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dddddddc_


受東歐劇變的影響,號稱“世界第三大社會主義國家”的南斯拉夫,在短短1年時間內便分裂為6個國家,而首先宣佈獨立的則是斯洛文尼亞。如今,斯洛文尼亞已經獨立近30年時間,如今它的生存狀況如何呢?



斯洛文尼亞位於中歐南部、阿爾卑斯山南麓,東部、南部與克羅地亞接壤,西鄰意大利,西南一隅瀕臨亞得里亞海,東北與匈牙利交界,北部毗鄰奧地利,國土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5萬人,首都為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屬於多民族國家,其中斯洛文尼亞族占人口的83%,主要信仰天主教。



斯洛文尼亞族屬於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在歷史上長期遭受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1918年,奧匈帝國瓦解後,斯洛文尼亞與其他南斯拉夫人實現聯合,共同組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二戰期間,南斯拉夫因遭軸心國集團的侵略而瓦解,斯洛文尼亞則被德、意、匈分區佔領。


1945年,鐵托領導人民軍解放國家,隨後組建起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聯邦),並依據民族自治原則,將聯邦劃分為6個加盟共和國。鐵托出身克羅地亞族,當政期間對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採取打壓政策,強行抑制後者對其他民族權益的侵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斯洛文尼亞等民族願意接受聯邦政府的領導,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



然而,在鐵托去世後,先前被強行壓制的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重新抬頭,由此造成它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衝突不斷加劇,嚴重影響到聯邦內部穩定。與此同時,南斯拉夫各地區間貧富分化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斯洛文尼亞作為最發達的地區,對於自己要無償“供血”給馬其頓、科索沃等貧困地區頗有微詞,而這也為它最終脫離南斯拉夫埋下伏筆。


受1988年“楊沙事件”和1989年底開始的“東歐劇變”影響,斯洛文尼亞族反對塞爾維亞的立場更為堅定,要求獨立的呼聲日漸高漲。在這種情況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在1990年10月共同發表新的聯邦提案-“國家聯合模型”,明確要求廢除聯邦制,賦予各加盟共和國獨立的主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邦聯制國家聯合體,但遭到塞族領導人米洛舍維奇的拒絕。



米洛舍維奇的頑固態度激怒斯洛文尼亞人,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議會宣佈國家獨立,由此成為第一個脫離南斯拉夫而獨立的國家。米洛舍維奇對斯洛文尼亞單方面獨立的舉動很憤怒,隨即派出兩千多名士兵前往鎮壓,但由於遭到當地軍民的強烈抵抗,再加上此時塞族主力部隊已前往克羅地亞境內“平叛”,無力進行兵員補充,因此10天后便被趕走,史稱“十日戰爭”。


斯洛文尼亞獨立後,毅然擁抱西方陣營,並不遺餘力地尋求加入歐盟、北約。經過13年的不懈努力,斯洛文尼亞終於在2004年3月12日加入北約,同年5月1日又加入歐盟,由此跟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國建立起緊密的聯繫。斯洛文尼亞加入北約後,積極參加美國領導的軍事演習,並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入駐,在組織中相當活躍。



斯洛文尼亞在獨立之前,便是南斯拉夫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良好的工業和科技基礎,在汽車製造、機械設備和家用電器製造、電氣機械和儀表製造、化工、電力能源等領域佔有優勢。而在獨立後,斯洛文尼亞更是通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吸引外資,使得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如今,斯洛文尼亞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人均收入高達26234美元,是中國的近3倍。


經濟的高度發達,為斯洛文尼亞發展社會福利,提供了足夠的資本。斯洛文尼亞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度,並且本國和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學生可免費就讀大學,而2016年教育支出更是高達19.38億歐元,在前南地區位居榜首。在醫療衛生方面,斯洛文尼亞人均壽命高達80歲,每萬人擁有28.9醫生、26.5名護士、6.9名牙醫和6.8名藥劑師,同樣遠高於其他前南國家。



自從1992年兩國建交以來,中國與斯洛文尼亞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良好,兩國在經貿、軍事、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堪稱中國與前南國家交往的典範。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中國與斯洛文尼亞的友好關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文史磚家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英文名稱為Slovenija,國名中帶著“love”,從中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度滿滿的愛意。而這個南歐小國的國民也確實堪稱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裡不僅到處都是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遠在巴爾幹半島南部國家之上。

