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仔豬容易腹瀉,要如何預防,該做哪些措施?

村裡的男青年


冬季仔豬腹瀉脫水死亡是每個豬場最頭痛的問題,根據豬場統計每批仔豬拉稀脫水死亡佔總比例2-5%左右,這樣的比例是非常可怕的,假如豬場能夠有效的做好預防措施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損失;在做預防措施之前豬場應該清楚一點,怎樣做預防,這裡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仔豬腹瀉的原因,只有很清楚的知道仔豬腹瀉的根源才能有效的做好預防措施工作,不然做一切都是徒勞的;接下來就講解仔豬腹瀉的可能原因,同時豬場應該怎樣做好預防措施工作。

一,仔豬腹瀉可能原因

(一),母源抗體不足


相信大家都知道仔豬出生的那時刻開始它就有了抗體,那是因為它是從母豬那裡獲得免疫,但是有些仔豬出生後沒幾天就開始拉稀而且很嚴重,這主要的原因是母豬的問題,因為這時的仔豬大部分吃的是母乳,所以是由母源自身抗體不足所導致的腹瀉。

(二),飼料問題

飼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母豬和仔豬的生長,採購回來的飼料需要仔細檢查,很多廠家的飼料可能出現質量問題,可能出現發黴的飼料,當母豬吃到購買回來的發黴飼料或者由於豬場清理不及時的發黴飼料,就可能出現很多病變,最可能影響的是母乳質量,仔豬吃有問題的母乳就可能導致拉稀。

(三),溫度不足


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仔豬需要的外環境的溫度都是比較高,一般剛出生仔豬到1周需要外環境的溫度是32-35℃,第1周到第2周需要的溫度為28-30℃,第2周到第3周需要的溫度為26-28℃,如果當外環境的溫度低於它們所需要的溫度時就可能出現拉稀。

(四),水質問題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質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豬隻的健康狀況,差的水質可能有很多的細菌或病毒,比如說大腸桿菌,當大腸桿菌超標時就容易引起仔豬拉稀。

以上分析可能導致仔豬拉稀的原因,那麼接下就開始做好預防仔豬腹瀉的措施準備!

二,預防仔豬拉稀的措施


對於豬場母豬疫苗免疫,豬場應該有一個執行計劃日期表,並且嚴格按照母豬疫苗程序進行,具體疫苗種類應該有偽狂犬滅活苗、豬瘟、圓環、流行性腹瀉滅活苗等,同時在給母豬進行疫苗免疫的時候禁止打飛針,這樣做母豬應激比較大很容易出現應激過大死亡現象,準備打疫苗的前天晚上應該在飲水中投防應激的藥物,比如說維生素C粉,並且當天打疫苗之前提前30分鐘把疫苗拿出來回溫到常溫即可。

至於飼料質量的問題,購買回來的所有的飼料進行檢查一遍確保沒有發黴飼料,同時對飼料的儲存也必須放在乾燥的廠庫,並且做好密封保存防老鼠隨便進入;在飼餵豬隻的時候也需要檢查是否有發黴的飼料,如果有禁止飼餵,同時每天都需要對豬隻吃剩於的飼料進行處理,感覺有酸味發黴的飼料堅決不能飼餵。


豬場的水源的問題,應該在建場的時候就需要考慮的問題,豬場在飼餵的過程當中應該不定期對豬場的水質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大腸桿菌等超標的話,建議如果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安裝一臺淨水設備,不僅它能夠淨化水中的大腸桿菌等細菌,同時可以消滅很多的病毒。

溫度不足導致仔豬拉稀的情況也比較常見,對於這種情況豬場應該可以增加一些設施設備提高溫度,比如說可以多增加保溫燈讓小環境的溫度達到(28-30℃),那麼大環境可以增加熱風炮或使用煤爐外供熱風,熱風袋供暖,這樣使得大環境的溫度達到(26-28℃),這樣當大、小環境的溫度達到它們需要的溫度時,才可能不會出現拉稀脫水等情況。

文筆拙劣難免有紕漏的地方,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討論,我們共同學習進步。


匯聚會


冬季是仔豬腹瀉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寒冷,仔豬抗病能力差,免疫力低下,非常容易誘發腸道疾病,關於仔豬的腹瀉種類主要分為病原性腹下和非病原性腹瀉。



