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呂布,還有武將能扛住關羽張飛夾攻嗎?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沒有人。呂布也不行。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羽張飛夾攻呂布,呂布其實已經難以招架,只是在勉強支撐。時間稍微長一點,可能是五十回合,可能是八十回合,呂布必敗。

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三國最頂級的高手高高手,其他三國武將單挑他倆任何一個,都有可能被秒殺。妄想扛住他倆的夾攻,只能是痴人說夢。

我們試著找找看,看看有沒有人能扛得住關羽張飛的夾攻。

最強大的呂布已經敘述過,不再重複。

趙雲


武藝似乎略強於張飛,但要說他能扛住關羽張飛的夾攻,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許褚、典韋

這兩個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許褚被張飛連續打敗好幾次,簡直是見一次滅一次,毫無尊嚴啊。典韋更慘,被一幫無名小卒乾死。

就這二位,能打過關羽張飛?



馬超黃忠

馬超與張飛旗鼓相當,黃忠與關羽棋逢對手。可以想象一下馬超與張飛廝殺的難解難分,關羽斜刺裡殺出,馬超焉有命在?!黃忠也是一樣。

其他的什麼張遼、徐晃、李典、躍進、龐統、甘寧、淩統、太史慈,哪一個單挑是關羽張飛的對手?更不要說抗住關羽張飛的夾攻了。

所以說,論打架,關張還沒怕過誰。


上將噯福斯


應該有,那隻能是顏良。因顏良在白馬之戰能抵擋許褚徐晃聯手,並且取勝,許徐二人是當世一流高手,顏良武藝高強,而且相當穩重。可惜被關二爺奇襲斬殺了。關羽張飛是三國絕代高手,武力值比許褚徐晃要強許多。顏良比張飛略勝一點,比關羽又要強些,關張聯手對付顏良,顏良可以扛住,但一百回合之內顏良不逃走的話,必死無疑。顏良與呂布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呂布武藝更精更有神力,關張二人聯手只能跟呂布打成平手,傷不了呂布。顏良張飛關羽都是勇猛力量型的高手,以一對二隻能扛住,失敗是不能避免的。顏良把曹營打得鴨雀無聲,可見他有非凡的武力,他過早被斬,只能做過比較。說起典韋我就不看好了,他和許褚大戰一天沒分出勝負,二人武力相當,或許典韋只能比許褚強百分之一,也是同在一個級別,加之典韋死得過早,又沒有同其它強將單挑,只能按許褚的戰績與他參照。許褚打不過張飛,持久怕也會輸給馬超,總覺得典許二人是超力量型的猛將,頭腦好像不那麼靈活,對戰還得靠力量,技巧,戰略戰術,他二人還是輸在戰略戰術上。如典韋挑戰關張二人,是找死呀?三國一流武將除呂布武力突出以外,其它將領武力都在伯仲之間,還得看自身環境,定力和技能決以勝負。


劉坤忠120


《三國演義》中,除了呂布,還有誰能抗住關羽、張飛二人夾攻?



這個提問的關鍵,就是時間。這包括兩點 : 一是時間長短,具體就是幾個時刻,還是幾個時辰;二是時間區段,就是關羽、張飛的時間區段,在其人生的那一檔。如果明確了這一點,短時間內(以時刻計)抵擋關羽、張飛合力攻擊,是可能的,而且人還不少。比如趙雲,比如馬超,比如黃忠,比如典韋,比如許褚等。為啥這麼說?且看理由 :



第一,短時對決。不論兩方條件,以張飛為例,《三國演義》中,張飛有四次和呂布的較量。其中,有兩次分別是五十合不分勝負,一百合沒有輸贏。那麼,能和張飛戰平的,包括趙雲、馬超、典韋、許褚,可以視同具備張飛實力。既然張飛能獨抗呂布50-100合,這些具備張飛武力值的,不論時間長短的話,也同樣具有獨戰呂布的能力。而關羽、張飛雙戰呂布,在八十合“戰不倒”,在與這一類“同呂布”的交鋒中,不說八十合,減一半,即趙雲、馬超、許褚、典韋、顏良、文丑等,抵抗張飛、關羽至少三四十合,應該沒啥問題吧?



