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真的是朱棣的親生父親嗎?

歷史的荒野


在網上經常流傳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朱棣是元順帝的兒子,朱元璋被戴綠帽子,這件事情雖然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興起的,但是在網上確實有這種說法,小編將這種說法定義為民間謠言。接下來咱們先看看這個民間謠言是怎麼說的。

朱元璋在將元順帝趕出皇宮是,順道接手了元順帝出逃時無法帶走的美人,在這些美人中朱元璋最喜歡的是一個來自高麗的美人,朱元璋對這個美人甚是寵愛,於是在不久之後這個美人就懷孕了。但是不幸的是,這位美人似乎身體有些問題,在懷胎7月的時候就早產了。而這個早產兒就是朱棣。因為這個美人早產,所以就有人懷疑朱棣真正的生父是元順帝,並非朱元璋。

上面這個小故事就是網上流傳甚廣的關於朱棣的身世故事。這個小故事可以說是漏洞百出,小編雖然不知道這個小故事是憑什麼,讓很多人相信的,但是小編看著這種漏洞頗多的故事就手癢癢,所以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小故事的漏洞。

漏洞一:懷孕

小編不知道古代的中醫是不是這樣,據小編了解,現代的中醫,只有在孕婦懷孕四周以上才能確診,這個孕婦是否懷孕。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事,女子在懷孕三個月之後才能行房事,也就說,如果這個高麗女子在懷孕之後與朱元璋雲雨的話,那她的孩子,很有可能保不住,在行房事時就已經掉了。最關鍵的是,這個高麗女子如果是在胎懷穩的時候跟朱元璋行房事,這個孩子出生的時間也不對,應該是在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生下寶寶了。所謂的懷胎十月,這個十月只是一個虛數,一般情況下滿九個月之後,就會生出寶寶。當然也有人是十個月才生下寶寶,不過這個比較少而已。

漏洞二:時間

上面這個故事中漏洞最大的就是時間問題。在正史中,朱棣出生的時間是,1360年5月2日,最關鍵的是,朱棣是在應天府出生的,也就是現在的南京。朱棣之所以會在後來被朱元璋封為燕王,也是因為朱棣的出生地的原因。而朱元璋攻破元大都(元朝的首都,也就是現在的背景)的時間是1368年的閏七月。按照正史上的時間來算,這個時候朱棣已經八歲了。

漏洞三:生母

關於朱棣生母這件事情,歷史上也說的非常的玄乎,據《國史異考》、《三垣筆記》記載,朱棣的生母應該是碽妃。但是朱棣的在登基之後,並不承認這個碽妃是他的生母,而是將自己改為馬皇后的兒子。據說,朱棣在這樣的做法,只是為了證實自己上位的正統性。由於,記載朱棣生平的史書《南京太常寺志》,被主管禮儀的機構太常寺不小心遺失,這件事情,成為了永遠的謎題。

不過,現在能確定的是,這個碽妃確實在歷史上存在過。但由於這個人不怎麼出名,所以在歷史上碽妃的生卒年份都不明,身份來歷也不明,(只是有史料提起過碽妃來自高麗,但是否真實就不知道了),生平事蹟不明。也就說,朱元璋確實有一個叫碽妃的妃子,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並不能確定這個人是否真的是朱棣的生母。

以上三點,就是小編對民間謠言,朱棣和元順帝之間的‘父子’關係的分析。綜上所述,以及種種史料,科學證據(孕婦)表明,朱棣和元順帝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不靠譜的歷史研究者


元順帝是朱棣親生父親的說法,主要源於野史,尤其是女真人和蒙古人編纂的野史。

據說朱元璋鼎定應天府以後,派徐達進攻大都。徐達攻入大都以後,元順帝已經逃遁,留下了一大堆嬪妃和宮女。後來,朱元璋親臨元順帝的皇宮巡視,被一名美麗的順帝遺妃所傾倒,便將其霸佔,納入後宮。

這名元順帝的遺妃是洪吉喇氏,蒙古人,為元順帝最寵愛的妃嬪之一。元順帝北逃時,由於太過倉惶,沒有將她帶走,才落到了朱元璋的手上。後來,朱元璋臨幸了這名妃子,並生下了朱棣。



不過,在徐達進攻大都以前,洪吉喇氏已經懷了元順帝的孩子,當朱元璋霸佔洪吉喇氏之時,她已經有了數月的身孕。因此,洪吉喇氏後來生下的朱棣,就自然是元順帝的兒子了。

這就是朱棣是元順帝遺腹子的由來。

然而,野史歸野史,朱棣真的是元順帝的兒子嗎?當然不是!徐達1367年才攻入大都,但是朱棣卻早在1360年就出生了。1360年是什麼時候?是朱元璋還在和陳友諒廝殺的時候。當時朱元璋還只是元末眾多義軍中的一支,連中原都沒有進入,如何能夠得到元順帝的妃子?

