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说不完的千年南唐寺 道不尽的半截塔传说

又到了年底,各地青年男女开始筹备年底的婚礼,拍婚纱照,去哪里度蜜月等等都开始在计划中。村里一个小伙子找的女朋友,是半截塔村的。我急忙追问,是不是漯河沙北黑龙潭镇的半截塔村?小伙子很惊讶地问我,你还知道哪个鬼地方啊?我问:“怎么了?距离咱村也不远啊!他对我不痛不痒的话有点反感,还不远啊,一南一北,隔了一个大漯河啦。我说,别管它多远,只要媳妇对你好,娶到家里就是本事。再说了,半截塔村现在属于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半截塔村在拆迁之列。以后和你老婆结婚了,不用买房了直接分一套,你看你们少奋斗多少年!

当然,我们交谈的话题大多调侃的成分比较多,我还是对半截塔的来历更感兴趣。据了解,半截塔位于黑龙潭镇半截塔村东南,漯河至周口市西华县公路的西侧,塔面南背北,平面全六角形,原来设计建造为十二层阁楼式砖塔。不知为什么塔顶未修,一直为半截塔。塔内的佛龛、佛室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塔内有台阶,可以拾阶而上。据传,每当晴日,塔刹与塔身交相辉映,气势宏伟,巍峨壮观。据坊间老百姓传,半截塔是一幢十二层的青砖古塔,上半截被大风刮到南面的邓襄镇沱沟村啦。

关于半截塔的史料,老《郾城县志》并没有任何记载,大部分都是来自民间传说。但是就像半截塔村的存在一样,半截塔也曾经存在过,而且还和捐资修建的南唐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唐寺原名南堂寺,占地约50亩,古寺内有大雄宝殿、九女殿、关圣帝殿、瘟神殿等十多间佛殿。半截塔就在南唐寺内。我百思不解,塔顶怎么就被大风刮跑了?而且还刮到了邓襄镇的沱沟村?

我不知道南唐寺是不是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有关系。那个时候,南唐除了道教外,佛教也异常兴盛。南唐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庙宇。翻看五代十国南唐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南唐的东北边境和当时的颍川,也就是现在的周口、漯河、驻马店与安徽西北接壤处很近,推测,当时不乏有南唐的佛教僧侣过来传教。在漯河当地媒体也有“千年南唐寺传奇半截塔”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公元937年—公元976年)距离现在正好1082年——1043年,因此,漯河黑龙潭镇的这座千年南唐寺还是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有一定的渊源的。

关于半截塔的传说有很多,比如:“神仙王章(音)拉塔的故事 ”、“古井金扁嘴(鸭子)的故事”等等,这些传说都是当地老百姓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些传说故事寄托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南唐寺、半截塔增添了古朴神秘的色彩,令后人浮想联翩。

如今,在距离南唐寺旧址100米的地方,在当地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当地百姓捐资重修南唐寺。我们走进新修建的这座寺院,可以看到大殿外的房檐翘角悬挂着金色的铃铛,一排金色的佛像,残缺不全,被均匀地贴在墙上,有的只剩下半尊佛身,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给人年代久远的感觉。据说这些都是被毁的南唐旧寺散落到民间的物件,被当地老百姓转移并保存下来的。重修南唐寺,老百姓又贡献出来,也算是物归原主吧。

最后,我想问一下,都说半截塔村的塔顶,一夜之间被风刮到邓襄镇沱沟村了。沱沟村的朋友,出来跟帖留言解释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