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向敘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有實際意義嗎?

見腫消世界


那麼,以色列人這一回是想要做什麼有賺頭的“買賣”呢?這首先我們要捋一捋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恩怨了。



1948年5月以色列剛宣佈建國時,敘利亞就是阿拉伯國家中反以色列的先鋒國家。以色列建國後針對阿拉伯國家的五次大規模戰爭中,敘利亞一直是堅持反以立場的,即使在埃及和約旦等國先後與以色列和解後,敘利亞依然堅持反以不動搖。雖然在與以色列的軍事鬥爭中敘利亞常吃敗仗,甚至在一次空戰中創下了被擊落82架戰機而敵方戰機無一損失的“奇蹟”(事實上筆者對以色列這一“奇蹟”是否真實一直表示懷疑),但敘利亞屢敗屢戰,確實讓以色列感到很頭痛。既然硬碰硬式的軍事行動很難使敘利亞徹底就範,以色列當然希望能夠從內部瓦解敘利亞並徹底消除它對以色列的威脅了。

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戰爭給以色列創造了瓦解敘利亞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因此以色列一方面支持某些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力量搞亂敘利亞內部,另一方面不斷派遣戰機打擊敘境內目標,使敘利亞雪上加霜。以色列本來以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會經不住風浪的衝擊而崩潰,但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後,巴沙爾政權轉危為安,並逐漸解放了敘利亞三分之二多的土地。為了能夠達到徹底整垮巴沙爾政權、增加以色列國家的安全係數,以色列開始另闢蹊徑,試圖在敘利亞國內尋找新的盟友來助力自己。這時候受到土耳其打壓的敘利亞庫爾德人開始進入了以色列人的眼簾。



10月9日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地區展開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進攻,使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基於地緣政治利益層面上的考慮,以色列不希望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勢力和影響力太強大,因為那樣遲早會使以色列受到威脅;同時以色列也清楚敘庫爾德武裝與巴沙爾政權不一定能夠實現一條心,因此通過實施人道主義援助使庫爾德武裝對以色列有好感,這有利於以色列在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居住區打下楔子,也有利於以色列將來利用這些楔子來展開針對巴沙爾政權的破壞活動。通過拉攏庫爾德人,對以色列對付伊朗在敘武裝和遏制土耳其在敘擴大勢力也是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以色列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不僅僅是講人道主義那麼簡單,而是準備幹一單大買賣,而且是針對敘利亞政府、伊朗和土耳其的一單大買賣。


廣雅樓觀世界


以色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是無政府。

但是並不是無政府主義。

之所以說以色列目前“無政府”,是因為4月大選和9月大選,兩次都沒能組織起來內閣。

如今的以色列政府算是看守政府,內塔尼亞胡算是看守政府總理,一旦競爭對手藍白黨甘茨組閣成功,他要讓位的。如果甘茨組閣也不行,第三次大選可能就發生了。

這在以色列獨立70多年的歷史上是頭一次。影響是巨大的。

竟然在這種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以色列還能給敘利亞庫爾德人提供幫助,可見這種幫助確實是非常有價值的,對以色列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是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履行自己的承諾。

第二個原因是,幫助庫爾德人其實就是幫助猶太人自己。

從第一個原因來看,土耳其發動針對敘利亞庫爾德戰爭的幾個小時後,內塔尼亞胡就發飆了。

他是全球首個公開表達要對庫爾德人進行援助對抗土耳其的國家高層。其他很多國家只是對局勢擔憂或者表達憤怒,或者宣佈對土耳其封鎖等。

可見以色列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很激動的。內塔尼亞胡甚至為此還和埃爾多安在網上吵了一架。

內塔尼亞胡說,埃爾多安可能犯下戰爭罪,對庫爾德人實施清洗。而埃爾多安說內塔尼亞胡面臨國內的刑事調查,他說的話根本沒任何價值。

所以,這次以色列副外長表示,向庫爾德人提供援助,其實就是履行內塔尼亞胡代表以色列政府對庫爾德人的承諾。

從第二個原因來看,以色列和庫爾德人關係一直很好。

雖然庫爾德人是遜尼派,但是很世俗,歷史上和以色列也沒有太大的矛盾和衝突。甚至庫爾德人的薩拉丁還佔領過耶路撒冷,對當地的猶太人還挺好。

而庫爾德人沒有國家的現狀,確實讓以色列人想到了自己的過去。同時庫爾德人分佈的區域,基本都是以色列的敵國。

(中東庫爾德人分佈圖)

比如伊朗、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等。一旦這些國家的庫爾德人起來要成立自己的國家,造成這些敵對國家的分裂和動盪的話,以色列就“賺大了”。

