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病根儿在哪里?

打晕了又背过气去又打晕了又泼一盆凉水唤醒过来又打晕了进ICU抢救过来然后又打晕了……

这就是几十年来中国球迷面对中国国家队的真实写照。苦逼、朴实、忠贞,像一个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的小媳妇儿,被中国国家队摧残的死去活来。

中国足球怎么了?这个命题有点大,但也不大。因为几十年来,无论是官方的讨论、规划、政策出台了无数,民间的争执、吵闹、键盘教练也轰轰烈烈,中国足球被人唾弃,像一坨屎,但中国球迷就像《静静的顿河》里描写的哥萨克喝酒,哥萨克说自己不喝酒了,但是看到酒精就像狗见了屎,继续扑上去吃几口。

真的就是这样的可悲和可气以及可怜。我自己也是那个抢着看中国国家队,然后又头破血流,比赛结束后继续生闷气的可怜虫之一。

中国足球有两重意思:什么是中国足球?一个是国家队,一个是联赛。

我们通常更多的感情寄托在国家队身上,因为我们爱国,爱国这个东西从来都是高尚的,连带着我国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虽然我们有时候知道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怎么样,但是还是不允许外人指责。轮到在即则怎么骂都可以。

国家队不行,说不行,其实综合来看,在亚洲也一直属于中等偏上,甚至有的时候还是算准一流。比如两次亚洲杯亚军,这些都不错。不能否认。但多数时候,都是垃圾。原因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无能,不能说50年中国足球都抬不起头来,然后管理者一点责任都没有,这说不通。

瞎折腾,是中国足球管理者的特点,换一茬领导换一茬政策,从来没有长久规划。12分钟跑,头球一个算两分,红黄队,U23打联赛,没有一个政策是具有长远规划的,都是顾忌眼前的利益,着重于在任上出成绩。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病很明显,你在任上折腾一通,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鸡(8)毛给下一任,打扫屋子擦屁股,还得重新来过。遇到懂点足球规律的,国家队成绩好点,遇到彻底的外行,比如谢亚龙,干脆就收黑钱犯罪了。

第二个特点是从来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我们一直在讲“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高屋建瓴,看到本质,就是搞好基层足球,打好基础。但是有没有好好弄,就得另说了。比如校园足球,场地到位了吗?踢球变成抱着足球跳足球操,都跳成广场大妈了,还梦想跟孙兴慜这样的对抗,做梦吧。

第三个特点,本末倒置,对于联赛,就是为国家队服务的,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认识,就肆无忌惮的设置赛程,割裂联赛,搞大集训,不顾及足球规律,搞U23。还把联赛当成搂钱的耙子,搞中超公司,足协自己承包各队的队服,规定全中超都得穿一个品牌的球衣。电视转播权也自己攥着。你有什么权力干这个?

基本上,上述四个特点就是中国足球的病根儿。只要不按照足球规律做事,那就是大跃进,在麦田挖坑,倒进一千公斤麦种子,就希望这样能大丰收,做梦吧。足球规律是什么?有现成的,五大联赛,日韩联赛。不用创新,不用出幺蛾子,就学习人家就足够了,为什么?因为五大联赛人家都搞了上百年,该挖的坑,该跳的井都跳过了,学习人家,规避绕路,就基本可以。非要自作聪明的想一出是一出,跟要猴儿一样,竭泽而渔。

2002年,靠着日韩不打预选赛,世界杯出了一次线,当时的足协领导在镜头前摇头晃屁股:“中国足球从此站起来了!”,可是,出线就是站起来了吗?站起来别趴下哦。最终还是摔的鼻青脸肿,平菲律宾,输给叙利亚。中国足球管理者就像海燕,长点记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