其中病原性腹瀉的種類更是繁多,細菌型的腹瀉最常見的種類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感染,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種類有仔豬豬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豬輪狀病毒等。非病原性腹瀉主要是由仔豬消化不良,換料應激拉稀,以及受寒所致。

仔豬腹瀉會嚴重影響豬場的效益,為了更好的預防冬季仔豬腹瀉問題,建議養殖戶一定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疫苗的免疫工作,存在大腸桿菌病的豬場在母豬在產前40天和20天,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苗。如果豬場沒有大腸桿菌腹瀉的問題,可在產前40天和20天給母豬注射胃流二聯苗,做好母豬圓環病毒的免疫工作,母豬建議間隔4個月免疫1次,仔豬在14日齡免疫1次。豬場在做好豬瘟的基礎免疫上也要重視藍耳病毒的淨化和免疫工作,免疫抑制性疾病會導致豬抗病能力大幅下降,也是導致仔豬腹瀉的幕後推手。


2.對於剛斷奶的仔豬,一定要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很多仔豬的腹瀉多是因仔豬暴飲暴食導致,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一次給料太多引起仔豬消化不良。

3.存在母源型腹瀉的豬場,一定要進行正規的畜牧部門檢測母源抗體,如定期監測豬瘟,偽狂和藍耳,圓環的抗體,防止母豬奶水帶毒導致的仔豬營養不良型腹瀉。

4.對於剛斷奶的仔豬,在換料過程中可以適當減少豆粕的含量,建議使用全價料粉碎會飼餵,熟化後的飼料不容易引起仔豬過敏性腹瀉,仔豬剛斷奶,吃料較少,選擇知名品牌的安全。

5,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怕冷怕溼,一定要保持適的溫度和乾燥的養殖環境,同-時給仔豬提供乾淨的飲水和提供良好的衛生條件,仔豬在50日齡左右時建議驅蟲。


豬病課堂


您好!發財馬來解答這個問題。

前言:日常養殖中,如自身場仔豬誘發黃白痢腹瀉傳染性胃炎及母豬感染陽性偽狂犬時,對豬群的傷害是巨大的。為了提高母仔機體免疫力,達成令人滿意的母豬產仔率及仔豬成活率(93%以上)初生重(1.4公斤)斷奶重(21天6.0-6.5公斤、28-30天7.5-8.0公斤)等願景,大家都在想方設法地加強母仔飼養管理免疫保健

預防冬季仔豬腹瀉的舉措為:母仔同步免疫保健+盡善盡美的母仔護理.

一.母豬護理篇(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應激)。

1.後備期間適時適量藥物保健。日常養殖飼用玉米、麩皮時,由於運輸及保存等可能存在不當,難免會有極少部分出現黴變等。為了護養母豬健康,保肝護腎,因此後備母豬要合理藥物保健。

60公斤時,用阿莫西林、替米考星、板毒顆粒或荊防敗毒散拌料。90公斤時,用泰萬菌素、免疫金粉或芪貞增免顆粒拌料。100公斤時,用多維素、解毒包或保健包。

2.產前3天減料。為防止母豬的胃腸功能紊亂,影響生產及哺乳期食慾恢復,一般都在母豬懷孕110天時合理減料。

3.產後循序漸進加料。產後母豬體能消耗大,一般產完仔後讓其飲用適宜的溫麩皮水。過後8-10小時左右飼料0.5公斤哺乳母豬料,隨後慢慢加量至正常每天7公斤哺乳母豬料。飼料原料保持新鮮無黴變