但是,有人說,朱棣的年齡可以改啊,為了隱瞞生世,改大幾歲又何妨?是的,朱棣的年齡的確可以改,生母也可以改,比如朱棣就被懷疑篡改了馬皇后為生母。雖然如此,朱棣篡改年齡卻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朱棣在1370年就被封為燕王,和眾多兄弟駐鳳陽。如果朱棣是元順帝的遺腹子,那麼朱棣出生的時候最早也在1368年,1370年的時候,朱棣不過才2歲,怎麼可能被安置到鳳陽?而且,朱棣1376年就被單獨派到北平就藩,如果朱棣1368年生,就藩的時候才9歲,這顯然就不合情理了。

因此,元順帝是朱棣的生父,完全就是胡編亂造。


正史的記載是清清楚楚的,朱棣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360年),生於南京應天府,父為朱元璋無疑。

說朱棣是元順帝后裔,其實無外乎是元朝遺民的自我安慰。當然,朱棣除了被傳為元順帝的遺腹子以外,也有傳言說朱棣是陳友諒的遺腹子。可嘆,朱元璋作為歷史上少有的雄主,一向以正身律己著稱,何時有霸佔他人嬪妃的嗜好?而且是專霸有孕之妃?


蘇綻


明成祖朱棣除了靖難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成了皇帝之外,他的身世成謎,各種傳言滿天飛。朱棣自稱是朱元璋馬皇后的兒子,但世人都不信,有傳言說元順帝才是朱棣的親生母親。那麼,元順帝真的是明成祖朱棣的親生父親嗎,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言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秘密。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為了表明自己皇位的正統性,自稱是朱元璋馬皇后的兒子,並篡改了相關的實錄、宗譜玉牒等檔案。後世的學者找到了大量的證據,證明朱棣並非是馬皇后所生,但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證明朱棣的親生母親是誰。正是明成祖朱棣篡改身世的行為,造就了自己的身世之謎。進而,民間也有了很多傳言,甚至有了元順帝是明成祖朱棣的親生父親的傳言。

在傳言中,明軍進逼北京城,元順帝見大事不妙,就逃回了蒙古草原。朱元璋攻佔北京城,俘獲了元順帝的後宮妃嬪,其中就包括朱棣的生母。此時,朱棣的生母已經懷了元順帝的兒子,但被朱元璋接收了,成了接盤俠。因朱元璋知道朱棣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因此一直就不讓他繼位,而選擇了皇長孫朱允炆。

乍一看,感覺這傳言還真是那回事,貌似有幾分道理。實際上,我們深究起來,根據可靠的史料對比,就發現這個傳言是根本站不住腳的。根據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出生於1360年,而朱元璋攻佔元大都的時間是1368年。即使此時,朱元璋真的將元順帝的後宮妃嬪納為己有,但朱棣不可能還在那個妃嬪的肚子裡。當時,朱棣已經8歲了。因此,元順帝是明成祖朱棣親生父親的傳言不足為信。

實際上,在早期,朱元璋對他這些兒子們並不上心。在朱棣7歲之前,一直都沒有名字。在朱棣7兄弟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正在跟陳友諒打仗,軍情緊急,他甚至對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直到1367年,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這才想起來給自己的7個兒子起名字,這時候已經7歲的朱棣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

後來,在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之所以不肯將皇位傳給能力突出的朱棣,並不是他不喜歡朱棣,而是他堅持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因。至於元順帝是明成祖朱棣的親生父親的傳言純屬無稽之談,朱棣肯定是朱元璋的種,至於他的生母到底是誰,就需要進一步的探索了!


