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不願脫貧怎麼辦?

三月鎏星


隨著國家扶貧力度越來越大,扶貧政策也越來越多,貧困戶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之所以有的貧困戶即使達到了脫貧條件也不願意脫貧,就是因為怕脫貧之後再也享受不了國家的扶貧政策。其實國家政策裡有脫貧不脫政策這一項,就是說貧困戶脫貧之後還可以繼續享受國家的扶貧政策,這也是為了降低返貧風險。遇到達到脫貧條件而不願意脫貧的貧困戶,只要好好的解釋,讓他充分了解了國家政策,應該還是可以說服的。我們駐的村裡共有兩百多戶貧困戶,截止到2019年,已經脫貧百分之九十多,還剩幾戶痴呆憨傻的和患有大病的戶沒有脫貧。剛開始宣佈脫貧的時候,也是有貧困戶不願意脫貧,我們就去入戶宣傳國家政策,講明脫貧不脫政策,基本上都是可以說通的。而且我們縣出臺了脫貧致富星級戶評選政策,對於脫貧成效好的戶,發放星級評定獎金,所以好多貧困戶在計算收入時,也不在瞞著不報。


亦豆寶


現在我是三戶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其中有一貧困戶不願脫貧,我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

今年11月份的一天,駐村第一書記通知我去村裡面開會,並填寫了相關表冊。村委會告訴我,按照縣裡面要求,貧困戶只保留3%的數量不脫貧,你幫扶的那一戶(僅有一個36歲的未婚姑娘,在讀大專)列入脫貧計劃。於是,我對貧困戶的收入做進一步的調查,由於戶主不在家,我只能用電話,調查他的收入情況。開始他給我詳細的說了他的收入:暑假、寒假、週末勤工儉學收入,學校將要給他減免學費,低保金,入股分紅,等。 接著,我便告訴你她,2018年你脫貧了。結果他她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便憤怒的對我說,剛才我給你說的那些收入,沒有那麼多,我沒有勤工儉學的收入,學校沒有給我減免學費,我身體又不好,我今年不能脫貧,如果你給我脫貧,我就不簽字,我還要到上面去告你們。最後我經過一翻苦口婆心的教育引導,脫貧不脫政策,無論如何也說不通。後來我們通過研判,將她延續到2020年畢業了再脫貧。

這就是典型的不願脫貧的貧困戶,我們把她叫做釘子貧困戶。怎麼辦呢

一、到2020年,大部分地區將實現整體脫貧,國家會終結這一項政策。所以,不管你願不願脫貧,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都得脫貧。

二、當前,如果他不願脫貧,幫扶責任人就要進一步對其收入情況詳細地調查,或通過第三者調查,或通過打印貧困戶的銀行賬戶流水線調查收入,評估貧困戶的“兩不愁”、“三保障”等指標,能脫貧則必須脫貧,如果確實存在反貧風險的,則繼續留下,不出列。

三、到2020年,比如我市縣整體脫貧。只保留少數無勞動力極其困難家庭,孤兒家庭,重病重殘家庭,五保戶家庭等,民政部門繼續資助,以保障他們的最低生活標準,免其淪為街頭乞丐,或走投無路。





仁哥抽空說三農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阿麗在農村做扶貧工作快7年了,到目前所在村的貧困戶大部分都脫貧了。在脫貧退出過程中,只要給他們講清楚脫貧的具體標準政策,絕大多數是願意脫貧退出的。

當然也有少數個別貧困戶不願意脫貧,對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首先要搞清楚貧困戶不願脫貧的原因。

在扶貧工作過程中,貧困戶家庭的致貧原因是不同的,有的因病因殘,有的因學,有缺技術缺勞力等。有些貧困戶經過政府部門的6年幫扶工作,如提高新農合大病報銷比例,教育扶貧補助及技術培訓等,基本解決了困難,家庭收入也明顯提高了,已經達到了脫貧標準。這樣的貧困戶即使不願脫貧也不行。

但有些貧困戶其實他的困難並沒有得到解決,如有些貧困戶住房不安全或者收入根本達不到脫貧標準等,對於這些貧困戶,他們不願意脫貧是對的。沒達到脫貧標準讓他們脫貧退出,就是錯退,這樣的貧困戶即使被脫貧了也要重新被識別為返貧戶的。

