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的“王家庄”,原来是400年前柴国柱修路,“修”出来的村子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青海西宁的王家庄,就是一个因“走路”而诞生的村子,其实王家庄一开始也并不叫“王家庄”,而是叫“柴小庄”,并且和名人柴国柱有非同一般的关系,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故事,还要从400年前说起。


400多年前的明代,西宁并不是如今这般规模,进入西宁的路也是异常的难走,从平安进入西宁,因为南山又高又陡,人们多走小峡河北岸的路,经过韵家口进入城区。而王家庄一带,作为湟水河北岸的枢纽地带,亦是进出西宁的必经之地,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

万历年间,西宁名将柴国柱就在这里驻兵在此,史载柴国柱“壮勇足智,善骑射,勇冠三军”,为一代名将,他在此地(王家庄一带)建起了寨堡和瞭望塔,守卫西宁的安全。

同时为了加紧和城区的联系和方便交通,他亲自策划并在堡前湟水上铺设了一座木桥。时人就将所筑的寨堡称为柴家寨堡,寨前的木桥称为“柴家桥”。


柴家桥是当时湟水上为数不多的几座桥之一,它为沟通西宁湟水南北两岸的交通,方便百姓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修路不容易,养路也不简单,柴家寨堡和柴家桥的维修和养护,也是一个问题,当时由互助沙塘川一带的老百姓承担,故当时就有“柴家桥的伕儿,沙塘川的张工头”之俗语,据说就有一些养护伕儿住在寨堡里。

柴家寨堡和柴家桥建成后,由于这里灌溉便利,交通方便,而且有兵卒驻守,具有一定安全报障,所以有人携家眷来此依堡居住,遂成村落,人也越来越多,时称“柴小庄”。


据说柴国柱还在这里建立以一座“柴园”,环境优美,非常的秀丽,清乾隆时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曾到柴园游玩,曾谢了一个《夏日游湟水北岸柴园》一诗,内容是这样的:

下马渡危桥(指柴家桥),北岸多林泉。密萝下开径,疏松上窥天!

所以最开始“柴小庄”,族员比较简单,就是柴国柱的随军家属,以及以养路为生的伕儿(占主要部分),后来柴国柱调任到了其他地方,这地方就留给了副手杨通事,时间一长,人称其寨堡为“杨家大院”,瞭望台为杨家大墩,但始终村民不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村上还有80米×80米的堡寨遗迹,堡墙高5米,厚4米。


清乾隆年间,官府在民堡管理时,把它和东侧的中庄合称为“中柴庄”。其后300年间,柴小庄时荣时衰,尤其经过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大的河湟事变,湟水北岸的几个村庄首当其冲,历尽劫难,到上世纪50年代,柴小庄仅存10户人家,柴小庄名存实亡。

村子合并以后,人们统计人口,结果发现没有姓柴的,姓杨的只有一家,剩下的人全都姓王,最后大家一合计,打算改名“王家庄”,但一直未落实,直到1952年以后,政府派人来核定田产,柴小庄正式改名为王家庄,从此,柴小庄就成了一个历史地名,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这就是西宁“王家庄”的故事了,历经400年风风雨雨,真可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这么久过去了,谁还会知道王家庄的背后,还有一个柴小庄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