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一家三口住30亩森林,用废旧材料建造400㎡绝美宅子,打造真正令人向往的生活!「086期」

在距离成都市中心不远的地方

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它的占地面积有30亩

里面住着90后姑娘廖凡和她的父母

同时也是上万只鹭鸟的栖息地

别看这里现在树木参天、景色宜人

成群的鹭鸟漫天飞翔

到处都充满着静谧、悠然的气息

时间倒退到20年前

这里可是一块光秃秃的农田

树木蓬勃生长

鹭鸟们来到此地衔枝筑巢、栖息繁衍

廖全福本来想靠30亩的森林走上致富之路

无奈他不忍心破坏鸟儿们的栖息地

就再也没有卖过一棵树

阳光洒落,微风浮动

成千上万的鹭鸟穿梭在青山绿林之中

上下翻飞、翩翩起舞

美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但随着森林内的鹭鸟越来越多

很快就引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

有人知道他们居住在市里

林子内正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

便在夜里隔三差五地来到这里偷猎

爱鸟心切的廖全福放不下心

从2015年开始用了2年的时间

亲手在林中属于自家的一块土地上

盖起了400㎡的房子

一栋为木结构,一栋是青砖房

等房子盖好之后

一家三口就搬离了原来的地方

来到这片葱郁的树林里居住

在女儿廖凡的印象中

保护鹭鸟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不但没有任何金钱收益

爸爸还为此付出了20年的时间和心血

全靠另外做点生意来养活

他总是穿着20块的白布衫

满身泥泞地忙活于种树、喂鸟、

清理垃圾、观察鹭鸟的生活状态

这个无限的循环中

很少能停下脚步享受真正的生活

直到随着父母搬来这里

她才开始理解爸爸所做的一切----

“对大自然的喜爱,

可能就是人的一种本性。”

不过除了爱鸟护鸟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动外

廖全福对于历史建筑材料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有一种独到的眼光和审美

可以将那些别人不要的古材料“变废为宝”

青砖房的建筑材料

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

从民国革命家李一氓

正在被拆迁的故居中收下来的

而他们的住所用木结构建造而成

房子的主体材料

是从另一个拆迁中收来的明代木板

雕工精细的门窗则是清代的

同样来自于李一氓故居

原先廖全福只设计了一层平房

因为他觉得一家三口居住已经绰绰有余了

但是木匠师傅却不肯锯掉多余的木头

他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

从未见过整栋房子都用明代老柏木搭成的

锯掉之后定然甚为可惜

这便又造了一个木头阁楼出来

作为廖凡的住处

园子没有刻意的设计

而是呈现出一种最自然和谐的状态

让空间移步皆景

充满生趣

庄园的城墙

是广汉雒城的古城墙在做修复之时

剩下来的残缺青砖

廊桥的承重梁是旧货车底盘的大梁

桥板来自于车厢的底板

庄园还有上千株形形色色的盆景

最老的有1500岁,年轻的也有100岁了

廖凡说

我们不觉得它们是景观

而是古老的生命

离群索居的日子很简单没有喧嚣和纷扰

有的只是怡然自得的生活

还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感

廖凡的妈妈还种了两个小菜园

这些蔬菜天然有机、无污染

让一家三口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对于自然的热爱,是人的一种本性

愿我们都能被这一家的大爱所感染

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感恩大自然带来的所有馈赠

-END-

注:本文由烩设计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文来自网络资料编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