第二,逆峰對抗。區分雙方巔峰期。關羽在斬顏良、誅文丑時,武力達到最高;在戰長沙、鬥黃忠時開始下降;在襄樊前線八十合戰平徐晃時,接近低估;到臨沮被無名小將馬忠俘獲,武力到達谷底。張飛在一百合戰平呂布時,武力最高,到夜戰馬超打平,武力已有下降;再到與張郃巴西對戰時,年齡、武力都接近谷底。那麼,這時候的關羽、張飛,如果不計條件,選對手的話,以上趙雲、馬超、許褚、典韋,以單人對抗關羽、張飛,就沒有任何問題。



第三,對手倒推。按照推測,對手倒退二十多年,單對張飛、關羽,也可能擊退關、張。比如黃忠。關羽、黃忠在長沙,大戰超過三天,一百八十多合,那時候黃忠已六十有五,而關羽則四十七八,雙方基本戰平。如果黃忠再年輕二十四五歲,關羽、張飛在武力低谷時,即敗走麥城、以及駐守閬中時,黃忠以一戰二,打敗關羽、張飛,也不是不可能。



第四,關張意外。關羽、張飛在意外情況時,比如,關羽箭傷未愈,張飛醉酒等,在這種情況下,以上趙雲、馬超、黃忠、許褚、典韋、顏良、文丑等,都可以單獨對敵、或者打退關羽、張飛。比如,徐晃就曾八十合戰平關羽;張飛也被追擊,不顧劉備家眷,獨自逃走。



綜上所述,歸根結底,時間能夠抹平一切差距。再猛再狠,過了一定年齡,這種差距就會逐漸縮小,以至不相上下,難言當年勇,不能再說過去猛(15:02)


流譽後


在《三國演義》裡沒有人能扛住關羽和張飛夾攻,連呂布都做不到。

三英戰呂布的時候,開始是張飛和呂布打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然後關羽上去助戰,兩個人聯手三十合還是戰不倒呂布,最後劉備上去呂布才敗,乍一看給人感覺開始張飛獨佔呂布有些力不從心,光憑關羽和張飛兩個人也無法擊敗呂布,其實這個看法並不正確。

張飛和呂布單挑時,並沒有明顯劣勢,這一點可以從後來呂布夜襲徐州之戰得到證明。劉備出征袁術,留張飛守城,結果張飛喝醉了怒打曹豹,曹豹勾結呂布奪取了徐州。但是呂布在遇到醉酒的張飛時,還是不敢進逼。在這之前,兩人只有虎牢關打過一次,如果張飛和呂布差距很大的話,呂布根本不需要擔心醉酒狀態的張飛。

而關羽也是一員勇將,曾經擊敗許褚和徐晃聯手,三合殺的文丑心怯逃跑,其攻擊力非常兇猛。在徐州之戰時,呂布也曾經和關羽單獨較量過,因為張飛趕來,呂布不得不奪路而逃,此時呂布雖然人困馬乏,但是身邊尚有張遼、高順二將,還是沒把握短時間內擊退關羽,可見關羽較之呂布相差也不大。

實際上在關羽和張飛兩人夾攻呂布時,書中也並未用“不分勝負”,而是“戰不倒”,關張二人已經佔據了優勢,只是還沒把呂布徹底擊敗而已。在《三國演義》裡,即使武藝水平差著一級,那麼打上幾十個回合也不是難事。像曹洪對馬超打了四五十合才敗。

而且高手交戰時,如果己方添加一個武力低微的人,那麼不是助力而是累贅。劉備的武藝在《三國演義》裡只能算一般,有他在場,關張兩人只能分心保護他,反而限制了自己發揮。最後呂布也正是從劉備這個方向突圍而走。

所以即使是呂布,在面對關張時也是難以堅持很久,其他人就更不要說,能單獨戰平關張中任何一人,都足以自傲,扛住他們夾攻就別想了。


不沉的經遠


演義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打鬥場面。呂布一人先和張飛大戰五十回合,又抗住關羽和張飛的聯手二十回合,不落下風。有人說,劉備上前助陣,是畫蛇添足,靠關羽和張飛兩人,完全可以壓著呂布打。而呂布也是拼盡全力,才頂住關羽和張飛的夾擊。那麼,演義中,還有哪些武將能抗住關羽和張飛的夾擊呢?

