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地名文化語言學分析

山陰地名的文化語言學分析

摘要:山陰縣位於山西省北部,當地人習慣把縣境分為山區和川區,川區又以桑乾河為界,分河北片和河南片。本文從這種分區出發,根據地名學研究和語言學研究的密切關係,運用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首先分析了地名反映出的地形、水文及人們的居處差異,其次對三區地名命名法進行了比較,然後對地名中的特殊讀音及用字加以說明,闡釋了特殊地名反映出的歷史文化景觀,並對部分村名的語源進行了考證,最後簡要分析了不同地區相互排斥的原因。

關鍵詞:山陰地名;命名法;文化語言學

山陰縣位於山西省北部,其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北峰巒溝壑縱橫,中部和中南部為開闊平川和下溼鹽鹼區。當地人習慣把縣境分為山區和川區,川區又以桑乾河為界,分河北片和河南片。

三區所轄範圍分別為,山區:1玉井鎮;2吳馬營鄉;3史家屯鄉;4馬營鄉;5偏嶺鄉;6凍牛坡鄉;7下喇叭鄉;河北片:1甘莊鄉;2苑家辛莊鄉;3北周莊鎮;4合盛堡鄉;5岱嶽鄉;6安榮;7泥河鄉;

河南片:1薛鄉圐圙;2山陰城鎮;3馬營莊鄉;4後所鄉;5張莊鄉;6黑圪塔鄉。

這種分區與按方言劃出的三大區完全一致:北部山區,以玉井為代表,有[z]聲母,沒有捲舌聲母;河(桑乾河)北平川地區,以岱嶽為代表,既有聲母,又有[z]聲母;河南地區,以後所為代表,有聲母,沒有[z]聲母。此外,北部地區的兒化音很少,河北河南兩區的兒化音較多。

本文試從三大區的村名出發,分析三大區各自的地理地貌、人們的居住方式、地名命名根據及由此反映出的地域差異,此外還討論了部分地名的音形義、語源考證及得名之由。下文中將三大區簡稱為山區、河北片、河南片。

01

01

地名反映出的地形、水文及人們的居處差異

1.1北部山區共7個鄉,境內有呈西南—東北走向的洪濤山脈,主峰為大貝山(1947米),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時令河源子河由馬家河入境,經西短川到郭家窯村南出境。境內河流長15公里,河床寬100米。本區82個自然村中以“溝”命名的有12個(村名後的序號為所在鄉鎮序號)玉溝、張家溝、青楊溝、王老溝1,宋家溝3,五家溝、張家溝、井溝4,芍藥溝、魏家溝5,柳溝6,蓿麻溝7;

與水有關的地名有:水頭、水泉1,馬家河2,南河、水泉4,黑龍池6,上羊泉、下羊泉、織女泉7,共9個。

以“井”命名的有5個:玉井、千井1,上石井、下石井4,雙井6;

此外,以“莊窩、嶺”命名的各5個,以“莊、坡,窪,屯”命名的各3個,以“窯、山、坪、川”命名的各2個。

1.2河北片地區共轄7個鄉,境內有流長30公里流域面積約900平方公里、河床寬200米的桑乾河,和境內流長15公里、流域面積262平方公里、河床寬50米的木瓜河。

本區80個自然村中,以“莊”命名的17個,與“水”有關的地名9個,以“堡”命名的7個,以“窯”命名的6個,以“村”命名的4個,“鋪”3個,“溝”3個,其餘共26個。

