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多地解除房地產限價、限購政策,說房價會爆跌的人還能否自圓其說?

用戶101245327254


不是專家談談自己的說法。

2019年放開限購,是不是全部政策都全面放開?這是一條

限購的背景是因為2014-2016年這期間樓價超出了可控範圍,國家出手出臺各種調控政策控制樓價,這是宏觀調控的行為,同米國那些手段一模一樣。

現階段樓價得到有效控制,樓價現在較穩定,今年又減稅加工資,刺激消費。政府認為可以讓樓迴歸市場。

開放之後,可以買的起的依然買得起,買不起的依然買不起,觀望的依然會觀望,下決心的已經行動。

我建議有首付有剛需還是買吧!年供款不超過家庭總收入三分一就可以舒服地供樓了。

我認識很多朋友都是覺得前十年都認為樓價會降,一直觀望,到現在還沒有買到,我估計有三次買的機會,因為信了這些朋友樓價會降一直沒有買,2016年下決心就買了,我也不知道一會樓價會如何?但是我對我所在地區的經濟有信心,粵港澳大灣區最核心的地區未來20年對外經濟的驅動器。


斌哥哥小課堂


解除限價、限購這事不容易發生,起碼現在瞭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2019年,樓市調控的官方定調是:穩地價、穩房價與穩預期。“穩”字當頭,說明房價要暴跌或是暴漲都是不大可能的。地價在房價中的佔比不小,穩地價對穩房價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穩期預,就是在打破房價會暴漲的幻想的同時,也不鼓勵房價暴跌。

要說的是,解除限價、限購這事若多地發生,肯定對購房者而言不是好事。

限購應是最難被解除的政策。限購讓投機炒作無緣進入一地的樓市,沒有購房資格意味著炒作無門,投機成分越少的城市房價也不會大漲。如果限購的閘門放開,對一些熱點城市來說,就是非常壞的事情,此前調控的成果也許就此消彌,而投機炒作則又有了進入樓市的機會。

高房價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令購房者購房成本大增、購房能力減弱,而且對金融平穩運行構成風險。除此之外,高房價也令實體經濟的運行成本增加,對實體經濟降低成本、引進人才構成難度。

在本輪樓市調控中,限購、限貸與限價三大政策最為得力,限購與限貸擠出投機泡沫,限價則把住了新房入市的價格關口,這些政策的實施尤其穩住了一二線15個熱點城市的房價,為構築房地產長效機制創造了條件、贏得了時間。

限價放鬆標準是最有可能的發生的。這無論對活躍一些地方的土地市場,還是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都是有推力的。限價標準有逐步放鬆的跡象,這在2018年的統計數據中有體現,據國家統計局對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的統計,2018年全年,新建商品房價跌的,70個城市中僅有一城。

因此,房價暴跌是不可能的,房價要跌下來還要突破各種各樣的預期。


波士財經


這個可以的,放開限購限價,但是得按照下面收空置稅和房產稅。

第一,對於城市2套以上房子,第三套以上一年空置30天以上的,每年收取購房的20%空置稅。

第二,對於一人多套房的,第三套起收取房子成交價50%房產稅。

第三,對於一個家庭超過5套房一起的,全部收取成交價格80%房產資源佔有稅。

第四,對於一家房子超過8套以上的,房子產權直接減成30年。

第五,有兩套房的禁止貸款買房,開發商負債必須30%以內,


劉華銀mark


2019年全國多地解除房地產限價,限購政策,並不會改變房價下跌的趨勢,解除了房地產的限價,限購後房子可以自由買賣了,房子才能成為正常的商品有錢就買,沒錢就賣,房子才能回到正常的居住功能上。過去幾年的炒房就是因為了有了限價和限購,才有了大量的人去炒房,因為什麼東西只要限購了,大家都在想,只要你限購的商品,有錢也買不到肯定會漲價,於是自從限購開始,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全國炒房,只要解除限購,房子更不值錢,所有人都可以隨便買賣的東西,當然是不值錢的。

2019年全國各地的限購解除後,大量的房子會被炒房客拋售,原來找不到買主的房子只要降價還能找到買主。因此,早點解除限購房價早點降到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的正常商品。在房地產泡沫和房地產大量過剩的情況下,炒房炒地時代過去了,任何政策出來,總有些房託想解釋成炒房的依據,想解釋成房價上漲的理由,這只是房託們的幻想,到全國各地去看看吧,看看中國全國各地蓋了多少房子,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有一個人有幾十套房子的怪現象,只有我國才有這種扭曲的怪事。解除限購房價一定會跌回到本來的價格,跌回到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價格。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現在房子過剩是個人都知道,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有房還要買第二套甚至多套呢,是他們眼光不行嗎還是為了炒作?以我身邊朋友同事為例給大家說一下,第一不要懷疑他們的眼光以及對目前國家金融環境的瞭解,能買起多套房的人必有過人之處,就現在看來,人民幣的貶值速度是沒有任何商品和產業能勝過房地產的保值性,試想你一個月工資一萬甚至更多,每年收入幾十萬的時候,你就不會每天想物價了,而是會去考慮你的錢放哪會保值、升值。不要抬槓,現在一個月7-8千工資的人大有人在,月薪過萬的人也太多了,這些是購房者的原因,再說國家的出發點,當下國家發展迅猛,每個城市都想建得漂漂亮亮的,大公園 寬馬路 購物帶休閒的廣場,這些錢從哪來 ,加到樓市地皮裡你想住這裡享受就得掏這個錢。所以房價下跌需要以下幾個條件1國家找到高科技產業代替房地產,2城市基建不在擴張,3這個很直觀的反映人民幣是否貶值以及貶值的多少,就是工人退休金的漲幅,漲的越多貶值率越高。以上是個人看法,大家參考。


