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普”---艾滋病潜伏长短与年龄有关吗?


艾滋病潜伏期长短与年龄和身体免疫力以及感染的HIV病毒亚型都有关系。HIV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HIV-1型和HIV-2型。而在这两种类型的内部,还可以继续划分为诸多种亚型。通常认为,HIV-1和HIV-2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约40%~60%,但HIV-1比HIV-2亚型传染力更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情况下,HIV-1致死率更高。并且,我们通常所说的HIV主要就是指HIV-1型病毒。在我国的新感染者中,HIV-1AE亚型,就是这样一个病毒,潜伏期一般较短,只有2-3年。这样的患者,一旦发现,建议必须尽快服药。但HIV-1AE亚型的测定,仅仅用在科研上。



不过绝大多数恐友无需担心。我们目前的初筛试剂都是以HIV-1/2联合检测的。即使被感染到了HIV-2型,我们也很快能够筛查得出来。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关爱门诊主治医师刘石磊:多种因素叠加共同影响了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其中年龄对艾滋病潜伏期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艾滋病感染时的年龄越大,艾滋病发病的危险越大,其相应的潜伏期越短。当然这是不包括儿童艾滋病感染者,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善。

根据国外的数据:按感染时的年龄将HIV感染者分为《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5个组,发现年龄越大和艾滋病快速进展独立相联系,感染后5年的发病率分别为4.2%、16.9%、20.6%、31.9%、36.2%。由于衰老本身是疾病和死亡的促进因素,扣除衰老本身的作用后,年龄仍然显著影响着HIV感染者的潜伏和生存时。

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也因为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而这不同,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感染途径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心里状态等有关。人体感染艾滋病后,潜伏期最短的病例仅仅几天,也有经过10 年以上甚至20年,但平均2~10 年的时间内发病。至于终身未发病的,只是凤毛麟角。

 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CD4很高。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

“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CD4在4-6周下降低于200甚至更低,而后CD4又会回升,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

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社交行为。



所以,目前我们还是要以CD4为基本的免疫情况为参考前提。对于CD4值比较高的患者,病毒载量不高的话,自己选择用药,但要定期观察CD4指标。如果病载较高,需要加密监测CD4,并且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建议尽快用药。


医学硕士。从事HIV相关疾病诊治多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要负责关爱门诊HIV感染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申请、随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