4.產前產後工作。(產前精心準備,產後不定期巡查)。

產前產後1周藥物合理保健。預防母豬產後三聯症發生及哺乳期母體內細菌感染風險。建議母豬在產前、產後一週,在飼料中適量添加保健藥物(金黴素、泰妙菌素、阿莫西林)。
產前2周合理驅蟲。建議產前2周合理驅蟲(伊維菌素預混劑),伴料空腹飼餵。產前產後適時適量免疫接種。母豬產前30-35天,在交巢穴肌注4mL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滅活苗;產前21-28天,在左耳後肌注2偽狂犬弱毒苗;產前21-28天,在左耳後肌注4mL大腸桿菌自滅活苗;產後20天,在左耳後肌注2mL偽狂犬弱毒苗。產房合理消毒與控溫。一般產床要提前消毒(可用火焰消毒),臨產母豬的乳房、外陰先用清水清洗後,再用高錳酸鉀清洗消毒;產床溫度一般控制在30℃以下為宜,防止溫度過高誘發仔豬後期感冒。
產前準備,產時輸液補能消炎。為保護母豬產仔健康,保養子宮及淨化母豬身體。一般產仔途中可用0.9%氯化鈉1000mL、1600萬單位青黴素、1盒魚腥草混合輸液;產後可口服甲硝唑片或肌注四代頭孢。

二.仔豬護理篇(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強保溫、減少應激).

1.加強護理,做好出生關。

適時接生
做好初生仔豬保溫。一般提前準備好接生粉或細麥麩,用於初生乳豬塗抹全身;合理剪臍帶,並把剩餘臍帶閃臍血擠回仔豬體內,而後用碘伏消毒臍帶;接生後放入保溫箱(箱內溫度控制在32-33℃)。合理斷尾、剪牙及消毒。剪牙一般乳豬上下左右8個乳牙全部平剪(防止爭搶乳房,咬傷後誘發乳房炎);斷尾一般用電燙剪,剪去2/3。一般剪牙與斷尾建議出生1天后進行(減少應激傷害),剪刀與斷尾予以消毒處理。產後3天內補鐵及保健。
一般一邊肌注1-2mL牲血素(提高仔豬免疫力,防止貧血),另一邊肌注四代頭孢或長效土黴素0.5mL(提高仔豬免疫力)。適時免疫保健。仔豬出生8-10小時後,滴鼻1頭份偽狂犬、氣喘疫苗;產後7天,左耳後肌注1頭份支原體、鏈球菌疫苗,左耳後肌注0.5mL四代頭孢或長效土黴素;產後14天,左耳後肌注1mL藍耳、圓環疫苗,左耳後肌注0.5mL四代頭孢;產後21天,左耳後肌注1頭份豬瘟兔化弱毒苗,右耳後肌注1mL四代頭孢;產後35天加強偽狂犬免疫。

2.適時補料,做好補料關。

飼料選擇優質營養。一般母豬10天左右奶水質量變差,此時額外補飼少許優質教槽料為宜。選擇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少喂勤添,夏季超過4小時剩料清理喂大保育仔豬。建議補飼前先讓仔豬學會喝水(飲水清潔充足,其中可添加適量多維素、葡萄糖)。適時補料,提高仔豬營養。有條件的2周時補料,一般的3周時補料。注意環境衛生,合理衛生消毒。為了仔豬健康,建議欄舍地面鋪設漏縫板。並做好衛生乾淨,及時清理糞汙;合理衛生消毒,一般用過氧乙酸或戊二醛等帶豬消毒2次/周,二者交替使用,防止打破仔豬群免疫平衡。
注意溫溼度合理調控,適時通風換氣。一般欄舍溫度以不超過28℃為宜、溼度60-70%為宜。適時通風換氣,防止欄舍有害氣體濃度過高。由於仔豬被毛稀疏、體溫調節能力差而怕冷,適逢深秋(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激頻繁),故其防寒保暖為第一要務。

3.適時斷奶,做好斷奶關。

圈舍設施配套齊全、管理到位的,大多21天斷奶;一般的大多28-30天斷奶。斷奶時,為便於管理。大多實行一次性斷奶,不託泥帶水。斷奶時,為減少仔豬應激誘發腹瀉。一般都將母豬趕走而仔豬留原圈;再者是斷奶後飼養員與飼餵飼料品牌、品質等保持不變;最終飼料飼餵少喂勤添,建議定時定量。

4.搞好飼養管理,過好保育關。

工作重點:合理分欄群養,加強調教定位,減少轉群后的應激、腹瀉;搞好通風換氣,防止豬群咳嗽、氣喘,少喂勤添,自由採食,減少飼料浪費,提高豬隻增重速度及飼料有效利用率。