AO真皮皮具批發


專家豈能沒有自圓其說的辦法?

說房價會暴跌的專家,肯定是以全國各地繼續堅持嚴格調控房地產政策的方向為前提的。所以,既然解除了限價限購政策,也就不存在暴跌了。

房地產下降的趨勢還沒有改變。各地解除限價政策,實際上一般是最高限價,也就是說房地產可以漲價。在房地產下跌趨勢的情況下,繼續漲價又有什麼意義呢?

房價的限購政策,主要是指社保或者戶籍限購政策,這樣確實能夠增大一部分有效需求。但是貨幣政策沒有改變的前提下,現在貸款普遍是1.15倍的貸款利率,高達5.68%以上,負擔是非常重的。增加的需求也很有限。

雖然說現在解除限價、限購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但是,畢竟又為房地產的再次漲價創造了前提。因為上一輪的房價就是各地解開限價限購,又實施購房優惠政策,推動優惠利率(8折甚至7折優惠),引發的價格上漲。另一個助力,就是國家的棚改貨幣化政策,拆除了一部分房子,增大了一部分需求。但是現在該建起來的房子已經建起來了,供給又增加了。還能繼續漲嗎?

2019年1月,人民日報刊文稱不能再走依賴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老路。

所以,估計認為房價會繼續暴漲的人可能涼了。

如果暴跌,國家就會採取現在的放鬆調控的方式,維持房價的穩定。即使降息、降準也是搞定向降息,嚴格卡住了流向房地產的資金。這樣房地產只能續命,不能再膨脹了。

所以,未來幾年房地產價格會穩字當頭,增長的空間沒有多少,下跌的空間也會被嚴格限制住的。


暖心人社


相信你說的話,政府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確實為了不使房價大漲大跌。但我對調控能否達到目的持悲觀看法,能夠穩住當然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是有利的,但老百姓的負擔會很重。

如果真能做的令行禁止,前兩年就提出住房不炒,就應該參加炒房的人減少。但恰恰就是在提出住房不炒後才出現搖號買房,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幾百人連夜排隊搶房的大戲,進一步刺激了全民炒房,出現罕見的漲價去庫存的奇葩事情。

同樣現在要想穩房價,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願意聽?能否穩住主要看還有沒有人敢買房,看開發商的新房交易量,現在不是出現全國比較排名靠前的開發商房屋銷售量大幅下跌的報道,房價真的穩住很可能就沒有人買房,炒房客覺得不能牟利不進場,真正的剛需掏空6個錢包也買不起,房子賣給誰?

如果開發商的新房沒有交易量,也就不能繼續去買土地。沒有交易量穩房價就成為無米之炊。開發商到時就必須被迫做出選擇,是要促進交易降房價讓剛需買房,還是銀行繼續放水鼓勵炒房客進場買房推高房價。

現在你所說的部分地區放開限價限購我想也是被迫做出的選擇。房價很可能是很難穩住的,不大漲就可能會要大跌。

你所說唱空房價的不能自圓其說。其實唱多房價的也不能自圓其說。中國的房地產主要是個政策市,就看最後政策是怎麼選擇。


河邊居士118


在回答之前,作為一名省直機關待了十多年的體制內人員,我先說個觀點,在當前黨中央的要求下,房市無論是暴跌還是暴漲,那都是不正常的。

明確了這個看法以後,我們再來看取消限購,限售政策的地方,都是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的城市,而國內一線,準一線包括大部分二線城市,限購限售政策依然還在發揮重要作用。

其實這個話題說起來有很多內容,房子是絕大部分城市家庭最重要的資產,影響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很多因素和房市相互聯動,也是當前經濟政策中最為敏感的一個部分。但簡單來說,政策是為目標服務的,對於房地產市場,政府還有很多大招並沒有用,限購限售政策只不過類似於貼貼膏藥就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建議現在還在對房市的大漲大跌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朋友,多聽中央的話,才能做正確的選擇。


哎耀無線


中央ZF的意願,一直是穩定房價,因為房價暴跌會對整個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房價暴漲會為房價暴跌製造條件,同時對無房階級民生造成很大影響,所以中央ZF最希望溫和上漲,這樣有需求,有成交,對經濟的影響比較正面...

