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洋口汀州会馆

洋口汀州会馆原址在本镇下科(街区名)东端后门山麓,上坑垅口,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人字瓦顶,雕梁画栋, 翘角飞檐,木柱木壁三进两殿。四周大型长方砖围墙支撑屋檐,墙内彩绘吉祥图案壁画。大殿前设木质舞台(昔称戏台),两边是厢房,正殿中央是神龙,雄伟庄严。首任会长是洋口“仁义和”木行佬 、名流乡绅郑宗斌,在任二十多年。

在汀州会馆右边30米处,有木质结构的‘汀州义坛’,是客家人寄棺或停放尸骸、做道事场所。1955年修鹰厦铁路,此义坛、包括福州会馆门前部份和汀州会馆后部(约整个会馆四分之一部份)通通拆除。‘汀州义坛’是汀州会馆的附属建筑,其石碑历经辗转至今还完好保存,成为宝贵文物。这块石碑见证了客家人在洋口行善积德的一庄义举,是客家人为同乡行善义举的活档案。 石碑呈长方形,97cm×53cm,碑面上方右左阴镌“汀”、“州”两字,每字6cm见方,碑面正中竖排镌刻“义坛”两字,每字约40cm×15cm。碑面右边题款是:“清道光十八年仲春月吉旦”,左边是:“春秋社仝祀立”。 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00年。

洋口汀州会馆,1955年被充作洋口雨伞生产合作社工场,1958年大火焚毁,成废墟遗址闲置。

2015年,洋口镇政府与顺昌县闽北客家联谊会协商,利用汀州会馆原址及周边土地,兴起文明镇建设。其中大楼建好,镇党政重视光大客家精神,把一间房间无偿提供给顺昌县闽北客家联谊会洋口分会做弘扬客家文化之所。

洋口镇客家人发展历史悠久。中原汉人多条线路南迁入闽,洋口是其中线路上的一个经转点。形成客家民系之后,明代就有闽西客家人在洋口镇从事造纸业。接着,客家人陆续从闽西、赣南迁来定居,从事农林业、手工业、运输业、商业。至今,本镇客家人仍有3000多,约占全镇总人口的六分一,有的村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方言仍在许多村盛行。

客家人先是散居在洋口的沙墩、将军、石溪、田坪、大坪、谢坊、道坪等村场,主要是从事手工造纸,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群体产业��纸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鼎盛。当时纸厂工人、行业主管,几乎全是客家人。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洋口毛边纸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外。在东南亚诸国及日本等国家,唯标有“洋口毛边纸”印章标签的毛边纸独占市场。1976年4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我县召开全国毛边纸生产技术革新现场会,以适应印刷“毛选”四卷的需要。洋口毛边纸很大特点是:薄、白、光、防蛀、防腐、耐存。

在沙墩扎根创业者,稍有积蓄后逐步移居洋口开店经商,经营各类生产或生活资料商品,当时洋口主要街道商业店铺,大多为客家人所拥有和经营。

洋口汀州会馆,在帮助、协调客家人到洋口镇立业谋生、沟通乡情乡谊、解决生活困难等方面所作的善举好事功不可没,对促进洋口经济发展有过积极贡献。

洋口汀州会馆,对革命和抗日也有贡献。1933年红军到此开展活动时,彭德怀、毛泽民拜访过汀州会馆,汀州会馆积极支持红军开展工作,并为红军筹集经费捐款捐物。福建前省委书记项南(客家人),1938年秋始在洋口、顺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时间达两年半之久。期间也得到汀州会馆的大力支持。1949年8月,在洋口的汀州船工与闽清、福州船工共组织40余艘船只,在工会干部王德铭(客家人)和工人陈长仔带领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某部运粮支前工作。从埔上河墩装运稻谷15万斤,在洋口加工成大米后,从水路运往福州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