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金融專業時是選擇專門的財經院校還是選擇綜合性大學好呢?

鄧高生


金融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的範疇,熱門已經多年了,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競爭都很大,在很多大學,金融專業的高考錄取線都超過校招線一大截;考研則是報錄比非常高,名校金融報錄比20:1家常便飯。說實話,雖然從長遠看,金融專業就業前景很好,也容易高薪,但持續多年的熱門,積累了不少人才,短期來看,就業競爭比較大,對畢業學校的層次和學歷都要求較高,除非喜歡這個專業,選擇金融專業需要適度謹慎。

回到題主的問題。就我個人的經歷和經驗來看,本科選擇財經專業院校,而研究生則選擇綜合性大學,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目前,國內知名的財經院校也就是“五財一貿”,即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及東北財經大學,這些學校財經底蘊不錯,金融學科實力都較強,從培養金融人才的角度來說,培養的質量都很不錯。但這些財經專業性院校都有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就是本科生培養質量往往很高,而研究生培養質量相對較次,因為學校的整體實力並不太強,資源就大量朝本科傾斜了,何況研究生教育要搞好本來難度就大。所以,本科選擇這些財經專業院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綜合性大學,金融實力強大的,除了北清復交之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是名校,高考和考研難度都比較大。這些學校往往綜合實力強大,底蘊深厚,本科和研究生往往都搞得比較好,都有自己實力較強的研究生院,研究生培養質量很有保障。所以,研究生選擇綜合性大學更佳。

從筆者的個人經驗來看,綜合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加全面,不論什麼專業,提供的資源和平臺都很豐富,學生時期見識和格局的培養都是高於專業轉校的,後期的發展無論是學術專業還是人緣交涉方面都是強於專業院校。

舉個例子,每個大學都會由各個學院主辦很多講座,跟本學院本專業有關,全校學生有興趣可以免費參與。綜合院校的講座就非常豐富,人文、歷史、軟件、數學、地理財經包括冷門的考古等等專業領域專家傳道受業解惑,整個四年的氛圍是綜合性的,學術的培養也是多樣化的,自然學生的培養也是全面的。

專業院校的活動也比較多樣,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和本專業有關,這個同學校的名氣和社會資源有關係,不可強求。故學生的專業多半的片面的,不過這個相對的,並非絕對。

另外,兩類學校的院系設置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絕大多數的綜合院校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稅務、工商管理等等專業會統一歸為商學院,而專業財經院校專門設置會計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分的比較細緻。


增長黑客


我是學金融專業的,之前進的財經專業院校,後來又考研進入上流985的綜合性大學,所以這個問題,邀請我來回答,非常對口。

金融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的範疇,熱門已經多年了,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競爭都很大,在很多大學,金融專業的高考錄取線都超過校招線一大截;考研則是報錄比非常高,名校金融報錄比20:1家常便飯。說實話,雖然從長遠看,金融專業就業前景很好,也容易高薪,但持續多年的熱門,積累了不少人才,短期來看,就業競爭比較大,對畢業學校的層次和學歷都要求較高,除非喜歡這個專業,選擇金融專業需要適度謹慎。

回到題主的問題。就我個人的經歷和經驗來看,本科選擇財經專業院校,而研究生則選擇綜合性大學,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目前,國內知名的財經院校也就是“五財一貿”,即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及東北財經大學,這些學校財經底蘊不錯,金融學科實力都較強,從培養金融人才的角度來說,培養的質量都很不錯。但這些財經專業性院校都有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就是本科生培養質量往往很高,而研究生培養質量相對較次,因為學校的整體實力並不太強,資源就大量朝本科傾斜了,何況研究生教育要搞好本來難度就大。所以,本科選擇這些財經專業院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綜合性大學,金融實力強大的,除了北清復交之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是名校,高考和考研難度都比較大。這些學校往往綜合實力強大,底蘊深厚,本科和研究生往往都搞得比較好,都有自己實力較強的研究生院,研究生培養質量很有保障。所以,研究生選擇綜合性大學更佳。


可以概括地說,內地大學,財經專業院校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很好,不在多數985綜合性大學之下,但研究生培養質量則前者往往不及後者。所以,本科選擇財經專業院校而研究生選擇實力強大的綜合性大學,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就業,金融學科實力較強的綜合性大學也往往不會比專業性財經院校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博雅燕園


我看很多人有回答,但我的出發點可能不同,我自己是金融專業本科畢業,考研也是金融,畢業後也一直在金融行業,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如果要讀金融專業,一定要讀學校名氣大,綜合實力強,而且處於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綜合性大學。

