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生,我生”,50岁婆婆赌气生二胎,孩子出生后却无人理会

导语

很多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多几个宝宝,享受到儿孙满堂的生活。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

老人们都越发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儿媳可以生二胎,但是在年轻人眼中,养育一个孩子的负担是非常重的。所以年轻的家长们都不太有意愿,导致关于"二胎"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不在少数。

案例

小米和闺蜜聊天,表示自己最近有点苦恼。小米有个孩子今年4岁了,由于二胎政策的开放,50岁的婆婆就经常催促小米生"二胎"

但小米因为工作较忙,照顾一个孩子就够吃力了,实在没有力气再去生养再一个孩子。在婆婆无数次强烈要求后,小米一气之下就说:"你不用再说了,我说不生就不生"。

婆婆非常生气便说:"你不生,我自己生"。起初小米以为婆婆只是开玩笑,没想到几个月后拿了怀孕确认书。

小米夫妇都劝说婆婆不要冲动,高龄产子是有很大风险的,可婆婆不听。孩子出生后,婆婆身体素质变得较差了,只能在医院治疗,公公的工资本来就不多,所以

孩子出生后却无人理会。小米夫妇不忍心,只能担负起抚养孩子的角色。这让本来就繁忙的小米夫妇就更加是一整天连轴转。

在二胎问题上,家庭成员之间到底应该怎么样进行协商呢?

分析

判断家庭是否有生二胎的条件

①足够的经济条件

培养一个孩子是需要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家长生一个孩子,就要为他们负责任。养育一个孩子,不是在于如何把他"养活",更主要的是要如何将他"养好"。所以一定的经济条件是生养二胎的基本判断标准。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天起,检查费用再到孩子出生后的奶粉钱等等,都需要家庭先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承担。

②足够的陪伴时间

每个家庭都要考虑自己是否有时间能够照顾二胎,家庭的大宝已经分散了家长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所以是否还能够照顾二宝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从孩子喂奶到哄孩子睡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家庭有足够的人手和充足的时间。

③有较好的身体条件

"生孩子"是一件具有高风险的事情,当宝妈生完孩子后,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当家庭决定要生"二胎"时,一定要判断宝妈的身体是否已经得到恢复。必要时候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精准的身体判断是非常有必要的。"生孩子"就像走了一趟"鬼门关",每个家庭都必须高度重视。

总结

生养一个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家庭条件足够承担起来。想要生二胎的家庭必须从各个方面去估量,只要发现有某个条件不充裕,就必须要选择暂缓生二胎的准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需要家长承担起责任给予他们一个敞亮的未来。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