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樑、盧象升、李定國、孫傳庭誰才是明末的擎天柱?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四個人中,還是李定國的作用最大。

李成梁

李成梁時代鎮守遼東,然而當時女真人已經形成氣候,有了二三百萬的大族群,各部落軍隊總數也有20萬以上。

這種情況下,李成梁的實力已經不足以阻擋女真的統一。當然,他也無法消滅女真這個從元代開始就盤踞東北的群體。

所以,有人說李成梁養寇為重,並不是這樣,只是他無可奈何而已。

很多人認為小說三國演義裡面只動動嘴唇,可以讓一個國家滅亡。

其實,這種事只是在小說中,一個民族和一個軍隊的領袖,尤其像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這種人,都是身經百戰、百鍊成鋼的政治家、軍事家。即便他們沒有文化,想要忽悠他們是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的。

所以,李成梁雖坐視女真壯大,其實也是無可奈何而已。

話雖如此,李成梁同女真壯大有一定的關係,必須承擔連帶責任,所以他不算什麼名將。

孫傳庭

孫傳庭本來功勞非常大,連續剿滅大明內部的農民軍,穩定大明國內局勢,應該是4個人之首。

可是,孫傳庭在最後同李自成的戰略決戰中,明知道自己的後勤補給無法維持深入敵境的持續作戰。然而,他架不住不懂軍事的皇帝崇禎催促,竟然還是率領大明關內幾乎全部精銳10萬大軍出戰。

結果還沒有和李自成主力對決,在路上就出現嚴重的軍糧問題,不戰自潰,只能撤退。

李自成尾隨追擊,殺死明軍4萬多人,剩下的實力已經不足以和闖軍對抗,最終崩盤。

孫傳庭也戰死。

這說明,孫傳庭並不是真正優秀的將領,明知道要敗為什麼還要打呢?

這豈不是毀掉國家的未來嗎?

盧象升

盧象升的功勞主要是鎮壓農民軍,曾經擊潰高迎祥幾十萬大軍。

然而最後盧象升同滿清在河北決戰時,手下竟然只有5000人。

雖然盧象升忠誠於大明,率部死戰到全軍覆沒,但對於戰局不會有什麼改變,起到的作用很微小。

當然,盧象升寧死不屈,作戰到最後一刻,是軍人的模範。

李定國

李定國才是真正的最後希望,明末的擎天柱。

李定國延長了南明10多年的陽壽。

從李定國平定雲南開始,勢如破竹。

永曆六年,迎永曆帝入貴州,李定國率東路軍東出湖南北伐,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直趨桂林,大敗清軍,取得桂林大捷,俘虜叛臣原慶國公陳邦傅、清廣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張星光,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1],大西軍收復廣西;然後北上大戰湖南衡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陣斬清敬謹親王尼堪,取得衡陽大捷,盡復湖南。一時天下震動,西南抗清戰局也被扭轉。

雖然稍後孫可望叛變以及作戰連續不利,然而李定國在主力損失殆盡情況下,仍然苦苦堅持作戰到1662年,當時永曆皇帝已經殉國。

可以說,如果沒有李定國,南明哪裡還能夠堅持十多年,早在永曆六年就滅亡了。


薩沙


明朝末年,能稱得上是“擎天一柱”者,孫承宗勉強算一個。至於李定國,孫傳庭,盧象升,李成梁之流,和這個評價壓根沾不著邊兒。

李成梁,實質上是遼東一方軍閥。李氏一系的將領自萬曆朝開始,便壟斷了遼東地區的大部分力量,李成梁和他的兒子,以及他的家奴祖承訓,祖承訓的後代祖大壽。李成梁駐守遼東之時,麾下的部隊已經不是明朝的國家軍隊。因為衛所制與軍戶制度,到了明朝末期,正規軍 的戰鬥力已經慘不忍睹,但凡有點戰鬥力的軍隊,都是將領自己招募組建,包括大名鼎鼎的“戚家軍”,本質上來說屬於戚繼光的私人軍隊。

李成梁獨霸一方,朝廷基本上拿他沒辦法,因為私人軍隊打仗的確猛,朝廷需要李成梁鎮守在遼東。李成梁利用遼東族群複雜的情況,不斷挑撥各個民族部落之間的關係,使之相互仇殺,以達到制衡的目的。但最終李成梁還是玩脫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與父親塔克世受李成梁委託,去勸降阿臺,結果被李成梁陰了,遭到屠戮。努爾哈赤和明朝的樑子,徹底結下了。在一定程度上,李成梁造就了明朝的掘墓人努爾哈赤。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成梁才是明朝真正的掘墓人。