密探零零發


為了黑我大漢文明,無所不用其極了。

這是個什麼樣的心裡,辨不過,從他的身份上造謠。魯迅先生曾經怒罵過這樣的人,阿Q精神勝利法。此法傳自辮子鬼,到民國時期其影響還在。

不想過去了幾十年,新中國數十年了。此法竟再次死灰復燃,果然不負辮子傳承。黑點歷史吧,一直都被別人罵,還辨不過,誰叫他們的祖宗一件好事沒幹過,想改都無從下手。

好吧,還是很費了一番心思,從歷史上黑不了大漢文明,他們可以造謠啊。畢竟他們的祖宗造謠生事都幾百年了,還是有優良傳統的,歪曲事實,都是一把好手。就像當初康麻子說張獻忠殺四川,乾隆說袁崇煥是明朝忠臣。嗯,現在更可以造謠,反正造謠不犯法。總之,這群人為了攪渾歷史的這潭水,什麼方法都用上了。比如,岳飛背後刻的什麼字,造謠了。要我說,刻的是操 你 老 母。一群人渣。邱少雲烈士不可能在烈火中一動不動,這違反生物學。違反你 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永樂大帝從來沒說過他是馬皇后嫡出的,此其一,永樂大帝生母高麗族女子,是洪武大帝的戰利品。在古代,以父系為尊的時候,女子作為附屬品這個很正常。永樂帝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雖非嫡出,也得到洪武帝喜愛,將國門重地託付。若非建文帝無能,削藩,永樂帝也不會打到南京去。雖上臺有點多事,但是不能掩蓋永樂大帝的無敵光彩。

這個網上,真正的是狂犬吠天。辮子狗和漢軍旗狗,當然,還有外國血統狗,還有混血狗,仔細一算,難怪狗市火爆。


堇行小築


先上結論,朱棣沒可能是元順帝的兒子,一點點可能性都沒有。那我是有什麼證據嗎,否則為什麼我可以這麼果斷呢?

我當然有證據,首先,我們要意識到一個問題。人這種生物必須要十月懷胎或者九月懷胎的,這是一個大前提,其次,我們要認識到在古代,交通工具沒有今天這麼發達,這是一個大線索,最後,我們要想明白,朱元璋他的確是開局一條狗都沒有裝備全靠撿,而不是滿級出生,剛會走路就虎軀一震,滿天神佛來保佑的。

好了,我們先來看第一條,朱棣作為一個人類,他不可能超出人類生理極限,也就意味著,朱棣被懷上的時間是有跡可循的,朱棣是大元至正二十年五月出生的,所以說,他被懷的時間一定是大元至正十九年,這一點幾乎毫無疑問,至於是七月還是八月,其實無關緊要,那的確不重要。

可能有人表示不理解,憑什麼就知道朱棣是大元至正二十年出身的啊,這我就可以解釋一下了,因為正史就是這麼說的,包括野史也基本上是認可這個時間段的,百度百科也是認可這個時間的,所以,朱棣他就是至正二十年出生的,沒有異議。

我們知道了這個重要條件後,再來看下一個要點: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夠發達,人力有限,很多聰明的古代人喜歡使用畜牲的力氣,但這,依舊比不上現代社會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尤其強調,遠遠比不上。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大線索,因為這個線索是許多現代習慣於風馳電掣的交通工具造謠的人所忽視的,這個線索看似滑稽可笑,待會兒就會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來看最後一條,朱元璋他是一個乞丐起家的,堪稱噩夢模式的皇帝之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皇位,他的皇帝之路,撒滿了淚水汗水與鮮血,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總覺得朱元璋的皇位是白撿到手的,這是不講道理的荒謬言論,不說朱元璋是一步步走上皇帝這個位子的,就連將軍這種位子也是朱元璋一刀一槍搏出來的,至於元帥什麼的,都是朱元璋自己努力的結果。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在幹嘛?喝著咖啡翹著二郎腿的過好日子嗎,當然不是,恰恰相反,朱元璋正在生死存亡關頭——與生死仇敵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反元夥伴的陳友諒正在互毆呢,在哪裡互毆呢?當然是在南方互毆啊,不然呢,跑北方去觀光嗎?而且當時周邊還有張士誠等義軍首領虎視眈眈,也就是說朱元璋他的活動範圍始終被固定在黃河以南。

朱元璋要是知道日後他有一個順帝遺腹子朱棣的傳說必然會大為摸不著頭腦,心裡想,造謠的人怕是瘋了吧,朕那會兒,就是至正十九年還在南方打生打死,吃了上頓沒下頓,至正二十年,有老婆懷了朱棣,怎麼還能和元順帝扯上關係的?難道朕坐了高鐵或者飛機,打仗空閒時間還跑到大都(北京)去和元順帝的老婆發生一點故事?