合理分欄群養。建議按:夜並晝不併、三窩並二窩、空腹並窩辦法,並窩後為防止豬隻咬架,欄舍內噴灑異味劑,加強跟蹤管理。加強調教定位。引導保育豬吃、拉、睡三定點。做好環境衛生、合理衛生消毒。環境應激是百病之源,仔豬轉群后初到新舍環境,需要適應磨合期。要及時清理糞汙,合理衛生消毒(2-4%氫氧化鈉溶液、生石灰、高錳酸鉀、碘酊、過氧乙酸及戊二醛等,2次/周),防止打破保育豬群免疫平衡。
做好溫溼度調控,適時通風換氣。當前適逢深秋氣溫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激頻繁,豬群易誘發呼吸道感染疾病。此時防寒保暖為第一要務,放下簾子關上門窗,舍內溫度16-22℃為宜、溼度以60-70%為宜;門窗封閉通風不暢,加之豬群自身、排洩物發酵等產生有害氣體。為減少對豬群傷害,適時通風換氣精細餵養,護養豬群腸道健康。
飼料建議飼餵乳豬濃縮料或12%保育濃縮料,飼餵時少喂勤添、自由採食,護養腸道。飼料中適量添加益生素、微生態、乾酵母、酸化劑及季節性保健藥(荊防敗毒散、阿莫西林、黃芪多糖、麻杏石甘散)。供應充足清潔的適宜飲水。飲水中適量添加食鹽、多維素、葡萄糖等。免疫預防,防重於治。仔豬55天時,左耳後加強肌注4頭份豬瘟兔化弱毒苗;仔豬65天時,肌注O型口蹄疫濃縮滅活苗。

小結:仔豬誘發腹瀉,多半是人為管理疏忽大意造成的。與欄舍環境衛生差、溫度低、溼度大、營養差及免疫保健不到位等很大關聯。為了仔豬健康,更為了日後豬場多收益,請善待自身場母豬與仔豬。

2019-11-4


發財馬


您好,三農小管家我是一位創業青年,同時對種植和養殖也有一些個人見解,我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1)前言

近些年來,養豬業的發展不斷壯大,而豬瘟疫也是隨之而來,特別是冬季時,仔豬頻繁出現腹瀉症狀也是常有發生、多發病,其實能夠引起該病發生的因素還不在少數,常見為細菌感染佔大部分,病毒等引起仔豬性腹瀉,及是黴菌毒素和環境的影響下,引起的非傳染性腹瀉。仔豬性腹瀉冬季是發生的幾率是非常高,尤其是冬前和冬後,此時是仔豬體質較差期間,因冬前氣候多變,而冬後氣溫降低,仔豬也因這時發生性腹瀉的可能非常的大,並且易出現傳播性,如有發生,直接導致養豬業的一些人群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需要詳細來分析其病因後,最終做總結,應採取有效方法進行針對預防措施,避免仔豬出現腹瀉症狀帶來影響。


2)冬季仔豬頻繁腹瀉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方法

2.1)環境原因

冬霜寒夜,畜受驚涼。在冬季時由於氣候溫熱下降,初生仔豬或近月豬對外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常見出生後15天內的仔豬最適宜的溫度在18~22℃,一般到了冬季時,有些養豬場或零散戶採取封閉豬圈工作,目的是給仔豬創建良好的環境,同時也是起到保溫作用,雖然是人為可控制豬圈內的溫度,大多數人都只會考慮到封閉周邊擋風,實際上也都還存在隱患,如地面溼度,很多人把這點忽略掉,從這點上可使仔豬腹部受凍,從而引起的胃腸蠕動紊亂,使而引起豬腹瀉的最基本的原因。看似給了仔豬做了一切安全越冬工作,實際上當封閉豬圈後,舍內空氣不流通,使仔豬舍內圈內地面及空氣潮溼和陰涼,此時易滋生致病菌展生,導致仔豬被感染可能性就加大,易導致出生以後易發生大腸桿菌或其它等症腹瀉。