這也是為什麼2017年伊拉克庫爾德人的公決,全球只有以色列表示支持的原因。

對敘利亞庫爾德人,以色列也是類似的態度,這就不難理解了。


木春山談天下


以色列向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其政治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以色列的人道主義援助並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庫爾德武裝的戰鬥力,它也並不能讓敘利亞的局勢發生太大的轉變,但是以色列的援助能夠讓庫爾德武裝在精神上受到鼓舞,這對於庫爾德武裝的持續戰鬥具有重要意義。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如果說中東地區有哪個國家會真心實意支持庫爾德人,那這個國家一定是以色列,因為猶太人有著跟庫爾德人類似的命運,曾經猶太人的命運甚至比庫爾德人還要悲慘,只是猶太人幸運地擁有了自己的國家,而庫爾德人至今被其它一些民族欺負著,他們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一個沒有屬於本民族國家的民族。庫爾德人的總人口超過3000萬,他們主要分佈在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的交界區,為了防止庫爾德人獨立,各國也是用盡各種辦法打壓庫爾德獨立勢力。

(庫爾德人分佈圖)

在中東地區,庫爾德人是孤獨的,所以有些庫爾德人會自嘲說自己的民族沒有朋友,只有茫茫的大山相伴。不過中東地區孤獨的還有一個民族,這個民族就是猶太人,猶太人國家以色列更是長期面對著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安全威脅。因為處境類似,所以猶太人和庫爾德人之間能夠有同病相憐之感,以色列是發自內心地希望猶太人能夠爭取到更多的自主權,甚至以色列會希望看到庫爾德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家。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如果庫爾德人能夠獨立建國,那今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就會有一個堅定的小夥伴,因為面臨類似的威脅和對手,所以庫爾德人和猶太人很容易走到一起。並且庫爾德人夾在敘利亞、伊朗、土耳其和伊拉克之間,這些國家可全部都是以色列的老對手,庫爾德人獨立建國之後必然能夠幫助以色列牽制這些國家。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所以自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以色列一直是敘庫爾德武裝的堅定支持者,最近以色列政府還準備再次給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敘利亞庫爾德武裝)

不過因為以色列畢竟是一個小國,挑動庫爾德人獨立在中東地區會犯眾怒,因此以色列也是不敢輕易唆使庫爾德人爭取獨立,並且以色列也不會隨便給庫爾德人提供大量武器援助。以色列給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事兒誰也管不了,以色列政府或許是想要以此表達對庫爾德人的支持,同時它也希望庫爾德人不要輕易放棄鬥爭,堅持跟敘利亞政府鬥下去,這不僅能夠牽制巴沙爾的軍隊,它還能夠給伊朗增添不少麻煩,所以以色列政府對於自己提供的援助也解釋說是為了讓庫爾德武裝更好地抗衡伊朗的影響力。


李姓先生


11月6日,以色列官員說,以色列政府要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毫無奇怪!歷史上,以色列一直以各種方式幫助庫爾德人。這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可以說,在當時以色列面臨四周阿拉伯強敵圍攻的時候,庫爾德人是唯一幾個對以色列沒有抱有敵意的民族。而且命運相似。

(以色列國旗出現在庫爾德人集會場合)


以色列人和庫爾德人可謂“同病相憐”,相互支持。以色列對庫爾德人的支持,並不僅僅限於人道主義援助!長期以來,以色列一直給予庫爾德武裝軍事情報上的提供。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對庫爾德武裝進行軍事協助,當然也包括提供某些輕武器。

其實,以色列和庫爾德武裝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就拿10月9日,土耳其開始越境敘利亞,展開針對庫爾德武裝的“和平噴泉”軍事行動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除了譴責土耳其政府之外,也公開宣稱要對“勇敢的庫爾德兄弟”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更有甚者,以色列上百名從將軍到下士的預備役軍人向以色列政府發出公開信,要求政府對庫爾德武裝提供軍事援助。並表達參戰的意願!


由此可見,庫爾德武裝在面臨土耳其軍隊及其僕軍大軍壓境之時,以色列無論是道義上的聲援,還是人道主義援助,甚至軍事援助,對庫爾德武裝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

畢竟,患難見真情嘛!不是嗎?


顏二哥有言23


很明顯,以色列向庫爾德武裝提供援助,並非真正出於“人道”的原因,恰恰是想借刀殺人和渾水摸魚。

伊朗和敘利亞都是以色列的死敵,以色列從建國那天起,就想將這兩個國家從地球上抹去,又豈容伊敘兩國安定團結和健體強身呢!

庫爾德民族跟猶太人一樣古老,且人數比整個以色列人口還要多出四五倍,卻只能像吉普賽人那樣,流落在敘土伊等中東地區。

相比於被阿拉伯人趕出兩千多年尚能回到故土建立自己國家的猶太人,庫爾德人的命真叫一個苦,無論怎麼抗爭都無濟於事,哪怕有美國人大力的支持。

以色列雖然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庫爾德武裝,但礙於國際法及眾多中東國家的制約,不能像美國那樣有恃無恐。於是,它只能以“人道援助”的方式向庫爾德武裝提供各種物資,並由衷地希望他們繼續與土敘政府戰鬥下去。最好也能成為抗衡伊朗的一支力量,好為將來在伊敘境內建國打下基礎。

