷史的災難,是中華民族的災難,它留給了宋人和後人難以治癒的傷痛。




青衫白褂


北宋末年,遼國在新興崛起的女真不斷在北邊,東面的打擊下壓力巨大,內政也開始出現列痕。

已經和遼國弭兵修好百年的北宋朝廷看到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希望,遼國燕人馬植{趙良嗣}乘機獻策聯金滅遼。但在聯金滅遼的過程中,女真統治者看到了宋王朝的腐敗。宋軍中大多將士的無能。其中的攻燕之戰更是將宋朝腐朽,虛弱暴露無遺。

滅遼後,更使北宋完全暴露在金的威脅之下,金兵揮師南下,擄北宋二帝而去,北宋滅亡。

宋朝如果沒有對已經疲憊不堪的遼國發起打擊,而是援助遼國,讓遼國成為一道屏障,能改變滅亡的命運嗎?

百年來,燕雲十六州都是大宋人心中的痛,收復燕雲的國策在太祖,太宗時就制定了下來,沒有了燕雲的天然屏障,不得不天子守國門。

當然,雖然“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明朝提出的。但趙匡胤兄弟其實也做的是同樣的事情,這個國策和”杯酒釋兵權'重文抑武一樣.在宋朝初內憂外患,百廢待興,武將權重過大的局面下,確實是必要的,但卻也為後代埋下了隱患。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太宗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代會如此的不堪。卻還抱著祖宗家訓不可改變的頑固思維,斷送了大好河山。

聯金滅遼雖然最初是遼國貴族在岌岌可危的情況下為保證自己後路提出的,但也符合當時北宋統治集團的利益。北宋統治者眼中看到的是百年的夢想即將在自己手中變為現實,是奪回燕雲最好的機會,希望重建大宋北方防線。但唯一想不到的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自己其實和遼國一樣,也是腐朽不堪,這在聯金滅遼過程中處理張覺事件中,愚蠢的政治表現體現的淋漓盡致,使得燕雲的漢人紛紛倒向了金國。

即使北宋沒有聯金滅遼,而是拋開百年恩怨情仇,援助遼國,但金滅遼,金宋開戰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北宋統治集團和遼國的日益腐朽,無能最終決定了終會滅亡,歷史的滾滾車輪任然會碾壓一切。量變決定質變這一哲學思想改變不了。


永恆Amy待續


1,趙佶重用蔡京是造成靖康之難的重要原因,蔡京在執政時期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事情,一個是排斥異己,包括曾經提拔過自己的,一旦有權也打翻在地決不留情,最後將朝政獨攬翼下。二是邀功請賞,加大稅收,聚斂財富,使國庫錢糧急劇增加,皇宮內外溝滿壕平,博得徽宗的好感。但其後果是將人民推到水深火熱之中,各地揭竿而起,梁山的宋江和南方的方臘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起義的。三是對主子投其所好,徽宗開始無子,很怕走向哲宗的下場,對求子之事非常重視。術士說當時的首都開封東北地勢低窪,影響了皇室的煙火。徽宗下旨對開封東北墊了一些,果然生子。蔡京順著此杆開始向上爬,就在開封東北大興土木,取土堆成一座山,取名艮嶽,要將此地建成北方的江南。徽宗喜歡奇石,蔡京就組織南方官員採集太湖奇石,用船沿大運河北運,那時一個船隊叫一綱,所以運石的船隊又叫花石綱。花石綱的採運使民間元氣大傷,財力枯竭,這也成為與金朝對持財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2,宋庭用人不當,讓童貫、蔡攸等人擔任軍事主官,在攻遼過程中他們無心戀戰,節節失利,為金國不履約“海上之盟”創造了條件。金人攻入大同府,又攻佔燕京,這使得宋庭變被動為主動。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被金軍打得節節後退的遼軍又內部分崩離析,宋庭以為攻佔燕京的時機已經到來,遂命令童貫河北、河東路宣撫使,蔡攸為副宣撫使進攻遼國。到六月,由於宋軍無心戀戰,使得宋軍節節失利,趙佶得知前線兵敗,遂下令各路人馬返回。這就為以後完顏晟毀約創造了條件。

3,接納金國降將張覺,這成為金國攻宋的藉口。即接納了長覺,明知金人會以此為由攻打宋朝,卻錯殺張覺,不打自招,錯誤的以為殺了張覺就會讓金軍退去,孰可知一隻餓了的狼又怎麼可能會放棄眼前的一塊肥肉?結果,這反而成為金軍攻送的正式理由。

靖康之變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


跪射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