1.3河南片地區轄6個鄉鎮,南部有山陰與代縣之界山———翠微山脈,舊稱“佛宿山”。

“復宿山”有1500米以上山峰5座,沿山由西往東有隘口5個。黃水河在境內流長32公里,流域面積約800平方公里,河床寬150米。近年來平水期清水已斷流。

本區與水有關的地名共7個,較普通的通名有:“莊”26個,“鋪”9個,“堡、窯、村”各4個,“峪、坊”各3個,“營、臺”各2個,“所”1個。

1.4可以看出,山陰縣境內普遍使用的通名有“窯、村、莊”等,其中“莊”在河北片出現頻率是最高的;在山區出現頻率最高的通名則是“溝”。

“溝”純粹是表自然地形的,北部洪濤山區峰巒起伏,溝壑縱橫,人們修溝築屋,因溝命名,這一通名正是當地人居住環境及地形的真實寫照。河北地形多為開闊平川,河南多為下溼鹽鹼地,南部的翠微山在山陰境內所佔面積不足洪濤山的1/7,由於地形平緩,因堡而形成的莊在地名數量中佔絕對優勢。“莊”在當地最早是為有錢人家看守田地的人繁衍形成的聚落。山區的通名“嶺、窪、坡”也是表明地形的。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嶺”也出現在川區,如沙嶺、蘆嶺,但此嶺非彼嶺,表明地形的作用已弱化,更多強調的是“沙”、“蘆(葦)”。“榆坪、大坪、東西短川”中的“坪、川”是用來指山區中的平川地帶的。

北部山區人們往往選擇低窪平坦之處居住。依地形“穴(掏)土窯”或者住石窯,較為簡陋,因此村名中出現了川區所沒有的“X莊窩”。處於川區的村民住的窯則講究一些,原因之一是不可能依地形結屋。因此,直接以“窯”命名。比較而言,“窯”是一種客觀的命名法。而“莊窯”則多少帶著比喻色彩,反映了人們因陋就簡的居住方式,也反映了當地居民一種與世無爭,閉塞而又自足的人生態度。當地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金窩銀窩,不如一個兒(自家)的土窩”,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發。

水是生命的血脈,歷來人們逐水而居,與水有關的地名在三大區中都不在少數。北部山區以“泉”命名的居多,河北片以“河”命名的居多,河南片則以“河、池”為主。但也有例外,如:山區吳馬營鄉的馬家河因源子河命名,馬營鄉的南河則是“難喝”的諧音;河北片的“上/下神泉”靠近山區;河南片有八處流量在10升/秒以上的泉眼,由於分佈於南山腳下,未進入村名。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儘管“井”在山陰人民生活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以“井”命名的村名只存在於山區,暗示著“井”在山區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也表明山區泉水縮小、水位下降、水源不足的事實。“井”的出現當在“泉水”之後。

前面講過,北部是土石山區,不僅打井需穿過層層岩石,名曰“石井”,即使在視野所及的開闊地帶,這些石頭也會形成種種景觀,“東/西石人坡”“前/後石門”就是因此命名的。

川區有而山區沒有的通名“堡”讀作,最早是有錢人家作為防禦設施的一種牢固土牆,因此許多“堡”均以姓氏命名。現在保存較完整的堡牆有泥河鄉的河陽堡,是明代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家屏墳墓所在地,守墓人居住其間。這裡的堡牆高約1丈,截面為梯形,頂寬約1丈,規模雄偉。北周莊鎮和岱嶽鎮也有堡牆遺蹟。後來以“堡”命名的村子未必建有堡牆,“堡”漸漸也可指無圍牆的聚落。

河南片的“峪”是反映地理環境的通名,指的是峪口,分佈在南山腳下。

地名反映的全縣自然特點用下面幾句話可以概括:南北坡區之上是高山,東部丘陵之下有河灘,中間盆地一大片,西邊全是開闊川,山地丘陵合五成,盆地平川佔一半。

02 地名命名法比較

李如龍先生(1998)把漢語地名命名法分為三類:描述性地名、記敘性地名、寓託性地名。三類之下又各分三小類:描述性地名分表示地理位置的、描述自然景觀的、說明自然資源的;記敘性地名分敘述文化景觀的,記錄人物或民族、姓氏的、記載史實和傳說的;寓託性地名分觀念地名、意願地名、感情地名。

2.1北部山區以描述性地名為主,其中表地理位置的有23個,描述自然景觀的有35個,說明自然資源的有9個;記敘性地名有15個(另有9個與別的命名法相結合)。

2.2河北片描述性地名中表地理位置的有22個,描述自然景觀的有6個,說明自然資源的有5個;記敘性地名中記錄人物族性的有30個,記載史實傳說的有6個;寓託性地名有7個。