個人認為除了呂布,還有典韋和趙雲兩人,可能抗住關羽和張飛兩人的聯手夾擊,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第一個:典韋

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人稱“古之惡來”,與“虎痴”許褚並列為曹操的首席保鏢。他是三國時期的超一流武將之一,被夏侯惇發掘並引薦給曹操。他曾三次救曹操於危難之間,可以這麼說,沒有典韋,就沒有曹操的明天。

第一次,濮陽之戰中,在曹操大喊:“誰來救我”時,典韋應聲而出,衝進呂布大軍之中,數十短戟彈無虛發,斬殺數十呂布軍士,救出曹操。第二次,曹操中計,被困濮陽城中,還是典韋三次殺出城,又三次衝進城中,最後一次終於救出曹操,殺到天亮,逃離火海。

第三次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戰了,他的趁手兵器雙鐵戟被胡車兒偷盜,導致他的戰鬥力大大降低。可是典韋一點也沒有畏縮不前,他慌亂之中,拿起普通士兵的腰刀,就殺奔敵軍,守在營寨門口。正是典韋奮不顧身地守在門口,為曹操爭取了逃跑的時間,曹操才順利逃脫。典韋的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典韋守在大營門口,戰死許久,張繡軍隊還是不敢從前門進入。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者。

因此,“不怕死”的典韋,是有可能頂住關羽和張飛的聯手夾擊的。有道是,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因此,在戰鬥中“瘋狂”的典韋,無往而不利,只是由於宛城之戰中張繡軍隊太多,他斬殺數十人後命喪當場。如果只是一兩個人和典韋對戰,誰都會頭疼。無他,典韋“以命搏命”的打法,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典韋不要命了,可是關羽和張飛還要命啊,不敢和典韋進行殊死搏鬥。

如果呂布能有典韋的一半“拼命三郎”精神,也不一定會被劉備、關羽和張飛三英,曹營六將打得屁滾尿流。可惜呂布偏偏沒有這種搏命精神,他是“惜命”的,怕死的,喜歡榮華富貴的。如他殺丁原,除董卓,最後白門樓成為階下囚後,卑躬屈膝地向曹操求饒。這些都證明了呂布愛榮華富貴,愛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在戰場上放手一搏。

第二個:趙雲

趙雲,早年跟隨公孫瓚,後跟隨劉備,負責保護劉備及其家眷安全,類似於典韋在曹操身邊的角色。他的巔峰時期,是長坂坡之戰。這一戰中,趙雲大顯神威,七進七出曹營,如入無人之境。他在長坂坡,一共斬殺了晏明、淳于導、鍾縉、鍾紳、夏侯恩等五十餘曹將。

趙雲能在亂軍之中,堅持那麼久,還取得了斬殺如此多戰將的戰績,想必當年天下第一的呂布,騎著赤兔馬,也不一定能夠辦得到吧。這其中雖然有曹操不準放箭,只准生擒活捉的因素,可是換做其他人,也不一定能趕得上趙雲的一半戰績。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因此,趙雲憑藉高超的武藝,持久的戰鬥力,想必可以和關羽、張飛二人打持久戰。趙雲是除呂布、典韋之外,第三個能夠抗住關羽、張飛二人夾擊的三國猛將了。

總結:三國演義中,關於24名將排名,有這樣一個打油詩,前兩句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可知,呂布、趙雲、典韋三人都排在關羽和張飛之前。這是相當客觀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呂布、趙雲、典韋三人,任何一個,都比關羽、張飛任意一人只強不弱。

因此,排第一的呂布能夠抗住關羽和張飛的夾擊,如果換做典韋和趙雲,也勉強能夠頂住關羽和張飛兩人的聯手夾擊,只不過不如呂布輕鬆罷了。


魁哥說三國


當然有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在那個時候要想活下來,要麼武力指數高過別人,要麼智商指數比別人高。現在就介紹一下武力指數相當高的兩個牛人,就是牛到可以和呂布互相PK一決高下的那種。

第一位:典韋

官職:武猛校尉

武器:大雙戟、長刀

武力值:★★★★★

戰鬥指數:★★★★★

殺傷力:★★★★★

人物簡介:典韋,東漢末年,曹操的貼身保鏢。相貌魁梧,力大驚人,曾單手舉起牙門旗。在曹操征討呂布時,衝鋒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因為曹操曹老闆把張繡的嬸嬸給睡了,導致張繡叛曹。典韋為了保護曹老闆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寡不敵眾而戰死。大猛人典韋就因為自己的老闆好色而死,實在是有點憋屈吖。典韋死後,曹操還感嘆道:非典吾亡矣!

