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曾是東北三省最繁榮的城市,為何如今衰落了?

lotea


我覺得可能有兩方面原因吧

一是城市擴張考慮,我有一次去市醫院,因為市醫院比較高,可以環顧整個市區,結果遼陽市區幾乎是在一個山坳裡,遼東的丘陵地形影響了城市的擴張。相比較,瀋陽要大的多;

二是軍事,遼陽從古至今都是軍事重鎮,但是,地理位置卻不太適應作區域中心,如果將遼陽作為中心,敵人通過錦州,旅順進入東北,遼陽之前沒有任何屏障,敵人可能長驅直入,直搗遼陽。如果將中心定為瀋陽,那麼遼陽就會成為重要的軍事屏障,保護瀋陽的安全。


奔跑吧財稅人


從小的記憶裡,遼陽就已經沒有什麼記憶或者吸引人之處,遼陽曾經去過幾次,離瀋陽也特別近,曾經輝煌過,但瀋陽現在無疑是遼寧和東北的中心,遼陽地位旁落這是無奈的事實。

遼陽在遼寧的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但一個國家的政策地位已經剝奪了遼陽的上升空間,如果不被瀋陽吃掉已是幸運,經常傳出遼樣的燈塔縣要劃歸瀋陽,遼陽也併入瀋陽,可見遼陽已經喪失了其以前的歷史地位。

其實遼陽城市不大,在那生活其實很安逸,對於一個外地人評價它可能多少有點牽強,最近的一次去遼陽在2017年國慶節前後,高鐵去的真是方便,還沒坐穩就到了目的地,城市街上人不多,安靜,人們其樂融融,吃了一頓晚飯就回來了,看來它的發展只有在瀋陽經濟區的模式下了。照片:飯店一包房,環境很優雅。

遼陽有個白塔,有個廣佑寺,一個小時能逛完,之前朋友也帶我去過一個什麼叫小長城的景區,人跡寥寥,不過景色很美,經濟上遼化就是遼陽的代表,呵呵。

現在遼陽就是協同瀋陽,在瀋陽經濟區的整體規劃上,一致行動,共同發展了。

個人拙見,僅供參考,如有興趣,請多關注,不勝感激。


科技NFC


遼陽市位於遼東半島城市群中部,土地面積4743平方公里,人囗297萬左右,2017年GDP764億元在遼寧省算是第三梯隊。遼陽市有著2400年建城歷史的文化古城,如今是新興的現代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遼陽市地區是塊風水寶地,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三代時期是東胡和華夏先民生活的地方,在九州之中屬幽州。戰國未期,燕昭王先派大將秦開(荊軻刺秦王中秦舞陽的爺爺)去東胡臥底盡習其俗,然後打敗東胡拓地兩千裡築襄平城(遼陽老城區丿設遼東郡。秦始皇滅六國劃分天下三十六郡,漢朝繼續沿用為遼東郡。西漢時襄平人囗三十餘萬,是其北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商品貿易\\和各種物資集散地。東晉時期(404年)高勾麗佔據遼東,改襄平城名字為遼東城。至此襄平城已有六百八十多年曆史。隋煬帝時三徵高勾麗失敗,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645年)徹駕親征高勾麗,攻佔遼東城,設安東都護府。十世紀契丹人興起,耶律阿保機建國攻佔遼東城置遼陽府,遼金時期實行五京制,遼陽城是五京之一。元朝實行行省制度,設遼陽行中書省制所遼陽城管轄東北地區。明朝設遼東都指揮使司駐地遼陽城並修建方圓二十五里磚石結構的方城。努爾哈赤於1621年攻佔遼陽城遷都於此,三年後遷都於瀋陽。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遼陽城一直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軍事重鎮。先後有公孫淵,遼,金,後金等割據政權在此建都。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文人墨客留下足跡和詩篇,人文資源豐富。如今遼陽市也是遼東半島城市群中重要城市,工業基礎雄厚現在需要要的是轉變思想樹立新風氣,積極引進新技術和資金創造新的產業群帶動整個地區工農業全面發展上新的臺階前景廣闊,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遼陽市的發展需全體市民的共同