可惜的是,庫爾德人不像猶太人那樣抱團和意志堅定。他們打IS倒是挺厲害,但與土耳其作戰時還是力不可支而潰不成軍,因此以色列恨不得派兵幫助他們。

按照以色列的想法是,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支持庫爾德武裝就是在變相支持自己。美國可以拋棄他們,但以色列則不會如此無情。


怡人之人148633009


在庫爾德人遭受到危機並被美國人拋棄之後,中東各個國家對他們都不怎麼友好,現在對他最友好的反而是以色列人。



這確實也讓人感到無比的諷刺,不過仔細想一想,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以色列本來也是被中東各國所不容,在建國的第一天起就遭到阿拉伯等國的聯合干涉,最後在自己的努力還有美國人的支持下,才通過多次戰爭最終撐了下來。



而庫爾德人也一樣,他們沒有自己的祖國,雖然作為中東四大民族之一,卻遭到中東各大國際的鎮壓和抵制,命運可謂是相當的悲慘。所以以色列幫助他們,可能也是同同病相憐,雙方的命運比較相似。再一個,以色列通過幫助庫爾德人擾亂中東局勢,同時減輕以色列自身來自於阿拉伯國家的壓力。



總之以色列對庫爾德人進行人道主義幫助,能夠從某方面緩解庫爾德人現在的危機,不過想徹底轉變庫爾德人的局勢,這點還遠遠不夠。


平安國際


〇以色列援助庫爾德人,政治丶軍事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

〇援助的目的是支持丶鼓勵庫爾德人獨立建國,至少維持目前的分裂現狀,挑動庫族人與敘利亞政府的對立,阻撓丶削弱老對手巴沙爾政權實現國家的統一。

〇以色列作為“另類”建國以來,就處在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中,在中東地區的4大民族阿拉伯丶伊朗丶突厥人(土耳其人)中,只有庫爾德人對以色列沒有深切的敵意。以色列人希望庫爾德人能獨立建國,與以色列結伴,成為中東的第2個“以色列”。



趙凡丁201


敘利亞北部安全區危機,看似敘俄佔盡了先機,實則最大的贏家是以色列。伊朗趁敘國內戰介入敘利亞,在敘建基地,建武器倉庫,建軍工廠,甚至將基地推進到戈蘭高地前沿,叫囂要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引起以色列發動二百多次空中打擊。這一次以色列表態支持,軍事經濟援助庫爾德民主軍,庫爾德在茫然無助中如久旱逢甘露,感激泣零,開門\b揖以。以色列不費吹灰之力,進入敘利亞庫爾德控制區,在伊朗敘利亞之間築起一堵隔離牆,得來全不費功夫,又引起一片叫好。有耕耘自有收穫,從實際意義看,以色列是本次危機中最大的贏家當無疑義。


雙樵\n


題主的問題是:以色列向敘庫爾德武裝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有實際意義嗎?

當然有實際意義了,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一如既往的支持,無疑對鼓舞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從精神上來說,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在今年的10月前後遭到了美國的拋棄,美國為了向土耳其示好,竟然在土耳其向南攻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的時候,腳底下抹油溜了。

當時,不僅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不滿意,就連以色列都非常不滿意,所以當時以色列領導人內塔尼亞胡決定,就算是其他國家都不去支持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他也會去提供必要的支持。

這種支持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來說其意義遠遠大於真正到來的物資數量。

因為,最起碼庫爾德武裝知道,以色列沒有因為美國對待自己的政策出現變化而相應的出現調整,以色列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即使是沒有美國的支持,也會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提供援助。

這種精神鼓舞是非常必要的,當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覺得自己陷入敵人的四面包圍的時候不至於絕望。

心中沒有絕望,就會想出辦法擺脫困境。

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支持沒有停止,今迄今為止還在提供各種援助,這就讓以色列在未來變得可以預期,哪怕美國再次拋棄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最起碼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也知道在未來不會孤立無援。

但是,以色列的支持物資方面帶來的作用是遠低於精神方面帶來的作用的!!

以色列這個國家不大,全國還不到1000萬人口,經濟規模只有3000多億。

這什麼概念呢?

以色列一年的GDP也就相當於美國半年的軍費罷了。

而以色列這個國家周邊的國際局勢比絕大多數國家都要惡劣,所以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軍費,本身國家的財政壓力就非常大,所以其實他也拿不出多少東西來幫助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要是覺得只要以色列支持自己物資就會非常充足肯定是錯誤的。


歷史風暴


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首先原本被土耳其打得走頭無路的庫族武裝,為了生存,準備與敘政府談判,加入敘利亞政治進程,但美國背後突然重新擁抱庫族武裝,使庫族武裝又回到美國的懷抱,決心與敘政府為敵,當前庫族武裝人心未穩,缺東少西,以色烈的出手相助,將極大的激發庫族武裝爭取民族獨立建國的信心和熱情,以色列的快速出手是在積極配合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在未來一段日孑裡敘利亞內部的爭鬥不會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