所以說貧困戶不願意脫貧,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貧困戶不願意脫貧的具體原因是什麼,找到問題並解決,才能幫助貧困戶脫貧。


其次給貧困戶講清楚脫貧退出標準政策。

在農村扶貧工作過程中,好多貧困戶已經達到了脫貧退出標準,但是不願意脫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對脫貧退出政策不是很瞭解。他們不太清楚貧困戶退出的6項標準是什麼,這點應該是幫扶人的失職。

貧困戶脫貧退出的6項標準是“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具體是指收入達到當地脫貧標準、不愁吃不愁穿(包括安全飲水)、有安全住房、9年義務教育階段沒有輟學的孩子、基本醫療有保障。也就是說貧困戶家庭生活狀況只要達到以上6點,就可以脫貧退出了。

所以作為扶貧工作人員,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基本脫貧標準給貧困解釋清楚。對於一般的貧困戶,如果瞭解了政策,自己也達到了脫貧標準,都會同意脫貧退出的。


最後要給貧困戶講清楚“脫貧不脫政策”。

其實很多貧困戶不願意脫貧,是怕自己萬一脫貧了,原來享受的扶持政策都被取消了。所以幫扶幹部下入戶時一定要給貧困戶講清楚“脫貧不脫政策”這是國家的扶貧政策,即使脫貧了,原來享受的扶持政策,脫貧後還是可以繼續享受的。如教育補助、房屋改造補助、發展產業補貼等等。

以阿麗本地為例2018年以前的脫貧戶,到目前該享受的政策還在繼續享受。如產業補貼5000元,企業分紅800多元,還有村集體經濟分紅收益等。

所以阿麗覺得,只要給貧困戶把這些政策解釋清楚,解除了他們的顧慮,那符合脫貧退出的貧困戶自然就會同意脫貧退出了。


總結:在實際扶貧工作中,會經常遇到不願意脫貧的貧困戶。對於這種情況,一定要具體分析不願意脫貧的根本原因。如果確實沒有達到脫貧的標準,那不願意脫貧是肯定的;但如果已經達到了脫貧標準,還不願意脫貧,那就要給貧困戶詳細講解關於脫貧退出的標準及“脫貧不脫政策”這些。只要明確了這些政策,阿麗覺得一般的貧困戶都會願意脫貧退出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在開展貧困戶幫扶過程中,確實出現了極少數貧困戶不願意脫貧的現象。

一、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是貧困戶在達到脫貧標準以後,希望繼續獲得幫扶政策的扶持和幫助,不願意脫貧。

2、是對部分貧困戶對自己脫貧目標期待標準高,儘管收入等條件達到國家標準,卻與自己理想目標存在差距,所以不願意脫貧。

3、是個別貧困戶收入確實不達標或還沒有完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不願意“被脫貧”。

二、在貧困戶真正達標的情況下,就需要針對性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來解決不願脫貧問題。

1、講清國家扶貧政策。貧困戶脫貧不脫政策,脫貧後將繼續對貧困戶進行幫扶,將繼續享受國家各類政策支持,以鞏固他們的脫貧成果,防止貧困戶返貧。

2、講清脫貧與致富的不同含義和要求。儘管要求更高的生活目標是人之常情,但是脫貧脫貧的目標是脫離國家貧困線,只能做到基本的收入、生活等保障,是讓貧困戶做到“衣食無憂”,與“豐衣足食”有著本質的區別。只有先到“衣食無憂”才能“豐衣足食”,實現“豐衣足食”更多的需要貧困戶脫貧後的自身努力,只有自身努力了,才能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幫扶下取得更好的致富效果和速度。

三、距離2020年的脫貧攻堅期越來越近,尤其是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脫貧任務更加艱鉅,既要完成脫貧目標,更要堅決杜絕“被脫貧”現象的出現。


悟方高


這就是當今扶貧的尷尬,貧困戶變成了老爺,扶貧人變成下人,脫貧不脫貧,貧困戶說了算,也是一大笑話!