2.3河南片描述性地名中表地理位置的有34個,描述自然景觀的有9個,說明自然資源的有10個;記敘性地名中敘述人文景觀的有13個,記錄人物族性的有27個,記載史實傳說的有4個;寓託性地名有6個。試看錶一:

表一

從以上粗略統計可看出,山區地名命名法以描述性地名佔絕對優勢,其中又以描述自然景觀的地名居多;河北片敘述性、描述性地名基本持平,其中又以記敘性地名中記錄人物族性的地名最多;河南片描述性地名最多,其中表地理位置的地名最多。

顯然,從命名法看,山區、川區差別明顯,河南片、河北片相形之下差別則小得多。

2.4山區、川區命名法的一個顯著差異是山區沒有寓託性地名。按歷史進程講,各種命名法是先有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再有人文歷史特徵的記敘以及各種寓託性地名。現在看起來是寓託性的地名可能已幾經變動。

“安岸莊”在明朝時坐落在一條時令河的南岸,叫“南岸莊”,後因洪水淹沒重建,取吉利之意,諧音變為“安岸莊”。一個旁證是《山陰縣誌》大事記中記載著“明嘉靖28年(1549)遭受特大旱、澇災,辛留村平地湧水見魚”,辛留村距安岸莊很近,可見地理、人文的變遷。另外,合盛堡曾名“水上村”,因舉行了盛大的“木瓜河吃水灌溉聯歡會”得名。這個村與安岸莊相距也不遠。

先進村由大/小東巷、順城巷、菜市巷組成,1958年公社化時期,因工作先進而取名。

安榮

,宋朝時始叫“安銀子”,是“澶淵之盟”後宋向遼贈的“歲幣”暫存之處。遼蕭太后冊子耶律隆緒在此築堡駐守,故又叫“安營子”,明稱作“下安銀子”,清叫“安營”,民國時改為安榮,沿用至今;安良鋪的“安良”則是由“安梁”諧音變來的。這跟山陰方言的音系特點有關,北京話的開口呼零聲母字,在山陰話裡,除了“啊、恩、哎”等幾個表示感嘆和應答的詞外,都要加上[n]聲母;山陰話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單字調,北京話的陰平和陽平,在山陰話裡一律讀做平聲。因此,“安”和“南”在山陰話裡讀音完全一樣。

河南片的安樂莊,唐時名“安安鎮”,後人們取安居樂業的意思,改為安樂莊;快樂村,明朝時叫塊兒,後諧音演變而來。“安居坊”則是沿明時建制得名。

由此可見,山區社會變動較小,相比之下川區則變動顯著,發生過很多歷史事件,給人們的生活、思想觀念帶來很大沖擊,寓託性地名或為官方地名,如安榮,或為人們自己改稱,如快樂村,都是這種社會變動的結果。

山區川區命名法的共同點

是描述性地名多,記敘性地名以記錄人物族性的地名數量最多,這與長期的宗法社會里人們按姓氏聚居密不可分,這種聚居方式反映了人們重家族血統的社會心理。這些地名記錄的是命名之初的地理人文特徵,但自然環境在變遷,社會生活在變動,許多地名早已“名不副實”了。

“屯港”在歷史上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由於地理變化,自然災害侵襲,海水全然退去,形成高低不平的山坡,當地人居住於此,仍以屯港為名。這類地名是歷史的化石,通過它們可分析考證出歷史上一地的環境等。許多以姓氏命名的村莊其居民往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如北周莊周姓居民已寥寥無幾,康莊也不是以康姓為主了,但像王家澗、解莊等,現在從村名仍可看出主要居民成分。