2.2)病毒原因

當生豬感染傳染性胃腸炎以後,就會開始出現傳染性胃腸炎,常見也可感染上100斤左右的豬,而其中最易發生被感染的就是仔豬,發病率高,嚴重時且會導致豬發生死亡。

2.3)存在個體原因

仔豬日齡低,自身消化系統、免疫力系統以及酶系統並未全育,飼料變化、溫度、環境等斷奶變化也都會使仔豬生長不利,易出應激反應,從而引起消化系統紊亂,部分仔豬會發生消化不良,從而引起腹瀉。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仔豬出生以後哺乳來自母豬的乳汁,能夠為仔豬帶來營養和能量。如出現斷奶狀況時,採用各種飼料代替母豬母乳,那麼馬上就會出現仔豬消化系統出現應激反應。從而導致仔豬消化系統酶水平發生變化,通過各種疾病及菌素等導致仔豬腹瀉。


3)冬季仔豬頻繁腹瀉的防治措施

應加強豬舍管理,溫舍管理得好,可降低仔豬發病率,冬季溫舍管理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冬季仔豬舍內控制溫度要適宜仔豬,在入冬前做好入冬時對豬舍內增溫,如大型燈光照明,設計燈光沒有直射到豬群即可,保證豬舍內溫度變化不能太大,合理調控。對於溫度控制這塊,低於一個月的仔豬,溫度調在24~26℃,仔豬斷奶舍內溼度70%。

特別要注意仔豬飲水方面,保證仔豬專用池水乾淨衛生,最好是能設計獨立仔豬專用水,可避免飲用到汙水引起腹瀉或其它疾病因素。


3.1)豬舍消毒工作

母豬產仔之前,提前進行做好豬舍內掃除工作,反覆沖洗幾次,把地面和牆上衝洗乾淨,並且保持豬舍內通風透氣舒適。採用消毒藥劑進行噴霧消毒,連續2次。在母豬產仔前清洗乾淨產床,避免細菌殘存感染。


3.2)仔豬斷奶前管理

當仔豬滿一星期後,開始進行補料,可提高仔豬的消化系統,降低斷奶後仔豬由於飼料因素導致出現應激反應,降低大腸桿菌和其他病菌侵襲,使更好的滿足仔豬的需要,可有效避免大腸桿菌對仔豬的危害。

此外,為了能夠更有效的保護仔豬出現胃酸處於良好狀態,建議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可調節斷奶後仔豬胃酸,促進胃腸道消化,同時添加一些營養元素,激活蛋白酶,可防控病菌繁殖,斷奶管理是一步很關鍵的工作,應多加於管理。



3.3)化學藥物防治

當不幸仔豬已經患上腹瀉,可用四黃止痢顆粒進行防治,功能,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細菌性、病毒性等引起腹瀉,拉稀,腹脹、水樣便等腸道疾病的發生。用量方法,包/拌料600斤,拌水1200斤,每日2兩次。注:使用藥物時務必專業人士陪同下進行,避免帶來不良因素。



4)結語

從上種種原因可看出,都是由於先前沒有做好預防措施引起的仔豬腹瀉問題,比如產前做好母豬管理、豬圈內消毒、豬圈內搞好衛生、產前產床消毒、在豬圈內提前安裝增溫器、產後做好仔豬管理,這些都做好後,就不容易使仔豬著涼,加上不被外來病菌侵襲,那麼自然就不會發生腹瀉了!產後豬圈內調節適宜小豬溫度是非常重要,避免小豬著涼後出現胃腸蠕動紊亂,天氣轉涼了特別要注意給仔豬製造良好環境。

總之,仔豬腹瀉是養豬中常遇到的問題,務必找出有效解決方案,仔豬出現腹瀉等因素較大,最為主要是有環境因素、個體弱豬、病毒因素等,在飼養過程應多加對仔豬的飼養管理,並針對這些不良因素給予有效措施,同時採用藥物治療結合以及做好預防措施,通過以上方法可有效降低仔豬出現腹瀉等其它疾病發生的幾率,提高發展養殖帶來最基本的經濟效益。


三農小管家


冬季是仔豬容易發生腹瀉的季節,由於仔豬怕冷容易受寒,消化能力差,抵抗力也差。冬季引起仔豬腹瀉的有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寄生蟲腹瀉,消化不了等都會引起仔豬腹瀉。那麼在預防仔豬腹瀉方面我們要做哪些措施呢?

