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唱衰”服装业了,一起活下去不好吗?

这两年,服装业过的很难,就今年上半年来说,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仅达到4749.7亿元,整体市场仍持下滑趋势。可是,我们摸着胸口问一问,服装业的不断走低我们就要抛弃它吗?难道以后无人再卖服装,不穿衣服了吗?

答案必须否定。

从古至今,衣食住行都缺一不可,行业趋势的下滑不过是一个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参考,服装业不会消失,但我们必须活下去。

随着消费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生变化,服饰品牌们都在汲取经验,不断试水转型,思索其未来。

股价翻三倍的李宁

李宁股价自今年以来累积增幅达131.65%,市值较上一年同期翻了近三倍。

去年二月,借由首登纽约时装周,李宁意外迎来了转折点。由此,李宁便开始利用国际时装周一路打开局面,频现巴黎男装周、纽约时装周,用国潮时尚刷新外界对李宁的印象。今年3月,李宁甚至首次提出李宁时尚线的概念,明确了以运动时尚风格瞄准中高端市场的产品线定位。

李宁的“时尚之心”已是众人皆知。但是,论长久之计,李宁需要产品持续创新,推出爆款引爆市场。不管是“专业”还是“时尚”,技术研发都是体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对李宁品牌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李宁在研发上的支出非常微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维持在2%的水平。而安踏这一块的投入近几年却保持在5%以上,耐克更是达到9%。如何在“专业”和“时尚”之间,找到那一个精确的点,是李宁接下来的活。

创收148.1亿的安踏

安踏2019年上半年创收148.1亿元,增幅位居全行业首位。股东应占溢利均创新高为24.8亿元,增长27.7%。

安踏近几年不断组建其品牌群,深入体育运动市场:打造以安踏、安踏儿童、斯潘迪(SPRANDI)、AntapluS为主的专业运动品牌群;以FILA、FILA FUSION、FILA KIDS和小笑牛(KINGKOW)为主的时尚运动品牌群;以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迪桑特、可隆体育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品牌群。三大品牌群专注各自领(更多资讯关注头条号:快看时尚)域,实现了消费者全覆盖、渠道全覆盖。

同时,安踏打造篮球、跑步、综训、运动生活四大品类推动增长,其中,跑步和综训品类以科技创新快速布局专业运动市场。

然而,近一年多里,安踏遭遇Blue Orca Capital 、GMT Research Limited 及Muddy Waters Research 浑水三大沽空机构狙击突袭。认为安踏暗中控制其大部分一级经销商,从而虚增销售额、利润率。

经销渠道“一头独大”的地素时尚

地素时尚与迪士尼进行品牌IP合作,推出了“小飞象”和“七个小矮人”系列产品;签约日本当红年轻偶像木村光希为DIAMOND DAZZLE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还委托日本知名设计师片山正通设计各品牌店铺的全新形象。目前,RAZZLE和DAZZLE店铺新形象已推出,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DIAMOND DAZZLE和d’zzit店铺新形象。

地素时尚上半年持续推进了零售3C培训,并实施“神秘访客”项目,提高店长和导购的零售能力。201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导购薪酬方案,也调动了导购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竞争范围,拉动了店效的提升。

但地素时尚的经销模式占有较大比例,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经销终端达到688家,是直营门店362家的近2倍。期内,经销模式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0%。由于经销商的经营管理独立于地素时尚,因此其在日常经营中,可能在产品理念、经营标准等方面与地素时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地素时尚的品牌形象、持续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不断创新的美邦服饰

Metersbonwe一改过去单一休闲风格变为五大风格NEWear、MTEE、ASELF、Nōvachic、HYSTYL。得益于持续提升五大品牌产品竞争力,美邦服饰于2018年实现直营可比店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7%。

针对服装行业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美邦服饰采取深度款挖掘、精选畅销款式以及有效降低服饰成本等方式降低经营风险。实行“购物中心+传统商圈”并行的渠道发展战略:美邦服饰通过此战略进行优化终端店铺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加盟渠道,关闭部分直营低效门店。随着公司渠道升级的策略性调整,加盟渠道拓展效果显现,2019年一季度加盟收入录得两位数增长。

不过,美邦面临着“库存过高”的压力。从2015年起,美邦服饰的库存金额逐年递增,截至2017年末达25.65亿元,虽然2018年存货同比减少8.42%至23.49亿元,但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仍高达32.58%,在海澜之家、森马、拉夏贝尔、太平鸟、七匹狼、报喜鸟、维格娜丝七个同行中处于第一位,且存货周转天数为208天。

经典男装海澜之家

海澜之家集团以男装品牌海澜之家为主品牌,旗下还有7个子品牌。其中,主品牌海澜之家发展势头表现强劲,这与完善门店选址与布局、优化存量门店、提升单店效益,以及优化渠道结构等运营策略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海澜之家的各个子品牌也发展向好。

上半年,海澜之家积极参加伦敦时装周,并在泰国举办多场品牌发布会,与“大闹天宫”IP进行系列合作活动,以及在户外、电视投放广告,借此展示品牌实力。同时积极扩展社交电商,增加品牌流量入口,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增强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更多资讯关注头条号:快看时尚)互动,提升客户粘性。

不过,海澜之家的内容营销发力不足,在内容营销上起步较晚,虽然早前也尝试了一定的内容营销,但效果并不显著。海澜之家目前做的还只是在顺应市场营销大环境,并没有发生质的蜕变。

连续4年营收增长的雅戈尔

作为服装、投资、地产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雅戈尔,2016年开始回归服装主业。期间,雅戈尔持续进行从上游供应链到终端销售的一系列改革升级。

今年年初,雅戈尔加入“A100”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在电商运营、主品牌改造、MAYOR品牌孵化、设计师资源利用、全域消费者融合、数据中台、阿里云等方面,与阿里巴巴加速对接,为实现企业全面化数字转型奠定了基础。

今年6月,雅戈尔全国首家具有商务时尚元素的服装概念“工坊店”开张,首次利用明星代言+时尚 KOL的组合进行主题推广,在时尚度和曝光度上赢得了中高端购物中心的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工坊店已入驻5家购物中心。

对于40岁的雅戈尔来说,在产品端的打磨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但随着更为年轻、个性化的“Z世代"登上零售舞台,消费的升级对品牌在产品的设计以及营销端的互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看懂市场趋势、顺应市场需求是服饰行业走出困局的关键。不要再自怨自艾,看看这些比你厉害的企业都在不断地根据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与创新,一起活下去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