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不夠用,用紫外線殺菌燈照射能不能消毒再使用?

Namomitbhyabuddh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是這樣給新型冠狀病毒定義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B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


關於它的理化特性,《方案》中提到的,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這就是家中自行消毒的理論基礎。



根據《方案》中的新冠病毒理化特性,結合日常生活中能找到的或可操作性的設備、環境,目前有三個值得一用的方法,能夠有效對重複利用的口罩進行消毒:


1.水煮加熱:根據病毒怕熱的特性,《方案》中所述56℃ 30分鐘可消滅細菌的特點,將口罩放入專門消毒的鍋具中煮沸3分鐘也可達到相應的效果(參考朱瑩醫生科普),取出在陽光下晾曬,可以有效殺滅病毒。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普通口罩可以這麼操作,但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絕對不行。因為它們的中間層具有濾芯或過濾層,高溫水煮會破壞它們的過濾效果,反而不利於個人防護;


2.酒精噴灑:75%以上濃度的醫用酒精,噴灑口罩兩面,晾乾,即可達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3.紫外線照射:紫外線消滅新冠病毒的機制主要是干擾它的RNA複製,同時還能使其蛋白質失活,有條件的朋友可採用。一般照射時採用雙面照射,應避免有人在場,時長10分鐘左右即可(所以在陽光下暴曬也是可行的)。



因此紫外線是完全可以對口罩、衣物等進行消毒的,大家可以放心採用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