預防措施

1 剛出生不久的仔豬皮下脂肪不是很厚,對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較差。如果仔豬舍保暖措施差就會影響仔豬的抵抗能力,很容易感染疾病腹瀉。所以仔豬舍的溫度非常重要,一定要設立好適宜仔豬的溫度。

2 豬舍不能溼度過大,溼度大很容易讓黴菌滋生。黴菌會滋生在墊草和飼料中,直接影響仔豬的健康。

3 到了冬季由於天氣的寒冷,豬舍一般都是緊閉著大門和窗戶,這讓豬舍內的有害氣體不能很好的流通,這樣豬舍內的有害氣體就會非常的濃烈。仔豬吸入大量的有害氣體也會降低抵抗力,所以在冬季溫暖的時候要開窗戶和門給豬場的空氣流通。對豬場產生有害氣體的東西要及時的清除。

4 仔豬營養不良。哺乳的仔豬沒有吸入足夠的奶水,也會產生出現拉稀的情況。所以在哺乳期間要保證母豬的營養。

5 仔豬出生後一定要吃到初乳,因為初乳是仔豬的母體抗原的來源,只有吃到初乳仔豬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裡才不會受到病原體的侵害。

6 仔豬到了斷奶後母體抗原會逐漸的下降,就要開始注射免疫疫苗和驅蟲,提前做好預測措施。

總而言之仔豬需要科學的管理方式,仔豬在豬場是最脆弱的時期,平時要時常的觀察仔豬的狀況,如果有發現拉稀,被毛粗亂,皮膚蒼白,精神不正常,糞便中帶有沒有消化掉的飼料,身體逐漸消瘦等等就要引起關注,找出原因,及早對仔豬進行治療,減少經濟損失。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豬群中,1-2%的豬發生腹瀉且2-3天自行痊癒是正常現象。

一旦發生腹瀉,9%豬場選擇立即止瀉打針治療,其實,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防止豬脫水,不是止瀉,因此補充溫和的淡鹽水和水溶性多維是有效地。

2 重點有針對性處理養殖環節腹瀉問題

1)產房: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大腸桿菌和圓環病毒等)。母豬掉膘引起的奶源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2)保育期,主要是營養性(飼料消化率問題)和大腸桿菌排出的腸毒素(脂多糖)引起腹瀉為主。

3)小豬,主要控制胃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針對吃多就拉稀的情況,乳仔豬主要是原料不新、消化率低、原料氧化和粗蛋白偏高引起消化不良。

母豬奶水好是防止產房仔豬腹瀉最重要的手段,母豬營養不足,引起掉膘,泌乳量減少;母豬動用體脂,二次轉化,乳汁質量下降,引起乳豬奶源性腹瀉;強化母豬的營養,減少母豬產房腹瀉。

3 關於仔豬腹瀉死亡率

傳染性胃腸炎、梭菌腸炎、早發性大腸菌屬於高死亡率;營養性下痢、球蟲、輪狀病毒、遲發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環境因素屬於死亡率不定型。

4 從症狀大致快速判斷腹瀉類型

顏色:黃色(細菌性腹瀉,黴菌毒素慢性中毒);灰色(沙門氏菌引起,保溫不好引起感冒性腹瀉);黑色(病毒性腹瀉);pH值(用試紙測試)酸性—病毒性腹瀉,鹼性—細菌性腹瀉。

腹瀉狀態:噴射狀—病毒性腹瀉,順流狀—細菌性腹瀉;水樣—水質,鹽分偏高;氣味:腥臭味(細菌性腹瀉),惡臭味(病毒性腹瀉)

5 控制措施

病毒性腹瀉:加強飼養管理措施(如保溫、保持欄舍乾燥);提高抗病力(免疫):喂溫鹽水和水溶性多維。

細菌性腹瀉:藥敏試驗,確定最有效藥物,快速使用,連續拉3天以上,緊急用蒙脫石(保護胃黏膜和吸附腸毒素)兌溫水灌服。營養性腹瀉:品質管理,合理營養平衡。


David8215


冬季仔豬腹瀉其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性、母豬性、營養性、生理性、應激性、環境性等方面。具體來講,病毒性病原致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病、豬偽狂犬病、豬瘟);細菌性病原致瀉(黃痢、白痢、紅痢、仔豬副傷寒);寄生蟲病主要是豬球蟲病、蛔蟲病及弓形蟲病等;母豬健康狀況不好、奶水質量差而少;仔豬免疫力缺乏、調節體溫的機能不健全;仔豬剪牙、斷尾應激;產房環境衛生差、溫度高低不均衡等。冬天來了,很多豬場出現的仔豬腹瀉的問題。