關東俠客


遼陽的衰落是從明末開始的,因為遼陽當年一派繁榮富庶、興旺發達的迥異圖景!明代的遼陽百貨齊備、商賈雲集,當年也是投資熱土、轉運之地,很多文人墨客都是遼陽祖籍。是“田人富谷,澤人富鮮,山人富材,海人富貨”,“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的富饒之地。凌濛初、曹雪芹、王爾烈都是 遼陽祖籍。

遼陽最早起源發達是因為唐朝初年把安東都護府遷至遼東城,也就是遼陽城。元朝在遼陽設有東京總管府,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四省區,北冰洋、烏蘇里江以東到日本海等地區,以及今朝鮮半島北部,遼陽當年地位之高,現在的瀋陽都比不上啊。當年遼陽不僅是歷代的軍事重鎮,還是東北亞最大的城市。明代地圖(來自網絡)


著名的城市為何如今衰落,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有三大原因。

第一點原因:明清戰爭直接導致大量遼陽原住民在戰爭中死亡、逃亡、走散,因此遼陽經濟慘遭重創,失去居民的城市就是一座空城,老百姓攜妻帶子跑到更遠的城市避難不再回去。起於漢代的廣佑寺等眾多古蹟也被各種戰火焚燒殆盡。


第二點原因:當年努爾哈赤將從遼陽遷到瀋陽,因為努爾哈赤攻佔遼陽後始終提心吊膽,不敢在遼陽久駐而選擇在遼陽城外建立新城,號稱東京城,沒過幾年也不放心,放棄東京城從遼陽遷到瀋陽,隨著瀋陽的崛起,遼陽經濟政治地位便直線下降。


第三點原因,清軍入關實行長達百餘年的封禁政策,幾道柳條邊就禁止限制在東北定居、墾荒以及從事採參、捕貂等活動,這一政策造成東北經濟發展停滯,人口增長緩慢,土地開發以及農業、冶礦業的發展都受到嚴重影響,後來的闖關東才有大量增加人口,也緩解東北被外國侵佔的風險。


三大問題導致遼陽經濟自此一蹶不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遼陽也不是一天衰落的。


遼瀋美食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曾經是東北城市中心,如今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工業城市,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遼陽曆史悠久,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之一,擁有著2400多年曆史。據考古發現,在六七千年前,遼陽地區就有人類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期,這裡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

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在遼河流域設置遼東郡,同時設置襄平縣,郡、縣治地均設在襄平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全國分為36郡,其中仍有遼東郡,郡府設在襄平縣。

西漢保留遼東郡,郡府仍設在襄平縣。西漢時期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東北方的重鎮,商業、手工業、採礦業及文化藝術等方面發達,是遼東的中心城市。

東漢初期,仍有遼東郡,郡治襄平。

東晉末年,中國北方高句麗興起。公元404年,高句麗佔領遼東之地,改襄平城為遼東城。

唐朝初年,唐軍打敗高句麗,攻陷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公元676年,安東都護府遷至遼東城,也就是遼陽城。

元朝時,在遼陽設有東京總管府,1287年,設行中書省,為元朝中國本土10個行中書省(不含徵東行省)之一,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四省區,北冰洋、烏蘇里江以東到日本海等地區,以及今朝鮮半島北部。

明朝時,遼陽是明朝統治遼東地區的軍事重鎮,又是遼東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以遼陽中心設有六個衛,一個州。

遼陽保留有大量歷史人文景觀,有漢魏時期墓群壁畫、唐代高句麗燕州城(白巖城)、八寶琉璃井、遼代白塔、明代清風寺、古城牆遺址、清代東京城、東京陵和曹雪芹高祖曹振彥名碑、曹雪芹紀念館等。

由於戰略規劃的調整,遼寧的中心已經調整到瀋陽、大連地區,國家在政策、資金投入上也不再向這裡傾斜,遼陽照比當初已經衰落了。但遼陽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可忽視,這也是其最大的財富,相信這座城市將來會發展越來越好的,人們生活會越來越富足的!