第二位:許褚

官職:武衛將軍

武器:大鐵錘

武力值:★★★★★

戰鬥指數:★★★★★

殺傷力:★★★★★

人物簡介:許褚,身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典韋戰死後,許褚接替了保衛曹操的工作,官渡之戰時發現有欲謀害曹操者,將所有可疑人員全部殺掉。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搖船槳,護得曹操安然渡河,上岸後才發現身中數箭。

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遷其做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工作。曹叡繼位後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大礃櫃


【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可謂是最為動人心絃的經典之作戰。劉關張三兄弟經此一戰,徹底在天下諸侯面前打出了知名度;從戰鬥的具體過程而言,亦可謂精彩絕倫。初歷如此大戰的張飛,對上天下第一名將呂布,居然毫不膽怯,與之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加入戰鬥後,三人又大戰三十回合,最終隨著劉備的加入,呂布難於招架,敗退而歸。

通過對這一戰的構建,羅貫中通過天下第一名將呂布,襯托了關張二人高超的武藝,從而直接確立了二人名將的地位。關張二人絕世名將的角色,也在後來的篇章中不斷得到加強——關雲長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四次酣戰呂布,絲毫不落下風,並且在當陽,一聲驚雷之吼,嚇退百萬曹軍。


由此觀之,關張二人,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刻畫的世所罕見的不世出之將才。二人若聯手,威力自不必說。除了呂布之外,究竟以【三國演義】的設定還有誰能抵擋得住這兩位大殺器的聯手合擊?

呂布與關張對戰時,能夠保持不落下風,不僅僅是因為他本人高超的武藝,他的裝備為他加成不少。單說他胯下的赤兔馬,便是天下第一名駒。對於馬戰而言,戰馬的加成可謂是不容忽視,其耐力和力量,差一分 就有可能決定將領的命運。赤兔馬,無論是力量,敏捷性,還是耐力,都是頂級。反觀關張二人,坐騎都是不知名普通馬。天下第一人,在天下第一馬的輔助下,勉強撐住了關張二人的聯手。可以想象,一旦呂布換普通馬,真不一定能活著退出戰鬥。


因此,關張二人聯手,基本可以說是無解。因為呂布之後,即使出現了和他一樣武功高強之人,也難以擁有赤兔一般的寶馬。但如果說誰能在關張聯手之下堅持一段時間的話,趙雲應當可以。

趙雲,單憑武技而言,是【三國演義】中唯一能和呂布掰一掰手腕的。【三國演義】中大多數武將,都是依靠自身的身體天賦進行戰鬥和對敵的,比如張飛關羽,許褚的力量很大。俗話說得好,一力降十會,這些武將在面對身體天賦不如自己,但武技不賴的敵人時,往往能夠應對。趙雲則不然,首先趙雲的身體天賦必然很出眾,根據一力降十會的原則,如果身體天賦不佔優勢,那面對頂級名將,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但趙雲作戰,卻又不完全靠天吃飯,他的槍法使得爐火純青,漢中之戰,徐晃張郃這兩位曹營名將,看到趙雲舞槍,甚至直接失去了與之交戰的勇氣,不敢近身。可見趙雲武技之高深莫測。這類武將的優勢在於,能夠通過各種技術動作,達到以最高效方式擊殺敵人的目的,同時能夠較好的保存自己的體力,便於持久作戰。趙雲,具備這樣的能力。

除此之外,趙雲的精神屬性很強,正所謂遇強則強。在長坂坡,面對曹營數十萬大軍,趙雲陷入絕境,但他卻爆發了數倍於以往的戰鬥力而突圍成功;在漢中,趙雲率領少部分軍隊殺入曹軍陣中,連續斬殺曹營名將,成功救出黃忠。可見,趙雲的戰鬥特徵是,遇弱強,但遇強更強,他的小宇宙,似乎專門為大場面而爆發。無數次的戰鬥,都證明了這一點。

