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坚持要给弟弟买房”的姑娘,32岁的时候人财两空

01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随着年纪的增长,一切东西都是变化的,当然也包括一段稳定的关系。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比如说,你曾经有一个朋友,你们无话不说,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是后来两个人却终究能够在岁月中渐行渐远。

不仅友情是这样,其实亲情也如此,虽然你们血脉相连,但也不能阻挡这场变化,如果你不改变自己,你就会受伤。

我认识一个女人,她的性格有点“虎”,从小就如此,就是那种说话不太考虑后果,大大咧咧,实际心地却很善良的一个人。

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母从小在对待她和弟弟的问题上,也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情况,几乎还是能够一视同仁。

只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都要出去工作,比较忙,加上她大了弟弟4岁,所以弟弟从小便一直由她在照顾,也很黏着她。

她把自己放在姐姐的位置太长时间,甚至有点长姐如母的感觉,渐渐也就改不过来,包括长大以后,她也还是对弟弟很照顾。

可以这样说吧,她完完全全操着一个母亲的心,担心弟弟娶妻,忧愁弟弟买房,恨不得把弟弟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所以,她弟弟的性格比较佛系,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管,心里明白一切都有母亲和姐姐在,反正她们不会让自己受苦就是。

她最大的错误在于,结婚之前这样帮着弟弟是因为他们是一家人,这无可厚非,也没人能够说什么。

而结婚以后,她有了自己的家,应该要能理清这主次关系才是,但孰轻孰重她并没有弄明白,还是拿着家里的东西去补贴弟弟,也因如此,和老公闹了好几次矛盾。

02

生活中,我们常说要做一个“拎得清”的人,这种拎得清,是要求一个人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在做一件事之前,你绝对不能够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的时候做得太多也未必是好的,所谓物极必反正是这样。

摆好自己的位置,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要做,自然生活能够顺顺意意,没有烦恼。不然的话,也不过是在自我为难。

她的弟弟25岁以后,她就开始催着家里的父母,说要给弟弟重新买一套房子,不然的话以后不好娶妻子,因为家里的房子已经很旧了。

其实,原本她的父母和弟弟都没这个想法,认为住在原来的房子也可以,宽敞还大,而且二楼本来就是空着的。

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母亲:“妈,你这房子在镇上,也不是在城里,很多姑娘都介意。”

母亲想了想,认为有道理,但是要去城里买房的话,家里的钱是不够的,她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说她可以帮忙。

她此时虽然已经结婚,但因为娘家隔得不远,她嫁在城里的,车程不到两个小时,所以经常会回家,也依旧是把自己视为家里的一员,事事都是为弟弟着想。

这点,她的丈夫曾经抱怨过,说她恨不得把家都搬去给弟弟,要是再这样下去,两个人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她说:“这是我自己挣的钱,你管那么多干嘛?”

她的老公话很少,一般也吵过她,干脆就不和她说了,她却认为对方这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她的观念里,帮着弟弟本来没错啊。

03

原本,姐弟之间的互相帮助是没错的,这也是亲情最可贵的地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能够愿意拉你一把。

但是帮忙,不是不计后果地恨不得替别人去过日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亲情也不例外,如果你超出了这个范畴,就容易变成是在多管闲事。

她因为不怕吃苦,自己一个人开了个小饭馆,也还是比较挣钱,想着要给弟弟买房子,所以生活上节约了不少,后来出钱的时候,首付她几乎出了将近一半,另外一半是她的父母出的。

因着这笔钱,她和老公冷战了将近两个月,她认为这钱是自己挣的,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她老公认为,她自己花了他没意见,但她的弟弟有手有脚,为何买房子要她这个姐姐拿钱?

她说老公是独生子女,不懂他们姐弟之间的感情,然后说起了小的时候怎么照顾弟弟的事。

她还是像母亲一样,催着弟弟找女朋友,也托人给弟弟介绍,弟弟后来好不容易带回来一个女生,母亲没说什么,因为儿子年纪已然不小,她却提出一些质疑。

因为她认为女生个子太矮,她家的人个子都比较高,那个女生穿上高跟鞋都还比她低了大半个头,她给弟弟建议找个不高的,会不会影响下一代?

然后,她被弟弟怼了:“高的有什么用,像你一样傻大个,那我宁愿找个矮的,我自己喜欢就行,你可不要再废话了。”

弟弟都这样说了,她才不再挑理。

然后是装修房子,她是最辛苦的一个,各种东西都是她去跑的,店里生意本来就忙,她一般是趁着下午3点到5点找个空隙去忙弟弟的事。

也正是因为参与感过高,所以她还是习惯提出建议,买家具的时候她的弟弟要买贵的,她说用不着,再三提醒母亲不要顺着弟弟来。

但是,后来去弟弟家里一看,全都没有按照她说的来。

04

她埋怨弟弟不懂事,说他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要体谅父母,什么都要贵的,根本没必要,她的的确确是一片好心而已,但最后却遭到了母亲的责怪。

母亲用嫌弃的语气说:“就你一天话多,我就这一个儿子,反正钱都是给他用,你不要多管闲事了。”

她也是这时才知道,买房的时候她之所以出了一半的钱,是因为父母当时没给她说他们手里还有钱,少拿了,故意瞒着她的,剩下的钱就是为了后来的装修作打算。

装修期间,她前前后后地跑,这里贴钱那里贴钱,也没人说要补给她。

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她对这个家的付出,渐渐地她付出得太多,也不再被感激,而是认为理所当然。相反的是,只要她有一点不好,他们还会有不满。

她没有想到,一直“坚持要给弟弟买房子”的自己,会在32岁的时候人财两空,钱出了,亲情也淡了,连婚姻也差点受到影响。

她的老公以前评价她是个傻大姐,也正因为知晓她毫无坏心眼,所以才一直愿意包容,她对婆家也是很好的。

她想了想,却感觉这个评价是对的。

所以,无论是何种感情,都不要付出得太满,月盈则亏,做好分内事就可,适当地自私,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轻松和自在,这没有错。

-END-

和每个来这里的人谈爱说情,但无关风月。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