斯洛文尼亞西北為意大利,東南是克羅地亞,夾在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本來也不足為奇,但問題是兩個鄰國的海岸線出奇地長,留給斯洛文尼亞的只有一個科佩爾港。事實上,也虧得意大利和克羅地亞的邊界沒有在科佩爾交匯,否則斯洛文尼亞就真成了內陸國了。而科佩爾的存在不僅讓斯洛文尼亞有機會通向海洋,也給了這個迷你小國絕處逢生的機會。

有人說斯洛文尼亞國小民寡,即便有了港口,又能帶動多少內需?可看問題不能這麼狹隘,斯洛文尼亞雖然不是內陸國,但從斯洛文尼亞往北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可是地地道道的內陸國家。它們的進出口貨物從哪裡裝船卸載?只能從距離最近的科佩爾港。

從地理位置上說,斯洛文尼亞位於南歐的黃金地帶,很多重要的水系和山脈都在這裡交匯,再加上國小民寡,只要經貿合作愉快,一般不會輕易介入大國的政治紛爭,因此很多中歐國家都樂意同斯洛文尼亞進行合作。

在歷史上,斯洛文尼亞長期處於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從中多瑙河撤走以後,這片地區逐漸繁榮起來,縱貫斯洛文尼亞的商業網絡把維也納、布達佩斯和科佩爾緊緊聯繫在一起。

尤其在亞得里亞海實現自由通航之後,從科佩爾可以直接進入地中海。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解體,斯洛文尼亞與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聯合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入侵巴爾幹半島,意圖將斯洛文尼亞劃入德國、意大利和匈牙利的版塊,結果遭到斯洛文尼亞人的強烈抵制。直到戰爭結束,希特勒的這一計劃也沒有得逞。

1945年,斯洛文尼亞成為南斯拉夫聯盟的一個社會主義加盟國,其發達的經濟水平經常被用於平衡和補貼南部落後的斯拉夫國家,這逐漸引起斯洛文尼亞人的不滿。1991年南斯拉夫聯盟崩潰,斯洛文尼亞得以獨立,加入歐盟和北約後,仍然是該地區最為富裕和發達的國家。


地圖帝


它自認歷史上屬於日耳曼文化圈的西方,曾地處冷戰“鐵幕”的西南端,歷史個性一度湮沒於南斯拉夫民族大家庭中;它獨立後1/4世紀“一路向西”,遠離巴爾幹的紛擾與不幸。

該國國土面積2.02萬平方公里,人口206萬(2016)。斯洛文尼亞是前南斯拉夫諸國中唯一的族裔同質國家,斯洛文尼亞人佔總人口91%。

該國重要性顯然不在有啥,而在於歐洲三大地理標誌的交匯點:阿爾卑斯山、地中海和潘諾尼亞平原,後者曾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斯洛文尼亞人以此為豪,不願多想自己斯拉夫人的胎記。它還與意大利共有一座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城——的裡雅斯特,它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古羅馬時期,成為拉丁、日耳曼、斯拉夫和奧匈等多元文化的交匯地。與前南乃至巴爾幹其他國家不同,斯洛文尼亞古代、近代一直浸潤在羅馬—法蘭克—日耳曼—哈布斯堡—巴伐利亞的統治範圍和文化圈子內,還有同威尼斯的貿易聯繫,直到20世紀初加入第一南斯拉夫。

1945年11月29日,社會主義的南斯拉夫聯邦成立,人口和麵積均佔南聯邦8%的斯洛文尼亞地位舉足輕重。斯裔人卡德爾在領導核心中成為鐵托最重要助手,斯洛文尼亞在貢獻聯邦財政近1/4同時,是6個加盟共和國中經濟最發達、生活最富裕的。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議會通過決議,宣佈脫離南斯拉夫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駐紮邊界的兩千名南人民軍與斯2.1萬“護國軍”對峙,經過短暫的“十日獨立戰爭”,7月18日,貝爾格萊德承認斯洛文尼亞獨立。在南斯拉夫大家庭生活70年後,斯洛文尼亞“一路向西”。2004年3月、5月,它相繼加入北約和歐盟。2007年步入歐元區,當年年底成為申根國家。2004—2013年,其領空由北約的意大利空軍保衛,2014年起交由匈牙利。