可以想象,當武技高超且精神屬性爆表的趙子龍,遇到關張的夾擊,既有出色的化解招式,同時小宇宙又會爆發,戰鬥力呈幾何倍數迅速增長,必然能夠抵擋關張聯手相當一段時間。


庭州行者


《三國演義》中,能扛得住張飛和關羽夾攻的人其實並不存在,包括呂布。呂布之所以似乎能夠和張飛、關羽兩個人加起來打平,其原因我在以前有過闡述:那就是呂布有個特殊情況,這個特殊情況,在《三國演義》中僅他一個人而已,這就是他的防守力遠遠高於他的攻擊能力。

換句話說,呂布的攻擊能力不高於張飛和關羽中的任何一個人,但是他的防守能力超強,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加起來的防守力都比不上他。他這個特殊情況,在其他武將中是不存在的。

我們要分析《三國演義》中的各個武將的武力值,除了要分析各個人的身體狀況、臨場發揮、以及在戰鬥中的運氣成分等各種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最科學的分析方法,能夠解釋《三國演義》中各個人武力值的所有矛盾。 這個最科學的方式方法,就是我們把每一個武將的防守力和攻擊力要分開來分析。


大部分人他的攻擊能力和防守能力基本上能夠達到平衡,這是因為每個人練武的時候,他肯定不可能光練攻擊或者防守這一項內容,肯定是要練一起練。

但具體到各個人,那就不一樣了。確實有的人攻擊力強,防守卻比較弱。而有的人防守能力特別強,但是攻擊能力稍差。

我們掌握了這麼一個科學的分析方法,我們再來具體看,然後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張飛和關羽兩個人的進攻。

我們先來拿顏良和文丑兩個人來舉例:顏良和文丑這兩個人,就是典型的攻擊能力強,防守能力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個人是袁紹手下的四名猛將,有“河北四亭柱”之稱。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顏良曾經三個回合斬殺宋憲,一刀秒殺魏續,二十回合擊敗徐晃,曹營諸將見之“駭然”。曹操手上那麼多一流的武將,都被他嚇壞了。其攻擊能力在《三國演義》中絕對屬於第一流的水平。

而文丑更是以一敵四,大敗公孫瓚手下四名大將,並斬殺其中一人,與趙雲大戰了60個回合不分勝敗,又接連射翻張遼、擊退徐晃。簡直是勇不可擋,其攻擊能力也是爆棚。



這兩個人都是二三十個回合就擊敗了徐晃。而徐晃的實力有多強呢?他是曹操營中能排到前五名的大將,他能和許褚打個平手就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戰鬥能力。

許褚是曹營中武力值極高的大將,許褚曾和典韋戰平,又和呂布大戰20回合不分勝敗,許褚裸衣鬥馬超,和馬超武力值相當。而按照《三國演義》的設定,蜀漢五虎大將武力基本上處於同一檔次,很難分出誰高誰低。

這樣比較的話,徐晃的武力值約等於許褚,應該也不會比關羽低多少。在襄樊之戰中,徐晃還擊敗了關羽。 所以徐晃也能躋身於《三國演義》中一流戰將的陣營。

換句話說,顏良和文丑的攻擊能力都遠遠高於徐晃,徐晃面對這兩個人兇猛無比的進攻,招架無力,只能敗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顏良和文丑這兩個人的攻擊能力,在《三國演義》中都屬於恐怖性的存在,只要這兩個人展開進攻,不管什麼樣的武將,在他們的凌厲的攻勢之下,要麼展開對攻,要麼拼命防守,要想擊敗這兩個人,簡直是痴人說夢。


不過這兩個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們的防守能力太差了。當他們還沒有進入攻擊狀態,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流的戰將對他們展開突然襲擊,他們就會手足無措。

也就是說,顏良和文丑這兩個人在戰鬥之前要有一個預熱的狀態。一旦他們準備好,並正式開始進攻,其他人就抵擋不住了。所以要殺他們,就要在他們準備尚不充分、攻擊尚未開始的時候下手。

關羽之所以能斬殺這兩個人,恰恰都是在這兩個人的攻擊狀態尚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以快取勝,一擊得手。

顏良是因為劉備在袁紹軍中,所以他看見關羽騎赤兔馬過來,一開始他還以為關羽是要來投奔劉備的,再加上赤兔馬速度非常快,顏良還沒有來得及做好攻擊準備,就被關羽一刀斬殺,所以他死得特別冤。

