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韭菜頂子’是真的因為山頂上長韭菜而得名

本溪‘韭菜頂子’山,距離本溪縣縣城小市約30多公里,這是直線距離,位於縣城東南方向,藍河峪西,田師傅南,湯溝東,賽馬東北,方圓約100平方公里範圍,海拔1254·3米,因為遼東地區平均海拔較低,此山海拔雖然不高,都是相對高度還是挺高的。

本溪地區有許多高山的名字稱為‘頂子’如‘老獾頂子’‘老禿頂子’‘老光頂子’‘四方頂子’(在附近,不在本溪縣)等等,而‘韭菜頂子’的名確實是源於韭菜。筆者八十年代初第一次來韭菜頂子時,是坐村裡的‘大解放’汽車隨一幫人來這裡採大葉芹,走得是城門村的黃柏峪溝,從韭菜頂子的西坡上來的,那時的韭菜頂子幾乎沒有人來,生態非常原始,那天山頂一片雲海,可見匆匆雲海在溝谷裡山頭間翻騰湧動,蔚為壯觀,可惜當時沒有照相機拍下這壯觀的鏡頭,在山崖邊平坦處可見一畦畦翠綠的韭菜,與我們家裡種的韭菜別無二樣,我用帶著的鐮刀割下一大把帶回家去吃,可是雖然韭菜的外觀是一樣的,當時做出來的味道是一股‘山蒜’味,不是韭菜味,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山蒜的味道?由此可以知道韭菜原產於高山,後被人移植到家裡來種植,所以有經驗的農民說;韭菜不怕凍,不怕種的深。

關於韭菜頂子的海拔標高眾說紛紜,有說1260多的有說1250多的各執一詞,我這裡的這張地圖是七十年代本溪市出的老地圖,記錄的非常詳細,每一個自然村落每一條小河、小路都有記載,等高線,主要山峰的標高都很詳細,所以我認為這張地圖的可信度是很高的。圖中可以看到韭菜頂子的具體位置和標高以及與周圍相鄰的地區。

現在省內有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光臨過這裡,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以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可以攀登此山,可以領略不同季節的特色和美景。

韭菜頂子的北面是田師傅的魏堡溝裡的孫李溝,更深一點的是蕨菜排子,東面是藍河峪西溝,西溝很長一直到七道溝八道溝,南面是城門的碾子溝,這裡上山是最近的,西面是黃柏峪溝裡,黃柏峪溝裡可以走汽車,上山徒步走的距離近而且坡比較緩,爬山比較省勁。

筆者的老家就是這藍河峪的,所以對這些很熟悉。

清清的溪水

綠草茵茵

林木繁茂

植被豐厚

山下的村莊

一覽眾山小

這裡可以看到遠處的鹼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