這當然不可能,所以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絕無可能是元順帝的遺腹子,人家是確確實實的洪武子孫,根正苗紅的那種。


無筆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他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十七日(5月2日)降生在應天府(今南京)。據說他出生之時天象異常,頗有能人之相。雖然這有悖科學,但他後來的經歷確實富有傳奇色彩。他從小天資聰穎,十歲便受封為王。明朝初建,屢立軍功。靖難之役,奪得皇位。在位期間,遷國都、設內閣、徵蒙古、護邊疆、修《永樂大典》、加強中外交往,將靖難之後的瘡痍局面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儘管如此,他也有許多令世人詬病的地方,首先他的皇位來得不正當;其次他很好地繼承了朱元璋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品行,致使整個朝堂充滿殺戮;再者他的身世撲朔迷離,不少人竟傳言他是元順帝之子。前兩點筆者不與否認,但說朱棣的生父是元順帝簡直是無稽之談。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證明朱棣和元順帝沒關係,還得從朱棣的生母說起。關於這一點,目前有三種說法:一是《明實錄》、《明史》等正史中明明白白地記錄著“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二是明朝官方檔案《南太常寺志》中提出“懿文皇太子及秦、晉二王皆李氏所生,成祖則碽妃生”。三是說當年明軍進攻大都,元順帝攜帶嬪妃倉皇而逃,由於有一蒙古妃子身懷七甲,不便行走,於是被遺棄宮中。後來朱元璋被此妃子的容顏所動,不僅將她冊封為妃,還讓她順利地生下腹中胎兒,即朱棣。

目前我國學術界較為認可第二種說法,即成祖乃碽妃生。排除說法一是因為朱棣在稱帝后曾多次對《明實錄》等官方史料進行修改。一些專家猜測:朱棣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奪皇位乃正當行為,故命史官將其身份改為嫡子。儘管只是猜測,但這一動機確實耐人尋味。至於說法三,根本就經不起考究。

首先明軍進攻大都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閏七月,上文筆者提到朱棣生於至正二十年(1360)。如此算來,元順帝逃跑之時朱棣已是一個活潑亂跳的八歲稚童。更何況朱元璋根本不是輕浮之人,而且他向來嫉惡如仇,怎會替別人養孩子?不將敵人孩子千刀萬剮就不錯了,又怎會封他為王?其次當年靖難之役,朱棣是靠親近百姓、士兵才取得勝利。若他真是元順帝之子,那建文帝完全可以憑藉這點來毀壞朱棣的形象,從而打敗他。然而這種可能並沒有在歷史上出現。另外以我們現代遺傳學的角度看,朱棣是朱元璋眾多孩子中與他秉性最像的一個。他們如出一轍地生性多疑、手段強硬、殺人不眨眼。

近現代人們之所以更傾向於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是因為明末大臣錢謙益、李清利曾在元旦祭祀明孝陵時,藉機打開孝陵的寢宮,竟發現宮內佈局和《南太常寺志》的記載一模一樣。這大大提高了《南太常寺志》的可信度,不過此史料中對於太子朱標及秦、晉二王的記載還是令人質疑。實際上朱棣生母至今都是一個謎,或許他乃碽妃生,但因碽妃得罪朱元璋被賜以鐵裙之刑,故過繼給馬皇后;或許他篡改出身,以嫡子的名義傳檄天下;但可以肯定是,他和元順帝八竿子搭不上邊,沒有任何關係。


鄧海春


元順帝當然不是朱棣的父親。

明成祖朱棣的生父是朱元璋,生母是高麗人碽妃。當然,關於明成祖乃元順帝之子的說法,其實早在明朝時就出現了。

例如,清初學者劉獻廷的《廣陽雜記》,就提到一條明朝的遺老講述的故事:

明成祖非馬後子也。其母甕氏,蒙古人,以其為元順帝之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

這條消息的來源,《廣陽雜記》也交代了——“有司禮太監為彭恭庵言之”、“燕之故老為此說”。

由此可見,早在明朝時期就流傳著明成祖的生母是元順帝之妃的說法。

這條消息很快就演變為:元順帝之妃甕氏,在嫁給朱元璋以前,已經懷有元順帝的骨肉。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地區的故事竟然還傳到了蒙古人那裡,並被蒙古人加以改造,將朱棣附會為元順帝的兒子。