而文丑是在和多名大將激戰之後,急於脫身,關羽上前與他戰鬥時,他也是沒有做好攻擊準備,所以幾個回合就被關羽殺掉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顏良和文丑之所以被殺,不是他們的攻擊能力不行,而是他們的防守能力太差,他們死就死在防守力差這方面。他們一旦被一流高手佔了上風,佔了先機,其恐怖的攻擊優勢就發揮不出來。而恰恰關羽又是《三國演義》中攻擊能力最強的一個,所以他們遇到關羽被殺也就成了一個必然。

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有些學生他偏科。比如有的學生其他各門功課學習成績都非常好,就是數學不行,最後影響了他的整體成績。

有一個理論叫做“木桶理論”:從木桶原理中我們發現,木桶的最終儲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顏良和文丑的短板就是防守能力。

而呂布卻正好相反,呂布的防守能力遠遠超過他的攻擊能力。他的短板是攻擊力。呂布的攻擊能力雖也是一流的,但卻也並不超過其他一流的戰將。而他的防守能力確實屬於超一流的,特別厲害。

我們看《三國演義》中,呂布一生從來沒有斬殺過一流的戰將。他只要遇到一流高手,就只能與對方打平。他兩次和張飛打平,一次是在三英戰呂布時,和張飛打了五十個回合。如果這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我們再來看他和張飛打的時間最長的一次,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張飛挺槍出馬曰:“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所以呂布的攻擊能力也就是這麼樣,他的攻擊力拿張飛沒有辦法,不能致張飛於死地。雖然他的防守能力遠遠高於張飛,但是在他和張飛兩個人單挑時,他的防守能力哪怕比張飛再厲害10倍,也是多餘,發揮不了作用。他只有攻擊能力高於張飛的時候,才能殺死張飛。 但由於攻擊力是呂布的短板,其攻擊能力只和張飛相當,所以他和張飛打平。

正因為呂布對自己的武力值十分清楚,所以每次張飛向呂布挑戰,呂布都非常心虛,他知道一旦與張飛糾纏起來,自己根本奈何不了對方。在徐州,他之所以和張飛大戰100餘回合,也是被張飛逼急了,“累次渺視”他,才不得不與張飛一戰。

呂布斬殺的都是二三流人物。呂布殺過方悅、穆順,斬斷過武安國的手腕,此外他還殺了董卓、丁原。

我高度懷疑,當初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時,同樣的時間、地點、場合,換成呂布,不一定能如此快的斬殺顏良和文丑。呂布的攻擊能力有可能還比不上關羽。

但是呂布的防守能力那就太厲害了。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加起來也攻不破他。曹操營中六名一流戰將同時對他展開進攻,他也能全身而退。


呂布並不是真的能夠抵擋住關羽和張飛兩個人的夾攻,他的整體戰鬥力也並不是能夠等於關羽和張飛兩個人的總和。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夾攻呂布,由於呂布防守特別厲害,他的防守力足以抵擋張飛和關羽兩個人的聯手進攻,所以呂布能夠保持不敗。但是呂布要想取勝,那是根本不可能。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就能解釋,為什麼呂布只要遇到一流戰將,他就只能打平了。 在《三國演義》中,只是因為呂布的防守能力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沒有第二個人能有他這種恐怖的防守能力。所以只有呂布在面對張飛和關羽夾攻時能保持不敗,但呂布的攻擊能力,只是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加起來的一半,呂布面對張飛和關羽聯手進攻時,雖然看上去沒有失敗,打了個平手,其實是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基本上是關羽和張飛進攻,呂布被動防守,打是打得熱鬧,實際上無趣得很。如果任由他們打下去,時間一長,呂布防守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就有可能送命。除了呂布這個特例,其他任何武將遇到張飛和關羽兩個人,如果還想保住一條命,那就只有溜之大吉了。


今古講堂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張飛都是當世一等一的名將,勇冠三軍,威震華夏。能與他們單個交戰不敗的就沒幾個,更何況這哥倆一起上!

那是不是隻有號稱“三國第一猛人”的呂布才能抗住關羽、張飛哥倆的夾攻呢?

肯定不是!還有一人,絕對可以抗住關羽、張飛哥倆的夾攻!

這位神秘人物就是老將黃忠!

