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後再看《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

還記得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看《神鵰俠侶》,整個暑假沉迷其中,從此之後,我心中的王子就是楊過的模樣。

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我們與劇中人都老了。

再看《神鵰俠侶》,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人還是那個人。

但是眼裡不再只盯著楊過和小龍女了。

小龍女楊過


配角就是那個連傾其所有的機會都沒有的人


95版《神鵰俠侶》,曾經有很多讓我淚流滿面的畫面:

少年楊過被大小武踩在地上,瀕死的小龍女一身紅色嫁衣,斷腸崖前楊過的失魂落魄……

但是再次看,以上的畫面,我都平靜的看過。

唯獨在楊過與程英、陸無雙義結金蘭的那一段,無聲淚下。


義結金蘭兄妹相稱

年少時不懂程英和陸無雙,眼中只有楊過和小龍女。

看到程英和陸無雙都把自己那半塊繡帕交給楊過保命的時候,心裡竊竊的為小龍女高興,為楊過感到驕傲。

這麼多女人喜歡他,他偏偏喜歡小龍女一個人,這樣的專一與痴情多麼讓人歡喜。

那時絲毫看不到程英和陸無雙的深情。


程英

十幾年後,看到楊過說出那句“我想和兩位妹妹義結金蘭,從此兄妹相稱”時,程英和陸無雙眼中一瞬的驚訝與木然,而後勉強的微笑。

眼淚瞬間就流下來了。

陸無雙


在生活中,有多少個程英和陸無雙,在自己不是主角的戲裡,做著“得不到放不下”的配角。

明明也很努力,明明也很好,明明愛的並不少,但想要的,就是得不到。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面目全非。

當年看李莫愁,覺得她做人心狠手辣,濫殺無辜,在感情上真是極端又不要臉,明明陸展元都不愛她,她偏要死纏爛打,不和她在一起就要殺了人家。

是個地地道道的大壞蛋。

李莫愁


如今再看李莫愁,才發現她是真的可憐可悲的女子。

電視劇第一幕,李莫愁站在山崖的花叢間,拈一朵嬌花,口中低吟元好問的《雁丘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李莫愁


她向陸展元復仇,卻又因為陸展元帶著她送的繡帕而歡喜,陸無雙被半塊繡帕救了命。

她渴望愛,卻不懂愛。

身中情花之毒,若是能夠無心無情,對她本來無愛,但她對陸展元愛恨交織的情感,讓她受盡折磨。

最後葬身情花火海之時,狂笑著吟誦的依舊是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指教生死相許。”

李莫愁


她一生被情所困,為情而生,為情而死。但最終也未能悟透情為何物。

她渴望與人生死相許,但她的一生,孑然一身而來,形單影隻而去。

李莫愁


真正愛過之後,若未能如願天長地久,誰都不再是曾經的自己。

因愛情而面目全非的“李莫愁”,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吧。


楊過喜歡過郭芙,這事想想就難過

整個《神鵰俠侶》中最討厭的人物是郭芙,因她蠻不講理公主病,自負霸道不懂事。

最喜歡的是楊過,因他本性純善,俠義心腸,痴情專一。

再次看《神鵰俠侶》,竟發現,原來楊過他喜歡過郭芙。

楊過初上桃花島


楊過對小龍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十六年的痴心等待,斷腸崖上的縱身一躍,他愛的深沉又熱烈。

但是對郭芙,那是他青蔥歲月裡隱蔽的愛戀,是一個人的情竇初開。


楊過離開桃花島

當年被迫離開桃花島,郭芙海邊相送,楊過刻意的先走一步,像極了驕傲少年的欲蓋彌彰。

因為在意,所以刻意。


十六年後,郭芙尋找消失一天一夜的郭襄,他隔著門窗聽見聲音,他立刻認出這是郭芙。

郭襄說“如果大姐知道了自己認識了這麼厲害的大哥哥一定羨慕死了。”他卻無限惆悵的道一句“你大姐,又怎麼會看得起我這種人呢。”

楊過

楊過性格叛逆張狂,唯獨在面對郭芙時,總是莫名自卑。

我想這種自卑,正是源自年少時的相遇,那時他們一個在雲端,一個在泥裡。

年少時的自卑,彷彿生在了骨子裡。

襄陽城外混戰。耶律齊被圍,郭芙求楊過去救。楊過要她跪地磕三個響頭。可是郭芙真的屈膝跪了,他卻立刻阻止,說了句只是玩笑,要她別見怪。

襄陽城外混戰之中


這些情節,當年看,只覺得楊過性格狂妄,不屑與郭芙一般見識,要郭芙下跪磕頭也是一笑泯恩仇的大氣。

如今想來,十幾年前的我,的確沒看懂楊過隱藏在心的感情。


楊過小龍女,華山別眾人

網上有不少人過分解讀楊過和小龍女最後的結局,尤其是《倚天屠龍記》中那個黃衫女子的出現,更是讓人對楊過和郭芙浮想聯翩,甚至有人說金庸埋下了小龍女早逝的伏筆。

然而,金大俠已逝,他是否埋線楊過與郭芙的情感暗線,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已無從知曉。

但我更願意相信,他給我們呈現的楊過攜小龍女歸隱,就是真正的結局。


若早知他驚豔時光,是否還會早早趕去相見?

當年看楊過給郭襄慶生這一段,真是狠狠的替小龍女吃了一回醋,他怎麼會對這個小妹妹這麼好。

楊過為郭襄慶生

如今再看,當年襄陽城外那一場美麗的煙花,與楊過而言,不過是忽發奇想的一個小禮物,對於郭襄來說,卻是她孤獨一生的開始。


郭襄的第一個願望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說的便是郭襄。


楊過


95版《神鵰俠侶》最後一句臺詞,是郭襄目送著楊過小龍女攜手離去之時,嘴裡喃喃自語的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華山送別

當年看這一段,只覺得郭襄是羨慕楊過小龍女的至死不渝、生死相隨。

如今再看,她的失魂落魄那麼明顯。

那時她尚且不知楊過會成為她一生的執念。

郭襄看見楊過與小龍女眼中只有彼此時的失落

《倚天屠龍記》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寫郭襄尋找楊過,“她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

郭襄自己也知,即使再見,對她來說也不過是重添相思,徒增煩惱。但她就是停不下來尋找的腳步。

可是她尋尋覓覓了24年,在40歲出家,創立了峨眉派。


襄陽城外楊過救下郭襄

她明明可以擁有屬於她的“神鵰大俠”,武當張三丰,崑崙何足道,都是當世豪傑,皆鍾情於她,可她偏偏痴迷楊過不可自拔。


有時候我想,若郭襄早知道自己的一生是這樣的結局,當年還會不會非要去見那位“神鵰大俠”?

人生沒有如果,更沒有“早知道”。每一個選擇都是隻進不退,落子無悔。

16歲生日那天的郭襄


不知是否是年歲的關係,如今再看這部劇,總是能想到自己。

年少時自己是一張白紙,看到什麼都只盯著最顯眼的。看小說電視劇,也只看主脈絡。

長大後人生已經被自己塗抹的七七八八,人生畫幅中,即使是邊邊角角處的筆觸,也帶著切身體會的情緒。

再回頭看舊經典,視覺落點會發生變化。但看來看去,看的都還是那一個“情”字。

誠如楊過所言:

人生匆匆數十載,唯一恆久不變的,就只有“情”這個字。

只有至死不渝的感情,才能長存於世上。

人生匆匆數十載

唯一恆久不變的,就只有“情”這個字

只有至死不渝的感情,才能長存於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