堅實的經濟基礎是斯洛文尼亞融入歐盟的根本保證。其經濟屬高度外向型,加工工業基礎雄厚,勞動力素質較高,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交通設施,轉型平穩,過渡良好,出口的2/3被歐盟吸納,三次產業各佔3%、41%和56%,2016年實現GDP439億美元,貧困率14.3%,預期壽命81歲。


ruixuezhaofeng


斯洛文尼亞曾經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雖說也在巴爾幹半島但看看地圖就會發現其實已位在半島的西北邊緣,面向亞得里亞海,和克羅地亞,意大利,奧地利等國相鄰。歷史上斯洛文尼亞曾經被過多個歐洲強國所統治。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國,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到奧匈帝國,一直到一戰以後和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黑等組成了一個大的南部斯拉夫國家一一南斯拉夫。但二戰中南斯拉夫被德國分而治之,建立了若干傀儡政權,各不同民族間也是相互仇殺,也包括斯洛文尼亞。二戰後鐵托領導的南共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直到1991年東歐劇變,南斯拉夫解體。斯洛文尼亞是前南斯拉夫中第一個宣佈獨立的共和國,這和其長期以來對南中央政府的不滿有著直接的關係。斯洛文尼亞雖然地小人少,但由於歷史原因和地理條件,一直是前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生活水平是前南最好的,對國家的財政貢獻也是最大的之一。但南中央政權中不少人一直抱著固有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思維,對於其他各少數民族採取排擠甚至打壓的態度,生怕大權旁落。鐵托在世時,因為鐵托本人是克羅地亞人,這種狀況還沒有公開化。等到鐵托去世後,矛盾開始激化,直到東歐政局動盪之後,前南斯拉夫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分裂,最後解體。

獨立後的斯洛文尼亞很快投入西方的懷抱:積極與西方各國發展經貿和外交關係,積極要求加入歐盟。當然斯洛文尼亞的轉型是比較成功的,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而且成功加入歐盟。現在斯的人均gdp大約是23000美元,在歐盟中算中下游,但在前南國家中應該是最好的。

斯洛文尼亞雖是小國,但並不缺乏好風景。該國大部分被綠色覆蓋,森林覆蓋率高達70%,有著美麗的海濱風光,有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也有著適合冰雪運動的高山雪場。而且據說當地的美味也是很不錯的。當然,這樣的好地方肯定是不缺美女的。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數人還未認識到她的美麗,好像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妹妹,所以還並不是很多人心中的旅遊目的地。

怎麼樣,對於這樣一個歐洲小國你是否想更一步瞭解呢?


robinlion1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語:Republika Slovenija),簡稱斯洛文尼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南部,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地亞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盧布爾雅那為首都及最大城市。

9~20世紀初,斯洛文尼亞一直在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1918年12月,斯洛文尼亞與其他南斯拉夫人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宣佈獨立。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04年3月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同年6月28日加入匯率兌換機制。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


跪射俑


斯洛文尼亞典型的歐洲風情小鎮,世外桃源與世無爭的樣子,路面很乾淨,路旁有風景如畫,空氣新鮮滋潤。物價還不高,酒很好喝,葡萄酒價廉物美口感極佳,人也熱情豪爽,斯洛文尼亞是一座美麗,安逸,舒適的國度。

作為歐洲的一個發達國家,該國位於阿爾卑斯山脈南麓,西鄰意大利,西南瀕臨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地亞包圍,東北鄰匈牙利,北鄰奧地利。縱觀斯洛文尼亞的歷史,幾次結盟,幾次分裂,獨立之路曲折坎坷。中世紀時,先後被羅馬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所佔領。一戰後,斯洛文尼亞加入了南斯拉夫王國。二戰之後,斯洛文尼亞繼續留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獲得獨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富裕的發達國家。

老城有市政廳、火車站、廣場等,這裡的建築都不高,不會給人一種宏偉的感覺,但是很符合歐洲小鎮的那種小清新,五彩繽紛,雕刻精緻,雖然城市不大,但有著美麗的海濱風光,有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也有著適合冰雪運動的高山雪場,有人間仙境的布萊德湖,有山有水,有海有湖,地上有一望無際的森林,地下有穿越不完的溶洞,真是上天恩賜,而且這裡整個國家生態保護非常好,匯聚了上天的恩賜。

此外,這裡還是青年藝術家們的聚集地,這裡有各種工作室還有私人影院,小鎮裡的藝術氣息還是很濃的,博物館藝術館眾多,來這裡就能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氣息。


巴黎八卦資訊


基本信息:

中南歐國家斯洛文尼亞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

斯洛文尼亞正式被稱為斯洛文尼亞共和國。

西與意大利接壤,北與奧地利接壤,東北與匈牙利接壤,東南與克羅地亞接壤,西南與亞得里亞海接壤。

官方語言是斯洛文尼亞語。

截至2016年,斯洛文尼亞人口估計為204萬人。

盧布爾雅那是斯洛文尼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它以其大學人口和很多的綠地而聞名,包括廣闊的蒂沃利城公園。