黃忠的前62年——被庸主耽誤的大好時光

黃忠,南陽人,也可以說是荊州本地人。

黃忠45歲那年,昔年的太學生運功領袖,號稱“八駿”之首的劉表劉景升,因為殷勤地拍了已經佔據長安的董卓舊部李傕的馬屁,李大司馬一高興,拿過漢獻帝的玉璽,“啪”的一聲,蓋了張聖旨,將劉表由荊州分公司的總經理提升為董事長,還特地加了句“荊州分公司你說了算!愛咋整就咋整”。

這可把劉董事長樂的不知今夕是何年。興奮勁過了後,覺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於是叫來小秘書,發出了“漢荊董辦001號”文件,給各下屬提職級加薪水。

黃忠因此被提升為中郎將,薪水加到二千石。隨後就隨劉表的侄子劉磐到長沙攸縣開展業務去了。

這攸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黃忠在此一待就是16年。平時也沒啥事,遛遛狗,釣釣魚,實在是悶得發慌,就去找號稱“江東小霸王”的孫策小兄弟比劃比劃,交流交流。

黃忠覺得這寧靜的日子過得也還行,畢竟現在都61歲了,還能怎麼折騰。啥也別想,安度晚年吧!

可曾想,沒幾天,荊州傳來消息,說劉董事長病故了。

還沒等黃忠緩過來,又傳來消息,說集團總裁曹孟德帶了大隊人馬跑到荊州來了,奪了荊州分公司的獨立經營權。

緊接著長沙支公司的新任總經理韓玄就來上任了。韓總剛進公司大樓就把黃忠叫到辦公室,情真意切的說,“漢升啊,你在在長沙支公司兢兢業業16年,曹總裁都清楚的。這不,讓我把你的任命書帶來了”,說完就把任命書遞給了黃忠。

黃忠翻開看去,只見上面寫著“擢黃忠為裨將軍”。

雖然入了將軍的行列,但“裨將軍”只是雜號將軍之末,比中郎將稍微強了點。黃忠沒當回事,這一生都快蹉跎完了,再計較都沒啥意義了。

這時間啊,比湘江的水流的快多了,轉眼黃忠62歲了,還差3年就退休。

是英雄終歸是英雄——埋沒62年的寶刀閃耀出鞘

中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獨霸鰲頭者各領風騷數百年!

有此殊榮的畢竟只有少數人,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只能躊躇在田間地頭或者老婆孩子熱炕頭。不是說你有本事就一定能發光,這事也得靠評書裡常說的“時也,運也,命也”。但你因此而變得消極不振,荒廢了本事也不行。不然時運到了,你接不住!

這玩意,就跟買彩票一樣,你算來算去,可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中獎。

這回,黃忠中大獎了,大滿貫!一個號守了62年,終於中獎了!

集團董事長漢獻帝的叔叔劉皇叔劉玄德跑趕跑了曹總裁,奪了荊州分公司的大權,隨後就派出了手下猛將關羽前來收編長沙分公司。

哪能說收編就收編呢?沒那麼簡單,總得過過幾招吧。於是,長沙支公司就派出了黃忠來陪美髯公關羽切磋切磋。

關羽此時正好47歲,身強體健,精力旺盛,臉蛋紅撲撲的,被他斬於青龍偃月刀下的名將真是猶如過江之鯽。所以,關羽壓根就瞧不上黃忠,覺得韓玄太欺負人了,派出個快退休的老幹部,這刀還沒揮出去,保準就嚇死了。

可一打起來,關羽就知道自己想錯了。這個老幹部可不同於見過的其他老幹部,別看頭髮鬍子白得跟湘江邊的蘆葦絮一樣,可力氣卻跟自己不相上下。

這第一仗一直打了一百多回合,仍不見勝負。韓玄怕黃忠年紀大,時間長了扛不住,就鳴金叫回了黃忠。

關羽回營後,心裡那個憋火啊。把袁紹、曹操手下諸將打得哭爹喊娘,卻跟這個糟老頭打了一百多回合,還拿不下他。不行,明天再戰時,要拿出我的殺手鐧!