越來越沉靜


遼陽是塊福地,幾乎百分之百的遼陽人有這種自豪感,其實由於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老遼陽是個天災人禍最多的地方,歷史上什麼洪災蝗災地震等天災就不說了,人禍來說,遼陽被屠城就好幾次,比如被司馬懿屠城,富豪當時除了被殺掉,就是被轉移,人口驟減。不說遠的,日俄戰爭發生在1900前後的這次帝國之間的爭奪戰,就有幾十萬人生靈塗炭。但是遼陽曾經有兩千多年的時間,一直是東北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大遼,前後金都曾經經略過這塊土地,是龍興之地。歷史上,司馬懿隋煬帝唐太宗多個皇帝親征過這個城市,更別說清朝各代的皇帝回鄉祭祖。但是這個城市的中心地位,隨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將京都移到瀋陽而戛然而止。冷兵器時代的結束,遼陽的戰略地位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雖然目前看遼陽已淪為四線城市甚至更低,但是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四通八達的交通要地,共和國第一個化纖基地等,如果遇到好的機遇,必將再次騰飛。


河畔一壺酒


從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秦開(荊軻刺秦王中秦舞陽的爺爺)始建襄平城開始,直至十七世紀初期滿族政權在東北崛起,遼陽都是我國東北地區的第一重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自從被瀋陽搶走東北一哥的帽子之後,遼陽就沒落了。具體的時間節點應該是從1625年後金遷都於盛京(瀋陽)開始。

類似的例子還有河南的洛陽(被後起之秀鄭州替代),河北的邯鄲和保定(被石家莊替代),廣西的柳州(被南寧替代),安徽的安慶和黃山(被合肥替代)……歷史上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為新的行政中心的設立和轉移而被取代並沒落的例子,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比比皆是。遼陽也概未能免。


風來翰墨香51008135


遼陽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著24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期,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但如今只是一個地級市,而且還是經濟很不景氣的地級市,被歸屬到三四線的水準。

早在數千年前,遼陽地區就有人類活動。西周時期,商朝遺民遷居到這裡。再後來燕國攻佔了這片地區,設置了遼東郡,治所在襄平城(在今遼陽市)。

秦統一六國後,遼東郡沿襲燕國郡制,西漢、東漢照舊,數百年的中心地位使得襄平成為遼東的中心城市。

在經歷三國亂世數十年的燕國割據後,遼東先後歸屬曹魏、西晉,繼而捲入滔天亂世。在東晉末年,崛起於東北的高句麗佔據了遼東,改襄平城為遼東城,隨後高句麗向朝鮮半島方向發展。

直到唐滅高句麗,遼東城成為唐朝領土,為唐朝安東都護府駐地。唐末此地被契丹佔領,更名遼陽府。元朝時,遼陽是遼陽行省的駐地,管轄區域遼闊無比。

明朝時,遼陽仍舊是明朝統治遼東地區的軍事重鎮,同時也是遼東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但在明末,努爾哈赤攻佔遼陽,對城中漢族百姓加以奴役,再加上戰爭摧殘,遼陽的繁華逐漸被摧毀。

努爾哈赤來了又走,很快就遷往瀋陽,隨著瀋陽作為後金國都的地位日益凸顯,遼陽的地位則直線下降。

清軍入關後,對東北地區實行封禁,將人口內遷,限制在東北的定居、墾荒以及從事採參、捕貂等活動,造成東北整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停滯,大環境下,遼陽自然也中了招。

清末民國時期,東北地區工業發展迅速,直到新中國時期,仍然是國內的重工業基地,遼陽雖然比不上其他工業城市,但在當時,經濟也算繁榮。但到了上世紀末,經濟轉型日益迫近,整個東北地區的重工業都面臨著轉型危機,遼陽同樣不可避免地衰落。


平沙趣說歷史


我感覺遼陽挺好。我是北京人,畢業分配遼陽化纖廠工作,一直沒有回去。因為遼陽風平浪靜,沒有任何災害。生活起居都非常方便。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價錢便宜,適合我們低工資生活。交通方便的很。離瀋陽,鞍山。大連。都不算遠。可以經常去旅遊,購物。

我們企業退休工資低,所以住在遼陽挺好。


林夕1139916


以交通管理為例,最近坊間流行一個段子:如果在遼陽能把車開明白了,不被電子眼扣分,走遍全國都不怕了。當前的遼陽交通電子警察已經從闖紅燈,壓黃線只是小兒科,發展到無處不在,慢車道壓白線,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不按規定道路行駛,罰錢罰得膽戰心驚,不想開車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