脫貧與否,看的是貧困戶的經濟收入情況,只要達到了脫貧標準,就是脫貧了。扶貧人只要準確得出被扶貧人的經濟收入情況,完全可以上報脫貧,不需要貧困戶同意。

當然,如果貧困戶達不到脫貧標準,扶貧人不能弄虛作假,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更是對扶助對象的不負責任。

在扶貧工作中,一方面,貧困戶必須是真正的貧困戶,那種開奔馳寶馬的貧困戶必須除名,而且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另一方面,扶貧應該在扶志和扶智上做文章,讓貧困戶樹立脫貧的志氣,有脫貧的智力,而不是發錢發物。如果只是發錢發物,那隻能是越扶越貧,扶出一大批懶漢。

同時,對於脫貧的驗收,不能以貧困戶自己說了算,現在爭當貧困戶的怪現象,就說明我們某些政策上存在問題,慣壞了貧困戶。

有些貧困戶,對於扶貧人員,竟然進行訛詐,不達到要求就是不簽字。這樣的貧困戶,完全沒有必要其簽字。扶貧扶出大老爺的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農家講壇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貧困戶不願脫貧怎麼辦?如果貧困戶的各項指標都已經達到了脫貧線,經相關部門審核也符合脫貧標準,應該和貧困戶溝通後退出脫貧管理,不是說貧困戶不願意就一直不脫貧。

2020年就是全國實現脫貧,步入小康社會的的一年,所以對於2019年來說,對精準扶貧來說,就是一個攻堅衝刺的年份,項目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的扶貧政策會向貧困戶傾斜,所以,貧困戶出現了不願意脫貧的現象,即使各項脫貧指標達標,鄉鎮或縣級部門驗收脫貧後,在省、國家級驗收的時候會出現貧困戶哭窮,對扶貧工作不滿意的情況。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對貧困戶的幫扶主要有六個方面的指標,家庭收入、不愁吃、不愁穿、教育有保障、住房有保障、醫療有保障,圍繞這六項指標,政府會按照戶內缺什麼扶什麼的原則,對貧困戶進行幫扶。通過5年時間的幫扶,貧困戶的各項指標逐年達標,對已經達標的貧困戶也是逐年退出管理,現在剩下的主要家中有大病人員,家裡支出大,收入不達標,或是家中有重殘人員等特殊情況的困難戶。

所以,如果說戶內指標達標了,就應該脫貧,不能因為害怕貧困戶對扶貧工作不滿意而不脫貧,讓他們違規享受扶貧政策。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


農村鄧宗維


斬斷特殊扶貧支持。改變扶貧模式。

聽說過有的貧困縣,實際已經脫貧,瞞報指標,保住貧困縣的帽子,為了套取國家扶貧資金。現在又有貧困戶不願摘帽,對這些人不必姑息,已經核實,追回扶貧資金。

同時也要反思我們工作方法,改變扶貧模式。扶貧資金不給個人,建成項目給個人,或者直接把建成的項目,出租,給貧困戶分紅。

對那些愛佔便宜的人,還是以思想教育為住,處罰為輔的原則。



心若止水168804448


貧困戶不願意脫貧,是一個偽命題。我作為基層扶貧專幹,在扶貧崗位上幹了兩年。接觸了各種原因致貧的貧困戶(家庭成員病殘,天災人禍,無勞動力,自身懶惰等等),絕大多數貧困戶意願是好的,想著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但其中也存在有思想不求上進的貧困戶,只曉得等、靠、要。這種情況一方面靠扶貧政策落實(產業,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方面有保障),人均純收入確實超過脫貧標準。另外要加強政策宣傳(脫貧不脫政策),情感交流(入戶結對幫扶),輿論引導(脫貧光榮,懶惰可恥)等方式方法從源頭解決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各行各業都在參與扶貧,百年目標肯定要實現,不是個人意志能轉變的,再怎樣2020年也要全民實現小康。貧困戶收入達標了,並且有持續幫扶措施,肯定要脫貧的,各級檢查考核也會客觀公正的。關於貧困戶滿意度的問題,我們是把貧困戶當親人,以心換心,設身處地的幫他們想辦法出計策,為貧困戶家庭解決實際困難,不存在不滿意的。


丁運武


貧困戶不願脫貧怎麼辦?

