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美食,你能說出多少種?

伊春美食美客


我自小就是漁民,祖輩都是。記憶裡最好吃的當然是魚,但絕對不是現在的魚,現在的魚再好吃也是調料調出來的。小時候就住在船上,喝的就是湖裡的水,吃的就是湖裡的魚蝦蟹,還有天上飛的野鴨。那時候的魚現捕現殺,就湖裡的水直接下鍋煮,就放油,鹽。煮的魚湯真比現在的牛奶都白。魚的那個鮮美無法形容!!有時候沒米了我們就拿魚當飯吃!現在去菜場看見魚也不想買,永遠沒有那種味道了!!(我美麗的家鄉,原江蘇省常州市金壇五葉鎮,物產富饒的長蕩湖,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


星空773497143402


奶奶從鄉下帶的琥珀核桃。

老家在農村,今年夏天,老家的核桃樹大豐收,奶奶在家摘了好多綠皮核桃在那兒屯著,最近陸陸續續褪光了皮,曬乾了。平時大家大多砸開吃,自己種的核桃,又是長熟後才採摘的,所以特別香。但是奶奶天生有一顆閒不住的心,看到別人的糖葫蘆,所以模仿著給我們做了琥珀核桃,有人出錢買,50一斤奶奶不捨得賣。

核桃褪綠皮是個說慢不慢、說快不快的過程,等到核桃裂的差不多的時候,放在大太陽曬一曬,很輕易就光了。

琥珀核桃聽起來很難,實際上做法簡單。只要準備好上好的核桃,做出來一般都不會難吃,畢竟核桃本身就是美味又營養的食物。

琥珀核桃

準備好核桃仁

用熱水泡一會撈出,經過開水泡,核桃仁的皮會容易脫落。

泡過水的核桃,雙手輕輕一搓,就能輕易地把外皮搓掉。

食用油入鍋燒至130攝氏度左右,剛冒青煙時,將核桃仁放入鍋內油炸;

炸好後撈出,晾一晾,控控油,這樣做好後不會太油膩。

鍋裡倒入清水和白糖,等煮開後慢慢攪拌,煮至糖色泡沫濃粘時,將核桃仁倒入輕翻勻上糖色。

核桃仁熟後,撈出攤開,撒上芝麻,冷卻後便可食用。

做好的琥珀核桃,色似琥珀,香酥脆甜,甜、酥、香、脆,具有桃仁的濃郁香味,醇厚、甘爽。

不過因為是油炸的東西,所以吃多了還是會上火的,但不怕。農村是個神奇的地方,自給自足,奶奶在秋天時還專門刨了黃花苗,也就是蒲公英,擇乾淨晾乾,冬天用來泡水喝,特別下火。

做法可能不是特別正宗,但是說到記憶中的美食,非他莫屬。


食材大搜羅


忘不了的美食~二民院大盤雞

原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北方民族大學),位於寧夏銀川市西夏區。我的母校,2001年至2005在此度過四年的時光,這個地方令我最懷念的美食就是二民院大盤雞。二民院大盤雞是一個總稱,當時在二民院老大門的北面聚焦著好幾家大盤雞店,都很美味,有個有不同。主要有青青大盤雞,老田大盤雞,祁家大盤雞等。有清真店,有漢餐店。選料都很優質,本地笨雞,寧夏特有的土豆(沙地土豆),洋蔥,青椒等,後來有的還在裡面加入了粉帶。雞肉和土豆吃差不都後加入拉條子,回味無窮,想想就留口水。學生年代的我們,囊中羞澀,大盤雞就成為我們各種聚會的首選。同樣,二民院大盤雞也名聲遠揚,銀川市其它地方的人群也經常到這裡來這裡品嚐美味。

夢中的母校,留口水的大盤雞,我們改日再相見。



三門峽崤函凡人


在我的記憶裡, 最讓我難忘的一道美食,一定是奶奶煮的醬油水巴浪魚。小時候因為爸媽工作的原因,一直都生活在外地。只有到學校放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回到奶奶的身邊。奶奶每天從菜場買回最新鮮的巴浪魚。在一個小煤爐上支一個小鐵鍋。巴浪魚放在小鐵鍋裡煎的兩面金黃,淋入醬油.水,放入糖和鹽進行調味。其他的事就交給時間了。記憶中的奶奶拿著一把蒲扇,一刻也沒有離開小煤爐。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小火煨制,巴浪魚吸收了醬油和糖的味道,又釋放出魚本身的鮮甜。僅靠湯汁拌著米飯我就吃了好幾碗,最後才很有儀式感的單獨把魚吃掉。奶奶走了以後我也試了做這道菜,可完全不是記憶中的味道。我以為是爐灶的原因,也去買了一個小煤爐,最後還是不行。現在我也為人父母了,我才明白奶奶在那道菜裡還放了什麼?