很多學校可以開金融學,但資源完全不一樣

不可否認,目前國內可以來開金融學的院校有幾百所,每個都可以開,但你可以學到的東西,可以接觸到的資源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本科讀的是金融,屬於一本院校,在沿海一箇中型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全國排得上名次,但即便是這樣,我們很少有機會去大型基金公司,大型券商的總部,也很少有機會參與省市舉辦的大型活動,四年的學習期間也很少有機會接觸高層的金融大咖。大學畢業後,我考研去了985,211綜合院校,我們的老師,是全國最頂尖級的教授,省裡市裡的課題,項目,我們也能跟著導師做著,每到招聘季,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各類名企都到我們學校來。一般院校的金融專業和名校的金融專業,簡直是天上地下。

財經院校的金融專業好,還是綜合大學的金融專業好,個人的意見是看名氣,看綜合實力,看學校所處的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比大西北的院校肯定好,這不是偏見的問題,而是因為國內的金融企業基本都在東部沿海,上交所在上海,深交所在深圳,北京是很多金融企業的總部,基本上讀金融專業,在這些城市周邊讀是最好的,如果學校綜合實力排名很高,就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比較好的金融企業目前招聘門檻非常高

金融行業目前是一個相對高薪的行業,各種優秀的人都想往這個行業擠,所以這個行業找工作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大多數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的投資,研發等較好的崗位,基本上只要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上海財經等綜合實力很強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你只是一般院校的學生,可能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雖然這麼說有點打擊有些人的積極性,但現實就是如此。我們現在一個私募公司招聘,隨便一個研究員崗位都可以收到幾百封甚至上千封的求職信,你想想競爭多激烈。

金融行業的崗位有些相對比較穩定,福利也好,有些銷售的崗位也壓力很大,不同的學歷學校門檻,你的敲門磚是有差別的。我自己本科和研究生都是金融出來的,我們研究生工作的單位,整體而言肯定比本科的同學要好很多。

如何選擇最好的金融院校?

哪些金融院校的金融專業最好呢?首先,它得綜合排名一定要非常靠前,學校名氣一定要大,你清華,北大出來的,不管是經濟學類那個專業出來,可能它得競爭力比其它學校正統金融學畢業的學生競爭力都大;其次,只選學校處於經濟發達城市的院校,比如北上廣深等地,這些地方的金融氛圍比較好,金融公司總部比較多,資源比較多,畢業後在本地找工作有先天優勢;第三,如果有選擇的話,儘量選理工科非常厲害,同時金融學實力強的院校,因為從現在招聘的要求看,有數理本科基礎,然後研究生讀金融學的畢業生非常吃香,如果你的學校綜合排名靠前,那就更佳。


胡桐財經


從短期功利的角度看,相比起讀985綜合類院校的金融專業,上財央財之類211學校的性價比其實更高,因為不需要復旦北大那麼高的分數,仍然可以去專業排名不低於這些高校的專業。同時財經院校的行業氛圍很濃,基本上人人都討論財經,考財經證書,參加財經比賽,去金融部門實習。這樣一來職業規劃比較明確,同時財經領域的校友人脈也非常雄厚。

但是,不得不承認,長遠來看綜合性大學的財經專業人才走得更遠。看看基金經理北大清華校友佔比就知道了。一方面,綜合性院校更能培養人的綜合素質與知識面,而在金融行業飛速發展的時代,綜合素質越來越被看重。例如行業研究員招聘比較偏向本科是理工科出身,研究生讀金融專業的人才。因為例如研究鋼鐵,煤炭,新能源,化工等行業,單單隻有金融知識,而沒有相關行業的理工知識很難研究深入。再者說,如今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興起,對金融從業者的計算機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素質能力強,知識面寬的人,也能有更深入的思想看待金融行業。



同時從職業發展來看,財經類院校的學生基本上知識技能和人脈都在財經領域,轉行比較困難。然而綜合類院校有更多回旋和選擇的餘地。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永遠地朝陽。綜合類院校有更加全面的素質,在各行各業都有校友,未來轉型更加容易,有更加寬廣的職業發展空間。


率率談股市


我國開設金融學專業的院校共有380餘所。一類是專門的財經院校,如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另一類是綜合性大學裡經濟學院或金融學院下設的金融學專業,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等。

針對該網友的問題,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財經類專業的就業如何?

財經類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學科,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55000至60000人,本科就業率連續三年在85%至90%區間。最關鍵的這門學科,基本上文理兼收,對報考學會沒有什麼限制,在各個批次均有設置,院校眾多。

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面向銀行及金融系統。除了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以外,還有幾大主要去向:

一、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當然,進入這些機構的難度較大,本科生受學歷要求所限會更難一些。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金融公司。這些類型的公司一般要求求職者有碩士學歷。

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金融租賃、擔保行業中更有作為。

四、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五、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六、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等。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也是不錯的,但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

七、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等。

“現在銀行的就業競爭有的是30︰1,有的甚至是50︰1。只將目光聚集在銀行業,就業壓力是非常大的。大學畢業生不妨放寬思路,信託公司、投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包括典當行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

下面來說一下財經類院校與綜合類院校的財經系如何抉擇?