03 山陰地名中的特殊讀音及用字

山陰地名用字讀音有許多特殊現象。讀音特殊指和單字音有差異的,用字主要指地名中的方言字及生僻字等。

3.1下面將讀音特殊的地名分類列舉,字音特殊的用黑體字表示,地名後的ABC表所在地區,A表山區,B表河北,C表河南。

3.1.1聲母讀音特殊

安詳寺B

3.1.2韻母讀音特殊

口前

A

包家嶺A

(除“X家窯”外,山陰地名中的“家”均可讀作

沈莊窩A

山陰地名中的“莊窩”均讀

c

芍藥溝A

上神泉

B

高山疃B

東鄯河

B

岱嶽B

3.1.3聲調讀音特殊

上河西

C

北祖A

玉井

A

王老溝A

蓿麻溝

A

泥河B

黃昏城

B

山陰城C

雲水莊

C

3.1.4聲韻調中有兩項以上讀音特殊

織女泉A

安榮

B

東察罕鋪C

3.1.5合音

王家澗B

山陰地名中的“家窯”均可讀作

,有時也可讀作,如:夏家窯

3.2關於用字,值得一提的主要是地名用字中的方言字,均與地形有關,如“天圪嶗、梁頭、黃草梁、黑圪塔、小圪塔、西安峪”等,“圪塔”實際上是“圪噠”的異體字;生僻字如薛圐圙,當地人一般寫作薛圐圙;異寫字除“圪塔”外,八步堰的“堰”當為“塬”的異寫。

04 特殊地名反映的歷史文化景觀、語源考證

4.1北部山區有幾個較為特殊的地名:吳兒城、馬營、吳馬營

吳兒城得名之由是:三國時曹魏為防鮮卑族向南擴張,把對吳戰爭中的俘虜押到北邊,強迫他們替魏築城據守。此地即為其時所築營城,故得名。

馬營則由於遼宋時期契丹人在此紮營圈馬而取名,後因村內夏姓居多故作夏家馬營,現簡稱馬營;吳馬營亦是養馬得名。

4.2河北片的永靜城最早叫

黃昏城,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大同)出發,率兵經過此地,天已黃昏,遂就地安營,後築城紀念,明代叫永寧城,清朝以來一般叫永靜城,民間仍多叫黃昏城。

河南片的山陰城建於元末,民國26年(1937年)前一直是山陰縣治所在地,日軍侵佔山陰後,移縣治於岱嶽,舊城漸廢為村。故驛村北則有忠州城遺址,該城元末為大水毀沒。《讀史方輿紀要》卷44載:“山陰故驛在縣(山陰城)西南十五里,亦名忠州城”,“故驛”為“故邑”之訛讀。這兩個村名均為歷史地名。

軍事有關的地名有:前/後射躲,元朝時,附近是駐軍操練射箭的場所,設有許多靶垛,後形成村莊,取名前、後射垛,諧音演化為前、後射躲。

元營即元軍屯兵之處;大營在北宋時是一片荒漠,宋遼作戰時遼軍駐此,稱作“韃營”,後漸叫“大營”;馬營莊、新馬營則因養馬得名。

大、小柴棚原是養馬存放草料的地方,蓋了許多草棚子,後來人們定居於此,因而命名。

後所在明朝時才有,1373年,在雁門關外駐軍屯田,分一衛五所,即前後左中右,後所因此得名。

4.3河南片有一些與鹽業有關的地名,北、西、南鹽池無須細究,一望而知;白坊因村莊建在白茫茫的鹽鹼灘上而得名;黑圪塔則因早年此地鹽坊甚多,遍佈鹽土圪塔,雨後一片褐色,故名。據《山陰縣誌》記載:民國8年-----19年,本縣每年大雨連綿10餘日,在南山腳下形成東西長27公里,南北寬3公里下溼帶。平川地區大部分土地鹽鹼化,眾多百姓棄耕熬鹽。1932年,本縣還因鹽業銀號發行額太大而導致通貨膨脹。

在山陰川區村名中,稱“鋪”的很多,如二鋪、四鋪、帳頭鋪等,設鋪之初,還有頭鋪、三鋪,頭鋪在黃花樑上,後由於常遭搶劫,移至附近的“棋道地”,三鋪就在現在的新岱嶽(又名辛興鋪)。以“鋪”為名的村莊,多系元朝驛制下的小站,至今沿著棋道地、二鋪、新岱嶽、四鋪,仍有許多烽火臺,成為歷史的見證。不過象吳家鋪這樣的地名則主要取義“買賣鋪”,與驛傳制度無關。