阿菜隨拍


小時候每當家裡來親戚,奶奶總是在院子裡用磚頭支起個鐵鏊子,用麥秸燒火攤上一摞子大餅,頓時一股混雜著麥子清香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要是再拿餅捲上炒的笨雞蛋,那真是美的沒誰了。





可惜現在再也吃不到那時的味道了。


神仙也瘋狂


琉璃地瓜

小時候,每逢鄰里有喜宴,整個村子的人都聚在一起共同慶祝。作為小孩子的我,“吃”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最難忘的。如果說我最喜歡吃什麼,最忘不了什麼的話,那一定就是琉璃地瓜。

鬆軟香甜的地瓜上裹著一層閃亮閃亮的糖,每當琉璃地瓜被端上桌,一定會被一搶而光。現在一提到琉璃地瓜還會流口水(不過我控制住了,沒有讓口水淌出來)。

所以說,我最忘不了的美食是琉璃地瓜。


看熱鬧的小吃貨


其實美食特別多,但記憶猶新特別有感覺和回憶的美食 卻沒有幾個,下面我就說說我記憶的美食 忘不了的

1.魚香肉絲 17 8歲那時候去飯店必點,那個年代12塊錢一大盤。

2.三毛錢的羊肉串 以前小時候進城裡 每次必吃幾串羊肉串 3毛一串 鐵籤子的 現在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3.拔絲土豆 小時候農村坐席 這道菜都是小朋友最愛 每次都吃的甜嘴巴舌。

現在長大了 再好吃的也吃過,也嘗過,但是永遠找不到那種忘不了的味道。



不知名的大米哥


大學食堂的飯菜 1.麻辣香鍋,老闆炒出來的香鍋,又麻又辣配一碗大米飯,味道好極了,那時候吃還不敢點葷菜,全點素菜。每個月生活費有限,不允許我們天天吃好吃的。2.砂鍋手擀麵。七塊錢吃慢慢一大鍋,還有好多配菜。現在想想好想回去吃啊

3.食堂的早飯,兩個梅菜扣肉包子,再配一杯粥。這個吃飯已經很完美了在當時,每月生活費都很緊張我們還能吃這麼好,多虧了大學食堂的飯菜便宜啊。現在已經畢業好久了 閒暇時和朋友們聊起食堂飯菜,我們還是很想念的 即便宜又好吃。


小胖和二哈vlog


70後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是越來越遙遠了,唯有小時候那些味道仍深深的印在腦海裡。今天說的是兒時記憶裡最普通的一種食物,我們家鄉話叫鍋巴粥。那種樸實的粥香,和現在飯店裡的各種美食是絕然不同的味道。

用臉盆淘米,把米放進農村大柴火灶鍋裡,加水沒過米,蓋上鍋蓋,加柴火煮開至米粒將近開花。找來竹篾藍子擱在盆上,將鍋裡煮開的米和湯盛到竹蔑藍子裡,將米和湯分離。再將藍子的米飯倒進鍋裡,將米飯堆成金字塔形,並用筷子在飯堆上扦上些氣眼,沿米飯堆在鍋沿上淋一圈水。蓋好鍋蓋,小火燜飯。不一會,看到大氣上來,撤了火再捂一會,飯差不多就好了。揭開鍋蓋,飯香四溢。

用鍋鏟把米飯盛起,鍋底是一層金黃的鍋巴。再將先前瀝米飯的米湯倒進鍋中,加大火煮開,這就是正宗的柴火灶鍋巴粥。

兒時的每個夏天,我都最愛吃這種鍋巴粥,一碗下肚,唇齒留香,至今難忘。


林一看看


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出了名的川菜,它以麻、辣、鮮、香、嫩等口味融為一體而著稱。麻婆豆腐吃起來特別下飯

魚香肉絲:魚香肉絲,名氣是特別大的,雖然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但是卻能做出正宗的魚香味。魚香肉絲的搭配食材很多樣化,並且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愛吃這道菜

辣椒小炒肉:辣椒小炒肉吃起來香甜可口,也是許多人們下飯館最愛點的一道菜,有的地方也叫農家小炒肉,它的特點就是肉片吃起來香嫩可口,不老不柴,辣椒炒又幹又香,吃起來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