一、北京:清華、北大及中央財經大學


生源:清華、北大遠遠強於中央財經大學,清華北大牢牢佔據全國前二,中央財經大學全國10左右

就業:清華、北大遠遠強於中央財經大學,清華北大就業基本全國前2,中央財經5-8左右

專業排名:根據教育部排名,中央財經大學與北大並列全國第二(人大第一),清華大學全國第6

二、上海:復旦、交大及上海財經大學

生源:復旦、交大遠遠強於上海財經,復旦、交大全國前5,上海財經全國12-15左右就業:復旦、交大強於上海財經,復旦、上交

就業:全國3-6左右,上海財經8-10左右

專業排名:根據教育部排名,復旦全國第4,交大全國20,上海財經全國第8

三、成都:四川大學及西南財經大學

生源:四川大學不如西南財經

就業:四川大學不如西南財經,西南財經就業全國30-35,四川大學就業全國80-90左右專業排名:四川大學不如西南財經總體情況是四川地處西部偏遠地區,經濟基礎較差,整體學科和就業水平較差

四、武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及中南財經大學

生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強於中南財經基本持平

就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強於中南財經,中南財經就業全國40-50左右,武漢大學就業全國45-55左右,華中科技就業全國40-45左右

專業排名:武漢大學全國18,華中科技全國24,中南財經全國19

武漢屬於高校多,招生規模大,城市經濟水平差,就業容量非常有限,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畢業後都需要外出打工

總體來說,全國的綜合大學在生源和就業強於財經院校,除中央財經大學能夠在專業經濟學領域擊敗或持平最頂級的清華、北大外,其他基本都處於弱勢但我們要看到:全國8大財經院校財經類畢業生僅佔全國10%左右,卻在ZF財經官員中佔據20%,在金融諮詢中佔據30%,在公司財務中佔據60%,在銀行金融中佔據70%。

另外,前二所,也就是中央財經和上海財經,再生源、就業,經濟學排名上都可以秒任何北京、上海之外綜合大學最後一點,當地綜合大學及財經院校與均有千絲萬縷關係,例如中央財經大學由原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的經濟學組建,中南財經由中南地區多所綜合大學經濟系組建。

再者,考生的分數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考生的分數能進清華、北大這種層次的,沒有什麼特殊情結的,當然是選擇綜合類院校更為合適。如果分數處於央財層次的,看地域,同層次的上財、西財、中南財經等院校,北京、上海的院校最好不過了,就業更有優勢。分數在一本線上,可以考慮當地的財經院校,比如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

財經院校部分盤點

(一)綜合大學的金融學專業綜合大學的優勢就是綜合的學科特點,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成為它們引領學科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看看諾貝爾經濟學的獲獎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學科交叉的結果。但綜合大學金融學的明顯弱點是學習的浮誇,不注重對實際工作進行細緻的分析,偏重於理論和宏觀,所以研究生之後若不繼續都博士,常常是眼高手低。這類學校主要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等。

(二)文科綜合大學金融學專業\n\n文科綜合也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學科之間的交流更具有天然的可能性,使得學生的基本功比較紮實,經過文科之間的相互競爭和交流,學科發展可能會更快。這類學校主要是中國人民大學。

(三)原中國人民銀行所屬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n\n原中國的金融業基本上可以由銀行業所替代,所以原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學校自然擁有了先天的優勢。這類學校是:西南財經大學、外經濟貿易大學(指併入的中國金融學院)、湖南大學(指併入的湖南財經學院)、西安交大(指併入的陝西財經學院),還有一大批原來的金融專科學校,相當一部分已經併入其他學校。

(四)原財政部所屬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n\n按照原來的分工,財政部的學校主要是培養財政管理幹部的,所以這些學校的金融學專業原來並不強項,但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融合成為必然,所以這些學校的金融學專業發展也還是不錯的。這類學校是: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併而成)、東北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財政學院。

(五)原其他經濟部門所屬財經學校金融學專業\n\n這些學校的金融基本上也都是後來辦的,由於沒有先天的優勢,學校又沒有其他數理基礎的支撐,所以其發展速度並不快。不過這其中的一些學校原來也是非常地了的。這類學校主要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外經貿部直屬)、重慶工商大學(原重慶商學院,與渝州大學合併)、蘭州商學院、天津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商學院,與北京輕工業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浙江工商大學(原杭州商學院)(上面屬於原內貿部直屬)、山西財經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原安徽財貿學院)(以上為原全國供銷社直屬)等。

