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背后的大国抉择

一提起计划生育,我们会想起什么?

对于00、10后来说,可能就是些图片和影像资料,或者是农村古墙上粉刷的文字;

对于80、90后来说,可能是一些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独特体验,亦或者是孤独无姊妹陪伴的切身感觉;

但对于60、70后来说,“计划生育”可能就是他们一听到就会觉得敏感的一个话题,是终其一生都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

“计划生育”,其实陪伴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计划生育的分量其实很重,重到每一位20岁以上的国人都不得不认真面对这一重大课题;计划生育受到的误解也很深,深到很多人一听到名字就存有偏见,甚至略带怨恨。

但计划生育真的是我们误认为的那样吗?计划生育的真正起因又是为何?它的目的又是何在?它的未来又会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问题拿出来,将其一一剖解,解释个清楚

01 必然,也必须实行的人口政策

1949年,我们国家统计的全国总人口有5,4亿人。

当然,和现今近14亿人相比起来,前者约是后者的2/5。但我们要知道,2018年的美国人口总共才有3.3个亿。

也就是说,70年前我们国家的人口,比70年后美国的人口还要多出2.1个亿。这真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

而事实总会比现实更加残酷。

我们不光人口基数比别的国家大,人口加速度也很大。

从1949年开始,我国人口就以平均每年1380万的速度在增长。那时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可是现在增长数量的两倍还多。

但是80年代的中国比不上现在,那时很穷啊!

虽然1978年的GDP总量达到3678.70亿元,全世界排名11位,但是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人均收入只有180元,近似地算,是现在人均收入的1/156!

那么人口呢?五六十年代大部分的家庭不止有一个孩子,有的家庭有3个,有的家庭有7个,但更多的家庭有5个。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现在1/156的钱,多养活4个孩子。众多家庭,不得不在生存与灭亡之间无奈地徘徊着。

人多粮少,这是事实。但养不起还是算小事,更重要的是,大人千辛万苦养活了孩子,他们长大成人后依旧养活不起自己!看那些粮票、布票,甚至是火柴票,就知道当时的我们的生活条件有多么匮乏,环境有多么恶劣。百姓连普通的衣食住行都异常艰难,更不要说走出农村、走进城市了。

1952年—1976年,我国每年只能解决200万的新增就业。也就是说,假如每年出生人口有1380万人,依旧有1180万人找不到工作。按照1978年17.9%的城镇化水平,大概有969万的农村人口和211万的城镇人口“没有工作”。

农村人口大不了回家种田,可那些无田、无工作、无能力的200多万“城里人”呢?他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但是他们也要生存、生活下去啊,那他们会选择什么方式生存下去呢?

试想一下,如果每年有200多万人找不到工作,长此以往下去,社会中将会充斥着什么样的人?城市失业问题,最终会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和犯罪问题。看看津巴布韦,看看委内瑞拉的现状,就是极端例子。

一无钱,二无粮,三失业人口多,国民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压力。

国家想要发展,生活水平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而解决方式就是一定要发展工业,走工业化的道路,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看看韩国,看看日本,看看新加坡,这些国家都是如此过来的。

当国民有了工作,有了目标,有了致富的梦想,国家就有了发展,有了希望,有了未来。

这一点,必须看得很清。

而人口问题,已然成为了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拦路虎。所以计划生育看似横空出世,其实已经是顺势而生,顺时而为。

它是必然,也必须做的事情。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过于偏激,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无疑是利好的。

02 促进发展的人口政策

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是计划生育下带动的“人口红利”一手促进的。

想要达到“人口红利”,首先的判定条件就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只有这样,人才能解放双手、解放双脚,走出农村、走进城镇,走出田地、走进工厂,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而计划生育,就是在国家人口满足第一个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发展所做出的、满足第二个条件的重大举措。

国家异常艰难地实行了这样的政策,但是回报也是巨大的。

在它实行后的18年里,由计划生育带动而来的人口红利,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惊人的26.8%。城镇化率也由1949年的10.64%,达到2018年的59.58%,将近5.6倍的增长。我们国家的GDP,更是平均以10%的速度在增长,这样的增速可以说是傲视全球。

人口红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

当然,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也得到了逐步改善,而老龄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微观来讲,计划生育让国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孩子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帮助有学上,在工作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帮扶有出路。

长此以往,不但整个国民素质得到提升,社会治安情况也在逐渐转好。

如果我们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呢?国家经济只会被人口问题一拖再拖,停滞难前,国民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如果再平均一下更是所剩无几。

现在所说的什么多生4亿人,多消耗多少能源,那只是后话,因为国民生存在那样的条件下,都会成为问题。

03 人口政策的未来是变动的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现在不论是“单独二孩”,还是“全面二孩”,都是我们国家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所制定的战略举措。

据测算,我们国家目前有9.9亿的适龄劳动人口,三十年后仍旧充裕,G7国家加起来总共才有4.8亿,但是它们的经济总量是我们国家的三倍,劳动生产率是7倍多。

所以现今,我们缺的不是劳动力数量,而是那些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招工难”、“就业难”的现象。

因此,人口政策的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2014年,我们国家开放了“单独二孩”,2016年,开放了“全面二孩”。今后,肯定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

但是我们能说几十年前的选择是错误的吗?不可否认,这中间存在不足,存在艰难,但更多地,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因为本质上,我们都在为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