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重返足协杯决赛,这一次荣光属于少年郎

全文

4055 字,阅读时间预计 7 分钟。

今天下午,中国足协杯赛 U14 组终于迎来决赛较量,尽管天津泰达队最终在点球大战中遗憾负于山东足协队,但在本届赛事中所取得的亚军成绩,已经创下了近年来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青训队伍的最好成绩,而这个来之不易的亚军也说明,近年来天津泰达俱乐部在青训领域上的蓄力深耕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泰达足球的元气也正在慢慢恢复。


两年时间,从全国中下游水平到全国亚军

由于2019年全国青少年足协杯赛要求参赛队伍必须是中超、中甲、中乙或中国足协会员协会代表队,因此这项赛事吸引了国内众多青训传统豪强参加。在 6 月份进行的足协杯男子U14组第一阶段比赛中,天津泰达与上海绿地申花、浙江绿城、长春亚泰同分B组。小组赛三战过后,泰达与申花、绿城同积 6 分,相互间胜负关系与净胜球数均相同,最终通过比较总进球数,打进 5 球的申花以小组头名出线,打进 3 球的泰达则以小组第二身份挺进全国八强。在全国总决赛阶段 1/4 决赛中,天津泰达 2 比 0 战胜实力强劲的山东鲁能,历史性杀入四强;半决赛青超联赛华北大区小组赛中两度战平的宿敌河北华夏幸的挑战,泰达队最终 1 比 0 力克对手,闯进决赛。

今天下午的决赛,面对最近两年包揽青超、足协杯这一年龄段几乎所有冠军的山东足协队,泰达队的孩子们继续发扬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在上半场 0 比 1 落后的情况下,第 65 分钟由姜虹光顽强扳平比分,硬生生把比赛拖进了点球大战。值得一提的是,姜虹光今年上半年遭遇小腿粉碎性骨折,至今钉子还没有拆下,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小伙子依然参赛。虽然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泰达队小球员们发挥不佳,第 1 轮和第 5 轮的罚球都被对方扑出,最终只能非常遗憾地与冠军奖杯擦肩而过,但此次足协杯之旅让孩子们的自信心获得极大提升。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泰达 U14 队组队时间较晚,从 2017 年 10 月份组队到现在,也只有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因为组队时间晚于其他球队,所以选材面很窄,整体水平在全国只能算是中下游,甚至最早与山东足协队交手,曾以 4 球巨大劣势告负。此次参赛,泰达 U14 队人员储仍并不十分充足,一共只有 18 名球员报名,其中还有 3 名守门员,甚至在决赛中因为主力边后卫停赛以及两名球员受伤,全队只剩下了一名非守门员替补。但就是在这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此次杯赛中泰达小球员们完全踢出了天津足球应有的精气神,让人们倍感振奋。

李洪洋

天津泰达U14梯队主教练

我们今天能够取得足协杯第二名的成绩,可能是泰达近些年青训成绩最好的一次,这些孩子从组队至今整整两年,他们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来的时候真没想到球队会踢到前三名。可以说,球队进步得是非常快的,我想这支球队一年一个台阶的进步,和教练队员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只要教练多些爱心和耐心,我相信所有球员都能够慢慢进步。

从 2017 年底筹建至今,泰达 U14 队成军仅两年时间,而作为泰达青训最早的本土教练之一,李洪洋也仅是一位只有三年执教经历的少帅。如今,李洪洋和他的球队一同取得全国亚军的成绩,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也让他唏嘘不已。

李洪洋

天津泰达U14梯队主教练

2016年退役到现在三年时间,感谢俱乐部给予了我这个机会成为一名年轻教练,我对此也非常珍惜。带队几年的感觉就是累并快乐着,累是精神上的疲劳,但看到球员的进步也是真的快乐的。因为最近的比赛喊得太多,我的嗓子一直是哑的,身边的人都跟我说不用这么大声喊,但我希望的是用我的鼓励让他们更加出色。

接下来,泰达 U14 队还有 2019 年青少年冠军杯赛的比赛任务,由于参赛球队是青超联赛的前两名和足协杯的前两名,对于泰达队而言将是更大的挑战。不过有了今年非同寻常的大赛经历,李洪洋和他的弟子们对于未来有着更高的期待。

李洪洋

天津泰达U14梯队主教练

因为这是全国最好的四支球队的较量,除了打好这些比赛以外,未来我还是希望以提高球员个人能力,提高球员的理解能力为主,去培养他们尽快成长,我的任务就是为一线队输送更好更优秀的球员。


先有数量再追求质量,泰达足球元气正在恢复

对于泰达 U14 队的孩子们而言,足协杯亚军的成绩是一个很大荣誉,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就这个年龄段的小球员来说,个人技术和思想迅速成长成熟,要比单纯追求成绩更重要。但是,这个足协杯亚军却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泰达足球的元气正在慢慢恢复,事实上,通过近几年深耕青训,泰达足球后备力量培养已经体现出一定的成果。

随着中国足协新政中要求职业俱乐部落实五级梯队的准入和青训总监制度, 2017 年年底,泰达俱乐部任命刘春明为青训总监,而刘指导一经上任,便开始整合俱乐部青年教练中的优势资源,联手打造泰达青训新体系,帮助已经荒废多年的泰达青训工作重新回到正轨。