例如,17世紀的蒙古史書《黃金史綱》就提到:

元惠宗(uqaγatu qaγan)的弘吉剌皇后(qonggirad qatun)已有三月身孕,那位皇后躲到甕中而留下。漢人(kitad)稱這個翁為“缸”。

這段記載,正是蒙古人受內地謠言的影響,對朱棣身世所進行的想象。

那所謂的甕氏,就是指元順帝之妻躲在大翁裡,而她被發現時,已經懷有3個月身孕了。

總而言之,這是明朝時期內地的野史流入蒙古地區後,合力產生的謠言。



HuiNanHistory


蒙古人寫漢人的東西,幾乎沒有可信的!更何況還是野史,也就相當於今天的網帖,像草原的天兒一樣,都是一片神馬!

喜歡幹木工活的元順帝,他的蒙古名字叫做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其實,這個名字在蒙語中的意思就是"鐵鍋"。蒙古人“鐵鍋”怎麼可能搞出個純種漢人“永樂大帝”呢?



而蒙古人弄出來的《蒙古黃金史綱》卻說:徐達攻下元大都後,朱元璋看上了元順帝最寵愛的妃子翁氏。此時的翁氏早已經懷上了元順帝的孩子,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朱棣。
依據明朝正史記載:這個皇四子朱棣是太祖與高皇后馬氏所生。同時,《國榷》一書也明確記載了:大將徐達在攻破元大都後,朱棣當時已經九歲了,怎麼還可能躺在人家肚子裡?!


歷史兵說


這是《蒙古源流》裡面的說法,蒙古源流裡是這樣記載的: 漢人朱葛諾延(對朱元璋的稱呼)在25歲那年襲取了大都城,即合罕位(皇帝),自稱大明朱洪武合罕,當時元順帝的第三妃子弘吉剌氏因為身懷六甲,不能遠行,所以沒有隨著元順帝北逃,被朱葛諾延納為妃子,過了三個月誕下一名男嬰,取名朱達(朱棣)。朱達在朱葛諾延的長子死後,繼承帝位。可是朱棣出生1360年,元大都1369年才攻破的,元大都攻破的時候朱棣都十歲了,所以朱棣是元順帝兒子純屬無稽之談


vvhjhv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朱棣的親生父親是朱元璋,不是元順帝。朱棣曾經篡改歷史將自己的生母改為馬皇后,使自己的身世樸素迷離。元順帝是朱棣的親生父親是為了抹黑朱棣和朱元璋而編的無稽之談。

謠言的由來

1368年,明軍逼近北京,元順帝帶著三宮后妃和兒子們落荒而逃。根據《蒙古黃金史綱》記載,元順帝逃跑的時候,他的妃子翁吉剌氏因為有了三個月的身孕不便逃亡,便喬裝打扮留在了北京城。朱元璋見到之後驚為天人,納為妃子。翁吉剌氏將遺腹子產下,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

這個謠言很可笑,史料明確記載朱棣生於1360年,此時朱元璋正在和陳友諒打仗,明軍攻入北京的時候朱棣已經8歲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不切實際的謠言並且傳播開來呢?第一:元朝統治者失敗後不甘心,為了安慰自己傳出這麼一個謠言,企圖讓大家認為中國還是在黃金血脈(成吉思汗的後代)的統治下;第二:朱棣心狠手辣,滅方孝孺十族,部分讀書人聽說要延後流傳下來;第三:網絡時代,大家都喜歡八卦,不管有沒有依據,只要勁爆就好了。

朱棣的生母

《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朱棣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四子。雖然是官方資料,但一直被大家詬病,認為是朱棣為了嫡子的名分篡改的。《黃子澄傳》記載:周王和燕王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太祖成穆孫貴妃傳》中記載:貴妃沒有兒子,朱元璋在貴妃死後下令周王為貴妃服孝三年。並且說: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這句話代表周王是庶子,那麼和周王一母同胞的燕王也是庶子,而非馬皇后所生的嫡子。

《南京太常寺志》記載和明史專家吳晗考證:朱棣的母親是碽妃。這也是被最多人所認可的說法。但是朱棣的身世依舊是撲素迷離,到底是馬皇后所生還是碽妃所生,至今沒有定論。

謠言止於智者,希望一切謠言都可以停止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