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污染,是我们偶然发现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 北京报道

“腾格里沙漠边缘再现大面积污染物”,这一重磅新闻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11月9日,生态环境部工作组到达事发地——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并赶赴现场调查中卫市美利林区部分区域遭造纸黑液污染问题。

11月13日晚间,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生态环境部决定对中卫市环境污染问题公开挂牌督办。

通报显示:初步核查,污染物是1998年至2004年期间,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倾倒的造纸黑液。现场已发现12万平方米(180亩)区域范围内分布有14处点状、块状污染地块。截至11月12日,共清挖固体废物64691吨袋,14个污染区块已有4个(约1.28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清挖工作。目前,正在对现场采集的粘稠状物质样品进行属性鉴别,最终结果待全部指标检测完成后确定。

其实在10月21日,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已对涉事企业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调查。

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被舆论聚焦,此番并非第一次。早在2013年,腾格里工业园旧区就因污染问题被央视曝光;2014年,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内工厂向沙漠腹地排污被媒体曝光……

无人机拍摄的污染场地 空气侠供图

此次污染物的发现,缘起3家环保机构志愿者在一次联合调研中的“偶遇”,3家环保机构之一的“空气侠”的负责人赵亮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们发现污染物的经历:

“10月1日,我们一行人从兰州出发,沿黄河考察生态环境现状。成员包括北京市丰台区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空气侠’等3家环保机构的志愿者,议题关于水资源保护、工业污染等,大家都有各自的关注点,像‘空气侠’主要关注空气质量,但大家在考察过程中又形成了联动。

“10月3日我们来到宁夏中卫,大家都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为腾格里沙漠以前有过严重的排污事件。我个人从没去过当年的排污现场,所以也有些好奇,想去看看沙漠的环境。

“有一位当地环保志愿者比较了解地形,首先带领我们来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片防护林。当时他介绍说,这是中冶美利纸业自建的林子。我们登上一个观望台,周边有用于企业宣传的公告牌,比如荣获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等。

“当时我们还认为,这片防护林既可以用于生态恢复,也能为造纸厂提供原材料。我们又想深入林子,看看树木的长势如何。

“林子里的路很多,我们开车在路上随机走,偶然就发现林子中间有一块空地,没有草木生长。因为大家调研的经验都比较丰富,很敏感,就怀疑是不是有污染。

“现在我们知道污染物是黑色的,但当时污染物并没有完全暴露在外,而是覆盖了一层沙粒。我们认为,这也不是人为故意遮盖,而是污染场地处于沙漠边缘,风沙自然覆盖,但覆盖并不均匀,在没有沙层或者沙层较薄的地方,我们也能看到这些黑色污染物。

无人机抵近拍摄到的污染物 空气侠供图

“我们来到近处,发现污染物呈现出一种非常黏稠的状态,类似石油沥青。然后用棍子往下戳,大约一米多深的样子,且有异味。这块场地大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我们在边缘不太敢靠近,怕陷下去。我正好带着无人机,就进行了航拍。

“很多照片是无人机飞到场地中间,以大约两三米的高度抵近拍摄的,可以看清一些污染物还呈现液态,后来我们知道,此前这里下过雨。我们还担心周围有没有更多的污染物,就把无人机飞到120米的高度,当时看到周边还有两三块这样的场地。

“10月3日当天,我就与媒体取得联系。媒体介入后,官方可能也了解到了污染情况,迅速采取措施清理污染物。虽然现在还不能排除政府有监管方面的漏洞,但能够在第一时间落实行动,还是值得肯定的,那时外界还没有相关报道或其他信息公开,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在微信朋友圈发信息。

“11月7日,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回归荒野’发布了相关信息,此后有更多媒体跟进。污染场地涉及到腾格里沙漠和上市公司,所以确实容易成为舆论热点。

“这次腾格里沙漠污染被发现,有偶然因素,但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有很多机构都在组织调研,污染终究还是藏不住的。”

编审 |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