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家麻糖作坊先后倒闭,我不言放弃,成了官村麻糖非遗传承人


#自拍我的故事# 重庆市黔江区有一条著名的大河,它叫阿蓬江,是乌江的第一大支流。“阿蓬”是土家语,意为雄奇秀美,我的家乡就在这条美丽大河边,名叫官村坝。官村坝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姓谢,几百年前,谢氏祖辈来到这里,并在这里兴起了麻糖产业,是有名的麻糖村。


据谢氏族谱记载和老人们讲述,官村坝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做麻糖,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个家庭作坊,谢家的祖传手工麻糖已有500年代历史,仅在官村这里,就已经传承了5代,我就是官村麻糖第五代传承人。
我叫谢世发,认识我的人都称我为“老四发”,我于1973年9月25日出生在美丽的阿蓬江边,尽管我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年代,但是我与许多童年的孩子不同,那就是不缺糖吃。到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 的初期,农村土地下放,经商、办厂都很自由,官村谢氏家家户户都恢复了麻糖作坊,让我的童年天天过着甜蜜的生活。

但是,家庭不幸也早早地来到我家,就在我11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不幸患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差和家庭贫穷,父亲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不幸去世。母亲一个人拖着几个孩子,既要搞农业生产又要熬制麻糖,艰难地把我们五个兄弟姐妹拉扯大。
父亲走后,我也辍学了,从12岁开始,我就跟母亲学习制作麻糖,不到15岁,就能独立地完成制作麻糖的所有工艺。那时候,由于不通水电,我们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去井里挑水回来,点着煤油灯制作。
麻糖生产出来后,还要自己挑出去卖,那时候交通极为落后,不管有多远的路,基本上没有车可坐,只有挑着麻糖担子一路远行。一般早上挑几十斤麻糖出门,经过一天的走村串户,晚上基本都是空担子回家,看到卖麻糖得到了一点点收入,虽然辛苦,但是特别有劲。
树大分丫,人大分家,随着哥哥姐姐、妹妹分别成家后,家里只留下母亲和我相依为命,继续从事农业和麻糖作坊的生产,不久后,我也与邻村姑娘周菊兰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孩子的到来,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为了增加收入,我抽空去帮别人挑煤、挑沙,换取一点工钱。
2004年,在给别人挑沙的过程中,不小心踩虚脚,导致左脚骨折,2005年刚刚取除脚上的固定钢板,没多久,又一个不小心,造成陈旧性骨折,这一次动手术打上了钢钉。由于经济拮据,钢钉在我腿里7年,直到2012年才把它们取出来。
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官村麻糖的制作成本不断提高,麻糖产业开始变得极不景气,人们纷纷关掉作坊,停止生产,官村一下子寂静下来,只有两户人家顽强地撑着,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做糖还真的撑不起一个家,必须另谋职业,在每年夏季麻糖生产淡季,我试着出门打工,第一次到上海码头,搬运集装箱里的肥料,每搬运一袋肥料只能收入几分钱,由于挣不了钱,我又去新疆打工,作为像我这种临时工,既不好找工作,也没有合适的工种,自然也挣不了多少钱。
2006年,我回家花4580元卖了一匹骡子,在一些小型建房工地驮砖、运砂石等,当时恰逢自家也要建房,由于想提高建房进度,加大了骡子的劳动强度,可能是因为太累,骡子买回来才八个月就死了。三个月后,我又花6800元买了一匹,现在靠这匹骡子,每年可增加收入6万元左右。

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官村麻糖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因我一直坚持麻糖制作,在任何困难时期都不曾放弃,是官村坝谢氏家族传统麻糖制作的最后一个坚守者,我被指定为官村麻糖传统制作工艺的第五代传人。
官村麻糖以玉米、红薯等为原料,制作出的成品呈浅黄、米黄等颜色,“形似玉梳白似璧,酥脆细腻甜如蜜”就是官村麻糖的典型特征。色泽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无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官村麻糖的基本制作流程分为发芽、煮糊、发酵、过滤、熬糖、扯糖等六个步骤,每一步都必须认真仔细,特别是在时间掌握上要达到精准控制,哪一步出现差池,就会前功尽弃,宣告失败。
传承也需要创新,我在谢氏家族世代秘制手工麻糖工艺制作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当地及周边地区先进制作技艺,逐渐淘汰了繁琐的步骤辅以现代技术,并在配方上大胆尝试,通过多次试验,不仅增加了口味品种,也增强了口感变化。
现在,我一年制作十多吨玉米的麻糖,销往黔江本地多个乡镇以及彭水、酉阳等周边区县,各地都有固定的客户在我处订货。仅仅靠我一个人,一年加工制作麻糖和其它副业可收入十余万元。我打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兴建一个规范的生产作坊,扩大规模,并努力给儿子做工作,争取把谢氏祖传麻糖制作工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