前面談到過山陰村名中有

“馬營”系列地名,這既反映了古代駐軍歷史,也說明當地適於飼養馬,“白草口、黃草梁”等地名錶明命名之初當地的水草豐茂,正是合適的天然牧場。講到畜牧業,我們便不能忽視山陰地名中和“羊”有關的,北部山區有上/下立羊泉,河北有大羊村、小羊村,河南有羊十二莊、羊圈頭、羊圈鋪等,這些地名記載著山陰畜牧業的發展。這一點《山西的羊文化》(潘家懿1993)裡的一段話分析得很精闢,

摘錄如下:

晉北和晉西北緊鄰蒙古草原,是養馬牧羊的好地方,加之西周以後,山西一直是北方少數遊牧民族入侵中原的過渡地帶,所以古代的北方少數民族都曾經長期居留山西並與當地漢人雜處,而這些遊牧民族多以養羊養馬為業,這就使得山西的畜牧業在古代一度成為最發達的地區這一分析對處於雁門關以北緊鄰蒙古的山陰縣十分恰當。

有趣的是,儘管山陰養牛業發達,但積澱在地名中與牛有關的只有一個“凍牛坡”,還是因地形而取的,與養牛業難以建立聯繫。當地坡長路陡,再健壯的牛也會變“鈍”,又因氣候較冷,諧音變為“凍”。這一地名只能表明當地有過“牛”這種動物。

此外,河南片的薛圐圙 和東西察罕鋪較為特殊。從語源考證,圐圙和察罕都是蒙古語,前者從蒙古語hure音譯過來,原意是有圍欄的草場,通行於華北諸地區。察罕鋪命名之由則是:元朝至元九年為治理桑乾河,曾在此建察罕都御府,後蒙人退走,漢人遷入,定村名為察罕鋪,察罕的意思是蒙古漢屬地。

05 不同地區的相互排斥及原因淺析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雖然山陰人將全縣劃為三大區,三區間在方言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但相比之下,河北片、河南片無論從地名反映出的地理環境,居住方式還是地名命名法,特殊地名反映出的歷史文化景觀來看,差異都很小。這兩區共同構成的川區則與山區有較顯著的差異,兩區日均溫度差5度,相差一個節令。山區糧食作物以莜麥(燕麥)、豌豆、胡麻、馬鈴薯為主,川區則多產穀子、糜黍、玉米、豆類等。這自然影響到人們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乃至生活方式,影響到山區川區人相互間的態度取向。如山區人將川區人戲稱為“川板

”,川區人則稱山區人為“山漢”
,他們還編出諸如“山漢吃糕,小死一遭”,“山漢吃豆,咬了指頭兒”及針鋒相對的“川板吃莜麵,屙下一牛圈”,“川猴吃莜麵,(不管怎麼說)也不賴”來相互取笑。這類現象在河北片、河南片之間則不存在。

山區、川區間的相互排斥除與自然環境、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密不可分外,與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也不無關係。河南歸屬山陰較早,加之相互間語言、生活差異很小,彼此很容易接納對方。而山區情況有所不同,偏嶺、馬營1956年才由懷仁劃入山陰,史加屯、玉井、吳馬營在五十年代前則是由右玉管轄。這一情況加上山區川區的諸種不同,使得一個時期內山區作家長的甚至不願將女兒嫁到川區,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意。不過,隨著交通、通訊手段的發展,人們的交往增多,不僅這種現象不再存在,越來越多的山區人也願意搬到縣城或條件比家鄉好的川區村莊生活。年輕人中升學、入伍、外出打工的也不在少數,山區、川區昔日的壁壘森嚴、涇渭分明悄然發生著變化,

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是必然的。

來源:《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選稿:常宏宇

校對:方夢瑤

審核:代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