第二天再戰。關羽與黃忠鬥了片刻,便裝出佯敗,引黃忠來追,好逮著機會使出“拖刀計”。可黃忠沒追幾步,坐騎腳崴了,黃忠也從馬背摔倒在地。

關羽拍馬過來,刀尖指著黃忠說:“你的馬不行,今天饒過你,明天換馬再戰”。

第三天,黃忠學關羽佯敗。關羽藝高人膽大,縱馬追去。追著追著,就見黃忠回手射出一箭,不偏不倚,把關羽的帽纓射掉了。關羽勒住了馬,就聽黃忠說:“此一箭,報你昨日不殺之情”。

此一役後,黃忠聲名大振,以62歲的高齡戰平47歲的關羽傳遍神州大地,劉備也如獲至寶。

我個人覺得,這三戰,應該是黃忠贏了。第二戰黃忠敗了,不是因為武藝不如關羽。相反,黃忠的武藝要高出關羽,因為黃忠除了刀法精湛,箭術也是一等一的厲害,這點跟呂布很像。

劉皇叔蓋棺定論——關羽不如你厲害

黃忠66歲,率軍自葭萌關向成都進攻。一路黃忠衝鋒陷陣,勇毅冠絕三軍。

黃忠67歲,率軍圍攻成都,劉璋降。劉備論功,封黃忠“討虜將軍”。

黃忠72歲,於定軍山力斬夏侯淵。同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黃忠為“後將軍”。

黃忠73歲,關羽被殺,劉備起兵向東吳復仇。黃忠請為前鋒,不料中伏,身受數創,失血而亡。

黃忠彌留之際,對前來探望的劉備說:“我這一生只打了兩次敗仗,第一回敗給了雲長。雖然敗了,但我依舊不服氣”

劉備聽完,真切的說到:“漢升啊,倘若你與雲長一般的年紀,雲長絕不是你的對手”

說完,君臣聲淚俱下。

寶刀藏鞘無人識,長使英雄淚滿紙。倘若黃忠早遇明主,哪有呂布之勇傳於世。

所以我認為要是黃忠再年輕十幾歲,一定能夠抗得住關羽、張飛的夾擊!其武藝甚至還要高處呂布許多。


欲何之


呂布敗走,並沒扛住。三英戰呂布,劉備所起的作用並不大。雖不像有些人說的是累贅,也不能使關張的攻勢陡增。



一,呂布當時是巔峰狀態

每個武將都有成長期,巔峰期,衰老期。而三英戰呂布時,呂布各方面的狀態就是一個鼎盛時期。張飛,關羽是屬於成長時期,而就是在這個時期,張飛能和呂布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可以看出,張飛是很勇猛的,而在後來,張飛因搶了呂布的馬匹,和呂布發生矛盾,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可以得出,張飛和呂布的武力越來越接近了。三英戰呂布時,關羽的加入,三十合戰不倒呂布,那麼說呂布可能很難支撐一百回合。一百回合之後,呂布必敗。雖然敗了,但不會死,因為呂布有赤兔馬。而關羽的巔峰期應該是在斬顏良文丑,出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這時候的關羽一人戰呂布未必就能輸給呂布。



二,無人能扛住關張二人夾擊

一呂二張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其他人再不分析。除了呂布第一之外,趙雲和典韋能不能架住關張的夾擊呢?更加不能。趙雲一生斬將眾多,尤其是在長坂坡。斬殺曹將五十多員,但是多為無名之輩,高覽可算一名,但是由於高覽並沒有和趙雲正面交戰。最初的趙雲和文丑戰五十合不分勝負,但文丑後來被關羽三合戰的心怯,腦後一刀斬之。而趙雲以槍法技巧見長,若遇張飛,關羽力量型選手,而且還是夾擊的話,很難走二十合。再看典韋,典韋早亡,一雙鐵戟重80斤,和關羽偃月刀接近。也無明確的斬將記錄,只和許褚大戰而未分勝負。但當時的曹操是為了收許褚,姑且可以認為典韋戰力稍高於許褚吧,但不會高出太多。雖然典韋沒有正面和關張交手,我們可以以許褚和馬超大戰為例。可以看出典韋武力和張飛相當。但不足力扛關張聯手。




三,關張皆被稱“萬人敵”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記載: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威稱羽丶飛萬人敵也。所以,要想力敵關羽張飛二人夾擊,必須要有比呂布更高的武力值,除此之外,不用夾擊,關張有一人也是別人難以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