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双黄连研究”和抢购一样无知

冷静,冷静,再冷静!此时的中国,最需要的,不是消毒液,不是双黄连,是冷静!

“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引发了疯狂抢购,对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的各种嘲讽,铺天盖地。

情绪可以有,质疑可以有,但要记住:任何科研,都值得尝试、都要勇于尝试,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对科研成果,要客观看待,避免盲目跟风。

2月1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表如下声明: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1月31日向媒体提供的《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一文,内容是准确无误的。这一结论是基于实验室体外研究的结果。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室体外试验证明,双黄连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作用,下一步还需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来证实。”

所谓“实验室体外研究”,就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用器皿进行研究,并没有直接关联人体。器皿研究中能抑制病毒,不代表临床有效。

器皿研究之后,要进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之后,还要进行临床研究。一套严格的流程下来,很多药物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也有的药物“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吹尽黄沙始见金”,证明有效。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到最后,谁都不敢打包票。

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难以令人满意的,是操之过急,在“实验室体外研究”阶段,就草率地公之于众,导致消费者盲目抢购。

但我们能因此就否定这一研究吗?显然不能。不仅不能否定,还应当鼓励。

在关于“大数据为何缺席这次防疫”的文章中,我曾建议,对“利用大数据防疫”进行紧急攻关,就跟武汉建设火神山医院一样。这种紧急的科研攻关,不仅必要,甚至必须。药物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

当前的环境、条件,是非疫情期间难以复制、难以模拟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才知道处置疫情需要注意什么、需要避免什么,病毒会如何变异、往哪个方向变异。这种特殊条件,放在平时,即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先进的手段,也很难复制。

战地记者必须去前线,医生必须到病房,科研人员也需要到一线搞科研。他们的战场是实验室,疫情当前,和疫情有关的课题,必须优先考虑。

这种紧急的科研攻关,即便无法立马见效,其对未来的价值,也是巨大的。它们不是马后炮!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疫苗研制不是马后炮”:

“当年SARS之后,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那么不管疫苗还是药物,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狭路相逢,就不会这么被动。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一旦有新变异出现,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发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对SARS的研究能坚持下来,今天我们对付它的“亲戚”——新型冠状病毒,会轻松很多。

无论疫苗还是防疫,都属于“超前投入”。跟抗震救灾一样,灾害没来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投入那么大的人力、财力搞“预防”,看上去浪费,实则不然。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它就是用来保命的。和生命相比,“战备”投入,又算什么呢?

你可以嘲笑那些抢购双黄连的,但一定不要嘲笑科研——即便是关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科研。疫情防控,可以没有双黄连,但绝对不能没有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