(六)原省屬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這些學校由於原來的地方特色,在一方天地範圍內還是很有影響的,但就全國而言,它們就沒有什麼名氣了,一般也比較好考的。這類學校有:新疆財經學院、內蒙古財經學院、河南財經學院、廣東商學院等。

(七)工科大學的金融學專業工科學校辦經濟類,辦金融學專業的歷史應該都是比較短的,但工科的優勢是它的雄厚的數理基礎,這類學校主要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八)原其他部門所屬大學金融學專業\n\n部門辦學是我國的一個特色,上面一類的工科學校其實絕大多數也是部門辦學的,單獨出來主要是他的工科基礎。譬如:華東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


孫成高考志願專家


想高質量就業和出國留學的考生,

首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優勢特色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法學,金融學,精算學,國際經貿,商務外語,會計學,漢語國際教育,海關管理及12個特色小語種(提前錄取批)。


工程科學與技術


根據考生的成績,通常綜合院校的財經專業分數都比較高,而財經類院校的財經專業稍微能低一點,故根據成績選擇會更好。

從筆者的個人經驗來看,綜合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加全面,不論什麼專業,提供的資源和平臺都很豐富,學生時期見識和格局的培養都是高於專業轉校的,後期的發展無論是學術專業還是人緣交涉方面都是強於專業院校。

舉個例子,每個大學都會由各個學院主辦很多講座,跟本學院本專業有關,全校學生有興趣可以免費參與。綜合院校的講座就非常豐富,人文、歷史、軟件、數學、地理財經包括冷門的考古等等專業領域專家傳道受業解惑,整個四年的氛圍是綜合性的,學術的培養也是多樣化的,自然學生的培養也是全面的。

專業院校的活動也比較多樣,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和本專業有關,這個同學校的名氣和社會資源有關係,不可強求。故學生的專業多半的片面的,不過這個相對的,並非絕對。

另外,兩類學校的院系設置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絕大多數的綜合院校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稅務、工商管理等等專業會統一歸為商學院,而專業財經院校專門設置會計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分的比較細緻。

不過,善如想說的是,不管是綜合性院校還是專門的財經院校,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不幸考入其他的專業院校的財經專業可就不好了,那請進入這個大學的第一課起就努力轉專業!

就拿南京為例,南大、南審、南財的財經專業會比較好,但是其他院校,比如南工(化工最好)、南信工(氣象專業最好),河海(水利最好)、南航(航空專業最好)等等,他們的財經專業真是比較雞肋了,就像去了川菜館點大蔥燒海參,真的不咋地!


Airain


總的來說各有利弊吧,專門的財經院校雖然比較專業,但是也妨礙了學生接觸其它專業的機會,比如有時候需要一些數學知識,綜合性大學肯定比財經院校有優勢,綜合院校的財經專業性未必足夠強,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學校金融專業的實力,有人曾經統計過在證券投資領域各公司高層大學學校的排名,基本上都是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南開這樣的綜合性大學,少有專門的財經院校。

各個學校金融專業的排名也很重要,再就是以後學生的就業方向,證券投資、保險、銀行等都屬於金融細分領域,在這些細分領域中各個大學也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多瞭解一下大學細分專業排名對選擇大學更有幫助。

做證券投資工作壓力超大,心理素質往往比智力更重要,並不是誰都能做的了,淘汰率很高。銀行和保險業不太瞭解,估計壓力也不小,請謹慎選擇金融行業,風光的背後說巨大的各種壓力和艱辛。


行遠健身


這個問題如果是專業的報考老師估計就不會這麼問,因為很多財經類院校的錄取標準甚至高於綜合類大學,綜合類大學的金融專業排名遠不如一些財經類大學。

如果考慮自己升學和學術發展更長遠一下,傾向於綜合類大學。

如果職業定位精準,立志於金融專業的按專業排名順序選擇。

經歷大類金融類招生的院校優先選擇,增加一些總體方向不變的彈性調整空間。

根據孫成老師回答的內容,細化比較,逐一對應,分解,制定適合自己的填報策略。多考慮一下地域因素,就業機會更多。


王為願


金融專業是熱門專業,無論是在財經院校還是綜合性大學,所以樓主問的應該是報考稍好的財經院校金融專業,還是一般綜合性大學的金融專業,如果是較好的綜合性大學,就業應該都不會太差。本人建議報考專門的財經院校,就業時候,一般和金融相關的招聘,除了較好的綜合性大學,都會考慮到專門的財經院校,何況金融專業基本上在每個財經院校裡都是王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