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了,心往何处?他们给出了权威解答!

这是不是你最近的真实状态

打开网络

网友都叫嚷着

“再待下去就疯了”

先别慌着给自己下“诊断”

2月3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专家将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分为四个阶段

欢迎小“火”伴们对照以下特征

进行“自查”

1

疫情下心理四个阶段

1

警惕期

特征:高度警惕、恐慌不安,会迅速过去

2

消极防御期

特征:感到无能为力,情绪消极,甚至否认现实

3

现实适应期

特征:调整自己面对现实,积极处理

4

恢复成长期

特征:走出应激反应,更成熟、更有经验,可以对自己的状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疫情之下

我们需要尽快度过第一、第二阶段

脸上戴好口罩固然重要

心理的“防疫口罩”也不能忽视

自专家建议减少外出后

很多小“火”伴已经宅家十多天

“客厅-卧室-厕所-阳台-厨房”

这条新春限定豪华居家旅游路线

已经被大家游腻了

为了打发时间

小“火”伴们各出奇招

绣花、练字、织毛衣……

因为出行受限和每天被疫情消息刷屏

大家免不了还是会有些焦虑

像咱们的小“火”伴一样

解锁各种神奇的技能

努力发掘宅家乐趣

这到底可不可取呢?

还是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2

缓解焦虑的“五个一”


制定一个计划

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内容,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钻研一件事请

可以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且在钻研的同时享受这个过程。

找到一种支持

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可以和家人一起做家务、多聊天。如果和家人不在一处,可以多打电话交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交流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要仅限于疫情。

进行一项锻炼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可以和朋友远程约好一起做运动,进行线上监督。

思考一些体验

比如可以思考自己能够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经验。

大家不妨借此机会多陪陪家人

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

找一些喜欢的事情来做

千万不能把“放假”当“放空”

在关心疫情防控进展之外

多关注个人生活

不要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保持自己理智客观的思考能力

如果以上方式

仍然不能调整你的心理状态

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尽早解决问题

最后附上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

紧急汇总更新的免费心理援助热线

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拨打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

因免费心理援助热线资源有限

请务必把有限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全国各省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一览

中国火箭军编辑部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精神卫生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