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模式暴露了你的阶级!不要让无营养的沟通毁掉孩子

海沃塔(Havruta),是犹太家庭培养了无数杰出人士的教养秘诀

,也是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源头,除了扎克伯格,还有很多牛人,如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索罗斯,都是“海沃塔”教养出来的孩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用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简单聊天变成提问讨论,让聊天富有含金量。你可以把“海沃塔”理解为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的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每天固定时间的头脑风暴。

01

无营养的沟通

深入了解这个教育方式后,我发现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在与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差距就在于是否“有意识地”让话题深入。精英家庭,秉行的是海沃塔式“有意识聊天”,而普通家庭父母虽然也和孩子聊,但聊的质量却不高。看起来也在和孩子聊天,却心不在焉。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追着父母问东问西,但他的父母一个在玩手机,一个好似在想自己的事情,便用简短的语气词搪塞孩子。这样的聊天,不要说深入了,连交流都谈不上。

  

无营养的沟通表现在不会在交谈中注意到表达的逻辑和条理,更不会有意识地加入想教会孩子的认知或思维方式。

 

学习“海沃塔”后,在和孩子聊天时,我脑子里就像多了一根弦,常常会有意识地让话题深入一点儿。随着我们讨论的面不断拓展,甚至颠覆了我最初的认知,我之前以为孩子就是孩子,跟他们讨论的话题一定要是简单、肤浅的。其实,一些深刻的认知,孩子完全可以理解,即便今天不能理解,当他成长到某个阶段时,就会忽然参透。

02

如何贯彻“海沃塔”?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呢?

首先,确立一个“海沃塔”时间。在犹太家庭里,周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时间,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时间。家长不会叫小朋友“好好吃饭别说话”,而是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海沃塔”时间。一般来说,有两个时间段比较合适,一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接到孩子走路或者开车回家途中,与孩子共处的时间。二是晚餐时刻,放松的氛围有利于自由讨论。

建立固定的时间,最大好处是,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和孩子认真交流的时间后,便会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无形中,因为你的集中精神,交流质量会提高,为创设一段有营养的聊天时间打下了基础。

倾听和表达是“海沃塔”的基础,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比如,放学后,孩子跟我说:“今天我到游戏区玩橡皮泥时,老师说不可以,因为不是在规定时间里。”一般父母会说:“不允许的时间,的确不能随便进去玩啊,既然老师说了,那我们下次注意吧!”这样的回答,我把它称为“结论式回答”,一旦下了结论,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可能性。如果换成提问式:“那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是听老师的话,从游戏区里乖乖出来?还是会反抗一下下?”这下,孩子才继续有话说了。所以倾听,是先关掉你内心的说话声。表达,是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多说一点”。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参与度,即孩子愿意说出更多他的想法。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

真正的“海沃塔”是深思的,有营养、有逻辑的。这部分就像汽车的轮子,会决定聊天的方向。打开话匣后,孩子说:“恩,我反抗了一下下,我告诉老师我不是去玩橡皮泥,我只是去看看小朋友的玩具还在不在,不要被妖怪偷走了。”显然,孩子为了逃避老师的责备,找了个小借口。这时候,如果父母专注在处理事情上,很可能会批评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但“海沃塔”的要求是:探索更多可能性,深入思考。所以,我说:“你挺厉害嘛,还知道为自己违反规则的行为找理由。话题慢慢朝更深的地方发展……期间,她多次插话,说其他她想表达的话题,被我重新用与原话题相关的问题带回来,这是聚焦,由你来主导聊天的方向。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很散,聊着聊着可能就扯到别的地儿去了,有些好动的孩子聊几句会跑走玩耍,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回到有逻辑的交流中。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专注度,即孩子在聊的过程中注意力很集中。

 

支撑和挑战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一方面,给想法找证据,支撑它;另一方面,要挑战、反驳既有想法,通过提问题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那么,为什么你觉得说了这个理由,老师就可能允许你继续玩呢?”这是支撑,不论孩子持有什么观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请他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因为,我说去帮小朋友守护玩具,是做好事,是乖孩子。”“为什么你会觉得,只要装点成好孩子,就可以不受规则约束呢?”

  

“而且,至始至终,你都没有考虑到老师的立场哦。如果老师默许了你的行为,那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有样学样,整个课堂秩序不是一团糟了?”这是挑战,是不断反驳孩子的既有想法,通过提问题看看忽略了什么。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中的挑战、反驳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吵架。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热情度,即他在积极响应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