自然資源與文化:

雖然斯洛文尼亞的總面積僅為20273平方公里,但它擁有超過11500平方公里的森林,這使得斯洛文尼亞成為僅次於芬蘭和瑞典的歐洲第三大森林覆蓋率國家。

特里格拉夫山海拔2864米,是斯洛文尼亞最高的山峰,也是朱利安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這座山是斯洛文尼亞民族的傑出象徵。它是斯洛文尼亞唯一的國家公園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的中心,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公園之一。

據估計,斯洛文尼亞目前有500至700只棕熊。許多其他非常稀有和瀕臨滅絕的動物棲息在森林中,如狼,野貓,松雞和野雞。這些都受到保護。北山羊也受到保護,可以在山上看到。

斯洛文尼亞有超過7000公里的被標記的山路,還包括165個山間小屋和避難所,這讓這個國家成為徒步者非常喜愛的國家。

斯洛文尼亞有超過1萬個洞穴。最著名的是波思託那洞穴,長20.6公里,擁有200萬年曆史,它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條擁有雙軌鐵路的洞穴。在很久以前,這裡就有遊客了,至今也仍然是斯洛文尼亞人最喜愛的景點之一。斯洛文尼亞只有46.6公里的海岸線,但它是純淨的天堂。三個海濱城鎮:科佩爾,伊佐拉和皮蘭,都充滿了重要的威尼斯哥特式建築。

作為斯洛文尼亞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地方,布萊德湖中間有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島嶼,是斯洛文尼亞的象徵之一。斯洛文尼亞最著名的婚禮地點就是這個布萊德湖的島嶼。傳統上,在這裡結婚的話,新郎必須帶著他的新娘走99步,就能確保長期和幸福的婚姻。

索爾坎是一座220米長的石橋,位於斯洛文尼亞西部的蘇卡河上。拱橋跨度為85米,是火車橋中最長的石拱。

斯洛文尼亞擁有216平方公里的葡萄園。馬裡博爾是斯洛文尼亞第二大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園之一。它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葡萄樹,而且它每年仍然長葡萄!它的年齡超過400年,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被註冊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樹。

斯洛文尼亞是歐洲人均宗教建築數量最多的國家。有超過3000個教堂和宗教紀念碑。弗賴辛手稿是斯拉夫語中的第一個拉丁文連續文本和“斯洛文尼亞最古老的文獻”。它們創建於972年至1039年之間,最有可能發生在1000年之前。

其他的有趣事實:

在斯洛文尼亞,有一個叫做色麗卡的酒店。它以前是一個監獄,今天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旅館之一。它是獨一無二的,從一個古老的監獄進行藝術改造成為一個時髦的青年旅館。

舍可夫傑鹽田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從2001年起,該鹽田被保護為自然公園。

斯洛文尼亞有很多古怪的美食節,包括鹽製造者節,白菜節,栗子節和豆節等等。

1990年10月7日,斯洛文尼亞的一對夫婦成為第一對征服珠穆朗瑪峰的夫婦,他們從南部山坳攀登的。

斯洛文尼亞超馬拉松游泳運動員馬丁是第一個成功全程游完亞馬遜河和密西西比河的人。

斯洛文尼亞人本卡在2000天內遊遍了各大洲,行駛了18萬公里,是吉尼斯記錄中最長時間騎摩托車的女性。

斯洛文尼亞一個煤礦的食堂是歐洲最低的餐廳。 它位於地表以下160米處。


王不宇看世界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國土面積20273平方公里,人口205萬,首都盧布爾雅納。北接奧地利,南部和東部與克羅地亞接壤,西鄰意大利,東北與匈牙利相接,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及時北約成員國,又是歐盟成員國。沿海屬地中海氣候,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海拔557米,境內最高峰為特里格拉夫山,海拔2864米。國土有一半面積被森林覆蓋,礦產資源貧乏。但工業和科技比較發達。工業以黑色冶金、造紙、製藥、傢俱製造、製鞋、食品加工等為主。農產品以馬鈴薯、穀物、水果為主。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出口產值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醫療以及旅遊產業發達。


老春開聊


神奇的國家,記得王仕鵬絕殺斯洛文尼亞的場景彷彿還是昨天,可是就在今年夏天的歐洲盃,由德拉季奇率領的斯洛文尼亞就登頂歐洲了,而中國男籃卻像個跳樑小醜一樣


楊教授說球


就是斯洛文尼亞那樣一個國家。

富裕 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