但是對地方政府來說,賣地收入對自己的城市發展很重要,城市發展了才能有政績,房價低迷會導致賣地收入大幅減少。所以地方政府對房價上漲的容忍度更高,出臺調控政策,也是迫於中央的壓力不得不為...

說到底,ZF希望房地產繁榮,但是擔心風險,而這種風險,說到底是跌的風險,怕漲也是怕漲成空中樓閣後供需失衡下跌,如果不是怕跌,ZF真不怕漲...

所以ZF的調控邏輯很簡單,首先穩,其次在漲跌間不得不抉擇的時候,會選漲。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A 立即崩盤;B 累計風險,延緩崩盤,再想辦法...

所以說,房價調控了這麼多年,小跌有,但是如果預計趨勢會惡化,還是會選擇漲,這也是中國房價能漲到如此虛高的原因。ZF也一直在想解決辦法,不過這個辦法肯定不是讓房價崩盤,一旦崩盤,影響可不僅僅是房價這麼簡單。當然,任何事都有限度,如果到了ZF也無法控制的地步,那崩盤還是會發生,只是那時候就不是買房問題,而是吃飯問題了......


00000阿飛00000


2019年剛開始,全國已有多地解除了房地產限價、限購政策。對此,部分專家認為,如果限購閘門放開,對一些熱點城市來說,就是非常壞的事情,此前調控的成果也就此消彌,而投機炒作則又有進一步進入樓市的機會。還有一些人建議,不要取消限價,因為限價可以把住新房入市價格的關口,防止當地房價過快上漲。

不過,我們認為,無論是限價,還是限購都是起到穩定房價的作用,意圖就是防止房價大起大落。而一旦取消限購和限價,並非都意味著房價要大漲,也可能出現房價大跌。所以,在目前情況下部分三四線城市“因城施策”取消限購。而一二線城市取消限購、限價的可能性並不大,這些大城市將等待長效機制的建立。

在本輪樓市調控中,限購、限貸與限價三大政策最為得力,限購與限貸擠出投機泡沫,遏制投機性購房需求入市。而限價則減少了新房價格的波動,這些政策的實施尤其穩住了一二線15個熱點城市的房價,為構築房地產長效機制創造了條件、贏得了時間。不過,由於部分三四線樓市成交量快速萎縮,經濟持續下滑,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已經有一些三四線樓市放鬆了限價、限購政策。

現在有很多人擔心,部分三四線城市取消限購和限價政策,會否使當地的房價出現井噴式的大漲?對此,我們認為可能性並不大:首先,房價在上漲時,採取限購、限價,是阻止其上漲的勢頭,而房價呈現下跌時,放鬆限購令,只要讓買賣雙方的成交都恢復市場化。這意味著,買賣雙方可以隨意購買和拋售房產,如果降價拋房的人多,而高位接盤的人少,那房價肯定會是快速下跌的。

再者,限購、限價只是權宜之策,從某種程度上是通過政策的手段,人為的限制大家買房,但是你越是限制,就越是物以稀為貴,越是有大量的人來炒房。因為,大家都在想,你限購的商品房,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太難得了。於是大家想盡辦法都要來投機。

而一旦放開了限制,買賣全部市場化。商品房有錢就能買,並不再是限制性的商品了,反而讓投機性購房需求減少了。限購令取消後,房價也有可能大幅回落,迴歸當地居民購買力水平,真正做到住房不炒。

最後,從表面上看,限價令可以控制住新開樓盤價格上漲,穩定房價,但這也會造成二個弊端:一是,限價令來了,開發商也只能按照這個價格執行,結果這座城市新房價格是被人為控制,沒大漲,也不會大跌。每個月新房價格數據,可能與上個月相比還能降個幾十元錢,這樣統計出來的數據,不能反映房地產市場真實性,數據也不能作為決策層參考依據。

另一方面,進入2018年後,很多地方政府都採取新房限價政策,但是開發商拿地的成本並不低,商品房限價後,如果土地出讓成本再上升。那開發商很可能是無利可圖,甚至虧損。

於是乎,開發商就集體放緩房地產開發的腳步,你可以限制我的價格,但是我可以暫緩推盤速度,等待時局有變。這就導致了當地新房馬上出現稀缺。最終,開發商還可以通過漲車位、加精裝修等手段變相漲價。所以,限價是人為的干擾市場價格,還不如完全市場化,允許房價自由波動。

進入2019年,一二線城市限購、限價還將會繼續進行,因為要防止房價大起大落,而三四線城市可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放開限制,但是在目前經濟下行、房地產投資去槓桿化、投機性需求退出等大背景下,部分城市放開限價、限購很可能房價出現大幅下跌趨勢。因為目前國內房地產趨勢是下跌而非要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