至於孫傳庭和盧象升,雖然是一時豪傑,但終究無法起到擎天柱 的作用。或者更確切地說,他們只是大局的參與者而非決定者。很簡單的一點,他們的咖位不夠大。

李定國,確切而言根本算不上是明朝人。因為當時的所謂明朝,已經沒有穩固的的地盤作為根基,更沒有一個全國性的政權(李定國保永曆政權,而鄭成功則與朱以海結成聯盟),按照一般標準而言,當時已經處於清朝時期,永曆政權不過是殘餘力量而已。既然大明都已經亡國,何談“明朝的南天一柱”?李定國不過是依託南方的地形,與清軍相持一段時間而已,等到清軍集中力量對付他之時,李定國便開始吃癟。更為諷刺的是李定國號稱抗清,保衛明朝,然而當南明的永曆皇帝逃到緬甸之時,李定國居然無力去營救,可見其“戰功”的水分之大。

最後是孫承宗。孫承宗雖然最終沒有能阻止明朝滅亡,但他構築的關寧錦防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後金(清)的擴張態勢,即使此舉加重了國內的矛盾和財政危機。但若沒有孫承宗構築詞條防線,清軍估計提前三四年便能殺入關內(雖然圍攻過北京城不少次,但都沒有能實際威脅明朝統治),統一中原。從這個角度而言,孫承宗可謂是明朝能苟延殘喘到1644年的絕對功臣。


庭州行者


這四個軍事能力都不錯,所以比較四人誰對大明江山更為重要必須全面對比。

對比軍事能力李成梁,李定國,羅象升,孫傳庭這樣排名合理,李成梁是與蒙古人,女真人人這些猛人砍出來的戰績很牛,李定國也很牛,屢敗清軍二滅清王這不是蓋的,羅象升,孫傳庭戰績主要是對農民軍,所以要向後排點,但這四人都是統兵的良將。

對比政治眼光應該是盧象升,孫傳庭這二人教強,李定國打仗可以政治能力較差,擊敗孫可望後不能有效團結孫可望殘留下的班子,也不能組合好大明殘餘力量抗清的統一戰線,李成梁就是一個短視的軍閥,毫無政治眼光,只顧自己的利益,努爾哈赤就是在他手上發展起來的。

說對大明的忠心,盧象升第一,他不計個人得失,為大明流盡最後一滴血,李定國雖前邊隨張獻忠造反,但降南明後一直對大明忠心耿耿,哪怕處於劣境也心繫朝庭,至死不降清,孫傳庭對大明是忠誠的,可惜崇禎並不信任他,並間接的害死了他,李成梁雖然表面上忠於大明,'但更忠於自己的利益,私心太重,養虎為患,至滿清養大為患大明。

這四人綜合排名我認為羅象升第一,李定國第二,孫傳庭第三,李成梁最後。


戰神0073353130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盧象升和李成梁肯定不是。尤其是李成梁,多少都要對努爾哈赤的崛起付有很大的責任。

而盧象升也是早在1639年清軍第五次入關時便戰死了。雖是一代將才但其功績和實力還是難挑大樑。


那麼明朝的擎天柱究竟是孫傳庭還是李定國呢?

《明史》雲:“傳庭死,則明亡矣。”可見清代的文人對孫傳庭的重視程度(當然,清政府為了自己的正統地位並不承認南明的合法性),也的確,孫傳庭是當時為數不多可以同李自成較量的明軍。

可以說如果不是崇禎催促孫傳庭出兵,歷史會有怎樣的結局還真是不好說。不過當時的明政府已經瀕臨破產,雖然孫傳庭在陝西可以一定程度上靠當地養軍,不過還是需要朝廷提供不少糧款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又是個閉塞的圈子,讓人跳不出去。

相比之下,李定國的自由性則要高出不少。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臣子,但很明顯,李定國可以自己決定很多事情,反倒是永曆皇帝要依附於他。


便看明清戰爭史,如果不是李定國在西南多次大破清軍,南明怕是在1652年就要被大清給滅了。

在大西餘部歸順南明之後,李定國先後發動靖州大捷和桂林大捷,成功收復廣西全境和湖南大部,還殺掉了大清親王孔有德。

可以說如果不是後來孫可望嫉妒李定國還想當皇帝,李定國還真有希望光復大明。畢竟在最後南明即將傾覆之際,李定國仍能慘勝吳三桂帶領的八旗軍,而在其鼎盛之際,曾一度嚇得順治想離開北京。


可以說李定國是有希望挽救大明江山的那個男人,但是明末錯綜複雜的內部鬥爭,卻一次次的送走了這些機會。


火器工坊


在我看來,這幾個人都不是擎天柱式的人物,但要非選一個的話,那我選盧象升,他是大明朝的忠臣,並且能征慣戰,經驗豐富,可以不受重視,還被同僚排擠,明朝的人才不少,可以君主不善用之,要不大明不會滅亡,真正的警天柱式的人物是袁崇煥,可以被誣陷,後凌遲處死,也許袁崇煥不死,大明朝不會滅亡。