今年青超联赛,泰达俱乐部有 U19 、 U17 、 U15 、 U14 、 U13 共 6 支球队( U17 分 A 组和 B 组)参赛, U14 队和 U13 队都杀入最后的总决赛,前者获得全国第 6 名,后者取得第 13 名;而在青少年足协杯比赛中,泰达 U13 、 U14 、 U15 和 U19 队均杀入最后全国总决赛阶段比赛,泰达 U13 队获得第 8 名, U14 队获得亚军, U15 队获得第 10 名, U19 队获得第 15 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泰达 U14 队就参加了中国青超联赛和青少年足协杯两项赛事,分别获得青超联赛全国第九名和足协杯小组第三名,同年两名小球员成功入选国家少年队集训大名单。今年,泰达 U14 队双线成绩更进一步,一名队员成功入选国家少年队集训大名单,并跟随队伍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国际邀请赛。

除了这 5 级梯队,泰达 U12 队和 U11 队于 2018 年 5 月开始筹建,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和选拔,今年6月份正式入驻泰达青训基地。其中, 2007 年龄段球员共计 25 人, 2008 年龄段球员共计 35 人,在有了数量的基础上,现在泰达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开始向追求质量这一新阶段发力。

学日本,中国足球青训任重道远

青超联赛全名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它是在中国足协和全国校足办的联合推动下,于 2017 年正式推出的一项青少年足球赛事,采用全新的区域性周末主客场联赛赛制。2017 年青超联赛刚刚推出时,因为带有试验性质,青超联赛在展开的同时,中国足协依然主办了 U 系列联赛,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青超联赛是学校队伍、俱乐部梯队以及省市体育局(足协)队伍一起展开较量;U 系列联赛则只是职业俱乐部梯队与省市体育局(足协)队伍参赛。此外,在这个基础之上,中国足协下属的职业联赛管理部门还主办了一个只有职业俱乐部参加的 “精英梯队联赛” 。

2018年,中国足协在内部进行了机构大调整后,作为足协工作的重点,青年足球联赛也随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变革。中国足协在取消了 U 系列联赛后,将青超联赛进行扩容,同时将精英梯队联赛合并纳入青超联赛中。这样,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联赛就剩下了一个——青超联赛。除了青超联赛,中国足协在每年年初还主办一个 “青少年锦标赛” ,而在青超联赛期间,根据赛程的安排,还穿插进行一个 “青少年足协杯赛” ,到了每年年底,还将进行一个冠军杯赛。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每年中国青少年足球只有这四项赛事(青超联赛、青少年锦标赛、青少年足协杯赛和青少年冠军杯赛)。此外,每四年一届的青运会和全运会,依然将有男足青少年项目的比赛,不过关于青运会和全运会足球赛的年龄段设置问题,目前还在讨论之中。

应该说,青超联赛是中国足协为推进青训“五系一体、两心一赛”而打造的青少年核心赛事平台,它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对国内青少年竞赛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同时继续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取周末联赛制与集中赛会制相结合的设置,也使得赛事举办时间与赛制结构更加合理,更充分地发挥了竞赛杠杆的作用,从而达到搭建更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赛事平台的目的。

就在中国足协着力打造青超联赛的同时,去年 1 月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和阿里体育,在上海同济大学共同宣布打造全新的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足联赛),同时启动了 2018 赛季全国青少年校足联赛(大学组)赛事。其实相比成立不久的青超联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才是国内历史最久远、覆盖范围最广的青少年足球赛事。早在 1999 年,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就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联合创办了这一联赛,创办之初名称为“中国高中足球联赛”,并只设高中男子组一个组别。

2006 年,该赛事更名为 “中国中学生足球联赛” ;2014 年,主办方对赛事进行全面改制后,正式更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2015 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开始接手主办工作,直到去年,原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纳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赛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17 年 11 月,阿里体育与大体协、中体协签署十年合约,共同运营校园体育赛事,校足联赛则 是合作建立后运营的第一项赛事。阿里体育计划利用十年时间,将校足联赛打造成可覆盖全国 3000+ 院校、举办 5000+ 场比赛、拥有 10 万+参赛人群、现场观看人次超 3000 万的赛事。

事实上,像这种一方面狠抓俱乐部青少年梯队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的“双轨制”,真正起源于日本,它也是日本足球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作为双轨中的一轨,日本校园足球的专业化和受欢迎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今年1月,全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决赛4万名观众到场, 40 多家主流媒体转播报道的盛大场面刷屏,令中国球迷艳羡不已。作为 “业余” 足球的代表,对比 “精英” 的代表俱乐部青训,日本校园足球这条道路凭借着系统而完善的起步,再加上激烈精彩的各级联赛,球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也是日本足球长期身处亚洲之巅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中国足球正在努力向日本学习,不仅仅发展职业足球,还包括更广的非职业足球。但相比拥有非常好的足球文化和氛围的日本足球,自发形成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式,不断夯实金字塔的塔基,中国足球在青少年梯队建设上只能靠行政命令硬性规定,在校园足球上也只能先靠商业模式包装,从而将校园足球联赛的联赛影响力以及商业价值推上一个新高度。不得不说, “双轨” 真正并行不足三年的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有稿件采用需求或商务合作意向,

请在工作时间(8:00 - 18:00)致电:

(022)23601972 or 13207576205

或用手机添加微信号:EYESONSPORT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