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户口"

《十万个为什么之遨游宇宙》

系列内容由“科学维他命”独家原创,用语言、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带你认识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几分钟有趣有料的知识,帮你成为科学小达人。

Pluto

冥王星的"户口"

关键词1:冥王星和它的卫星

关键词2:冥王星的最终“落户”

关键词3:“新视野”号探测器

从海王星往外,就是冥王星和众多小天体的天下了。冥王星曾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于1930年被美国天文学家C.W.汤博通过巡天观测发现,用希腊神话中“地狱之神”的名字命名为“Pluto”。这个名字是英国牛津一位11岁的女孩维尼夏.伯尼提议的,她觉得这很适合于一个永远处幽暗与寒冷中的星球。在汉语中,译为“冥王星”。

冥王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40倍,所以接收到的太阳光非常微弱,即使面向太阳的地方温度也低到-220℃,除了氢和氦等极少几种气体外,其他气体物质都会凝成液态或固态。冥王星的直径仅2300千米。冥王星公转一周需要248年,它从发现至今才绕太阳转了1/3圈。

冥王星有5颗卫星。最大的一颗是美国天文学家克里斯蒂于1978年发现的。人们将它命名为“卡戎” 希腊神话中在冥河上运渡亡灵的艄公的名字,在汉语中定名为“冥卫一”。美国航空航天局2005年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冥卫二和冥卫三,2012年又发现了冥卫四和冥卫五,它们都很小直径都只有几十千米。

人们曾将冥王星看作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但是它的行星身份一直遭到人们的质疑。

相比起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冥王星实在是太小了。论体积,我们的月亮也顶得上三个半冥王星那么大。冥王星的物质密度是水的2倍,比地球的平均密度小得多,大约500个冥王星才抵得上1个地球那么重。

行星都在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冥王星的轨道却要扁得多,它经过近日点的时候竟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也就是说,它与海王星的公转轨道彼此交错。而且,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都很接近黄道面,冥王星的公转轨道平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却达17°之多。

此外,在原先已知的8颗行星中,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统称为类地行星)体积都较小,但密度相当大;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统称为类木行星)体积都很大,密度却很小。冥王星离太阳更远,个子却特别小,密度倒比类木行星大。这些情况也使人们产生疑问: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颗名副其实的行星?

其实早在1936年,英国天文学家里特顿就提出冥王星原先很可能是一颗与海卫一一起绕海王星运行的大卫星。它一度靠近了海卫一, 它们在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况,结果冥王星脱离了海王星而成为第九颗大行星,海卫一则由于受到反向的冲力而成为一颗逆向运行的反常卫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一批柯伊伯带天体,它们与冥王星很相似。特别是阋神星的“个头儿”甚至比冥王星还大。这种局面最终导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06年通过决议,将冥王星降级为“ 矮行星”。

在那年1月,美国发射了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 它将于2015年飞抵冥王星附近,对冥王星、冥卫以及柯伊伯带进行近距离的考察。“新视野”号在冥王星上发现了“心形”平原,被以冥王星发现者的名字命为“汤博区”。“新视野”传回了的照片显示,冥王星表面有高山、平原以及复杂的“蛇皮”地形和“龟甲”地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