我是星星之火


明末若有擎天柱——明朝就不會滅亡,崇禎帝就不會找個歪脖子樹上吊

況且李成梁不能算明末人物,李成梁時期,後金都沒有崛起,萬曆年間還不能算明末。真正算明末的只能是天啟和崇禎兩朝。

天啟朝的名將有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崇禎朝名將有(不重複):盧象升、孫傳庭、吳三桂、丁啟睿、洪承疇、左良玉、高傑、劉澤清、秦良玉、曹文詔。

哈佛大學出版的1415年明朝地圖

天啟朝名將

1、熊廷弼。熊廷弼是薩爾滸之戰後首個採取遼東戰略防守的將領,以要地防守為主、遊騎騷擾為輔的策略。其後的孫承宗、袁崇煥策略基本是採取和熊廷弼一致的城守策略。

熊廷弼的失敗在於:1、沒有得到統一遼東事務授權,受到牽制;2、人際關係太差,沒有得到朝廷的支持。

2、孫承宗。孫承宗主要作用是固守遼西,修建寧錦防線;改革遼東軍事體制,大規模練兵,提拔袁崇煥等將領。孫承宗以帝師身份,得到明熹宗的信任,得以一統遼東事權,這是孫承宗比熊廷弼成功的原因。

但孫承宗在遼東的軍事改革,得罪了很多利益相關者,因此明熹宗不得不在壓力太大下,讓孫承宗退休。孫承宗和李邦華的軍事改革,都是提高明軍戰鬥力的方法,只是沒有能夠抗住壓力都因此下臺。

3、袁崇煥。袁崇煥在崇禎上臺初年時,得到的授權是明末最高的——一統遼東、登萊、天津、東江等實務,統一掌控各地的軍權(包括殺毛文龍以獲取軍權)。在袁崇煥一統軍權,高度改革兵制和俸祿時,本來就是實現熊廷弼的“三方佈置策”的最佳時機,收復遼東半島,直逼瀋陽,是毫無問題的,但崇禎帝卻因為皇太極征服察哈爾得以進入中原而斬殺救援有功的袁崇煥,導致從熊廷弼、孫承宗一直以來的形成的高度授權、兵制改革、配合作戰的局勢完全消失。

1582年明朝疆域

崇禎朝名將

1、盧象升。盧象升以勇戰聞名,但策略上就沒有太大的表現。盧象升的天雄軍是以親友、同鄉組成的,和清末曾國藩的湘軍是一樣的,只是沒有得到曾國藩一樣的機會,也沒有曾國藩老練的人情關係。

2、孫傳庭。鬱郁不得志,可以用來描述孫傳庭。擊敗高迎祥、李自成後,就在準備永久性消除李自成時,卻被堅決不同意議和的崇禎帝調去防守北京,給了李自成生天之路;隨後李自成在河南時,孫傳庭本來想要固守,卻被崇禎帝催逼出戰,最後因為天氣問題導致糧餉問題退軍而敗。

3、吳三桂。雖然吳三桂有引清兵入關的說法,但吳三桂在明末更多是作為孫承宗、袁崇煥軍事改革的代表成果。

4、洪承疇。洪承疇以數百家丁起兵連戰克捷,更以殺降聞名。洪承疇在鎮壓農民軍上採取的是步步為營的圍剿策略,只殺不撫,如果李自成、張獻忠碰到洪承疇,所謂的詐降只有死路一條。

在松錦之戰時,洪承疇依然是採取步步為營的戰術,意圖通過雙方的消耗戰,來達到擊敗皇太極的目的,只是洪承疇的消耗戰術被明朝朝廷拒絕。


總的來說,在明末只有三人具有戰略上的影響:熊廷弼——屯田、城防、重用當地人;孫承宗——統一事權、改革軍制、提拔將領、修建防線;袁崇煥——一統渤海灣各地兵權,改革兵制。

其他遼東將領基本上都是在3人的策略上進行修補和發揮。中原內地的將領,盧象升有勇無謀,孫傳庭和熊廷弼一樣被牽制不能發揮,洪承疇步步為營並不新鮮但很實用。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這些人都是明朝的擎天柱。可惜了,華夏就是這樣,衛國的沒一個好報。從岳飛、于謙到彭總,都是這樣。應了民間一句老話:牛打江山馬坐殿,王八猴子得江山,這就是宿命!


征途科教


孫傳庭,他沉穩煉達,眼光獨到,深謀遠慮。


老頑童九姑娘


孫傳庭亡,大明徹底無將可以抵禦流民,袁崇煥亡,大明徹底無良將抵禦後金!李定國只是南明流亡政府的支柱,對於明亡沒有決定性作用!


金微大都護


這四人都不是,這四人都只是帥才,卻不是總攬全局的宰輔。明末是多了一個剛愎自用的皇帝,少了一位總攬全局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