現在的脫貧形勢下,這種情況是有的,並且是很多的。



時值2020年脫貧,已剩餘時間不多,脫貧攻堅已進入到深水區,到了最難啃的硬骨頭,這種情況的發生,我認為有兩種情況,以下內容代表個人觀點,各位看客只管看,只管噴!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一場硬仗,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是一個莊嚴的承諾。對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開展扶貧工作,五個一批的重拳出擊,解決了一大部分的貧困戶的貧困問題,達到了脫貧的目標。經過基層驗收,市,省,國家和第三方評估,認定脫貧,脫貧驗收有一項特別關鍵的指標就是貧困戶滿意度,這裡就關係到貧困戶的願意不願意脫貧了,也就回歸到題主的問題上了!不願意脫貧的情況有下面兩種!




第一種,政策解釋不清楚!!

為了如期穩定的脫貧,政策規定為了穩定的脫貧,在貧困戶脫貧後,有政策的延續性,通俗一些就是脫貧不脫政策,貧困戶相對應的政策繼續享受,以保證脫貧穩定性。一些基層幹部政策解釋不透徹:另一方面貧困戶文化水平有限,政策瞭解能力有限,存在小農意識,總覺得脫貧了,相對應的政策也就不給享受了,不願脫貧也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針對這一類情況,需要凸現基層幹部的作用,對這一部分農戶需要更加細心,耐心的解釋政策,讓他們放心的脫貧,放手去發展,幸福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種情況,真的不願脫貧

還有這樣的個別貧困戶,他們的政策享受了,收入達到了,但就是不脫貧。通常這些人瞭解政策, 掌握政策,熟悉政策,就是思想不上進,故意不脫貧,當然也有一些精神有問題的,亂說的。題主應該更想了解的是這部分人怎麼辦?這些人是基層工作的重點難點,對於這些人也有解決辦法!

那就是更加耐心細心的解釋政策,基層工作就是這樣,多跑幾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育不了他就感動他,他慢慢就會理解。不要感覺這些是廢話,這些是肺腑之言!

而對於那些精神不正常的殘疾貧困戶,認真落實相關政策,和他們不要計較,對他們多一些包容。脫貧認定的各方也會是客觀公正的!

題外一些話

脫貧工作基層工作真的很苦很累,他們承擔著落實政策,解釋政策等各種工作。他們不被理解,群眾不理解,家人不理解………………

在這裡只想說,脫貧攻堅的路上,基層幹部照顧好自己,關心好自己,實在不行心疼的抱緊自己!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們是認真的!!

謝謝收看,我是你的好友微亂侃!覺得好的話一定要關注哦,有不同意見評論區等你!


微亂侃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貧困戶不願脫貧怎麼辦?如果貧困戶的各項指標都已經達到了脫貧線,經相關部門審核也符合脫貧標準,應該和貧困戶溝通後退出脫貧管理,不是說貧困戶不願意就一直不脫貧。

2020年就是全國實現脫貧,步入小康社會的的一年,所以對於2019年來說,對精準扶貧來說,就是一個攻堅衝刺的年份,項目越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的扶貧政策會向貧困戶傾斜,所以,貧困戶出現了不願意脫貧的現象,即使各項脫貧指標達標,鄉鎮或縣級部門驗收脫貧後,在省、國家級驗收的時候會出現貧困戶哭窮,對扶貧工作不滿意的情況。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對貧困戶的幫扶主要有六個方面的指標,家庭收入、不愁吃、不愁穿、教育有保障、住房有保障、醫療有保障,圍繞這六項指標,政府會按照戶內缺什麼扶什麼的原則,對貧困戶進行幫扶。通過5年時間的幫扶,貧困戶的各項指標逐年達標,對已經達標的貧困戶也是逐年退出管理,現在剩下的主要家中有大病人員,家裡支出大,收入不達標,或是家中有重殘人員等特殊情況的困難戶。
所以,如果說戶內指標達標了,就應該脫貧,不能因為害怕貧困戶對扶貧工作不滿意而不脫貧,讓他們違規享受扶貧政策。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