豬舍的保溫

養豬人都知道“小豬怕冷,大豬怕熱”。這就要求產房要做到合適的溫度,一般要求產房仔豬在1周內保溫箱的溫度應達到29℃-33℃。

❷改善豬舍內環境

加強消毒,對發病豬群採取乾粉消毒藥帶豬消毒,一方面可以降低環境中的病毒含量,另一方面可以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同時使豬舍內乾燥,可以在地面特別是產床下全部灑上生石灰。病毒對溫溼度特別敏感,在疫情期,產房內應升高溫度,降低溼度,保持乾燥。在做好仔豬保溫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豬舍通風換氣,以降低豬舍內有毒有害氣體和病原微生物的水平,減少發病的誘因。

❸對於症狀得到緩解並趨於穩定的仔豬,可以內服一些微生物製劑

調理胃腸功能,提高仔豬成活率。若發病仔豬在哺乳後期,應採取提前斷奶的方法,斷奶後直接喂優質教槽料,在教槽料中添加電解多維等,在臨床上發現可有效降低腹瀉仔豬死亡率。

❹豬群進行封閉飼養

在封群期間不做轉群,對防止該病的蔓延具有一定作用。如需轉群則以整體轉移(如斷奶或者進產房待產等)或以舍或棟為單位進行轉群。一般對易感豬群如產前21天內母豬、產房舍母豬、產房舍仔豬進行封群飼養,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封群一般需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目的是使病原不會傳播給健康豬群。

冬季是產房仔豬出現腹瀉綜合徵的高發期。做好母豬和仔豬的預防、治療、管理及護理,努力做到“養重於防,防重於治”的八字方針,相信今年廣大豬友的豬場能夠產房生產平順、高效。





飛太郎視野


導讀;我們都知道,仔豬在我們養豬生產過程中屬於一個比較脆弱的階段,因此在飼養管理上,稍微有那麼一點不恰當,就會造成我們的仔豬患病損失。在飼養和管理方面一定要,在意許多細節。那麼關於【冬季仔豬容易腹瀉,要如何預防?該做哪些措施?】 在此小農牧就根據從事養豬業多年的經驗,來分析一下,並給出一些建議措施。

年終寒風正淒冷,天空陰暗整日雪。側耳傾聽無聲響,放眼戶外已皎潔。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氣溫可低至零下,由於氣溫的過低,給我們的養豬生產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尤其是體質比較脆弱的仔豬,稍有不慎,就會給養豬生產帶來損失。

冬天因地面溫度,和舍內溫度過低,仔豬腹部受寒,極容易引起腹瀉,同時;入冬後,大腸桿菌活躍,也是造成仔豬腹瀉的,頭號殺手。因此;想要解決仔豬腹瀉的問題,我們就只能,借題之意,解題之謎,【從預防開始、以飼養為重、做措施來防】 接下來我們就圍繞以上三點,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深度的解析,並根據小農牧的養豬經驗來,給出一些措施和建議。


冬季防止仔豬腹瀉◆預防才是關鍵

通常來說,仔豬腹瀉的罪魁禍首,非大腸桿菌莫屬,大腸桿菌主要活躍於春冬季節,由於氣溫急劇的變化,使仔豬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大腸桿菌趁虛而入,所以解決冬季仔豬拉稀的問題必須從預防著手。

有效的措施■

我們這裡的措施,只能通過提前注射疫苗來防範,一般我們都是,以過度的形式,提高母豬免疫機能,讓仔豬獲得母源抗體的方式來預防。我們在母豬產前20天接種(仔豬大腸桿菌K88-K99活菌苗)母豬產仔後,讓仔豬吃到初乳,將免疫菌吸收到體內,產生抗體,可大大減少,仔豬被大腸桿菌侵擾,可防止給我們養豬生產,帶來經濟損失。

實施免疫措施注意事項■

接種疫苗,首先準備,仔豬大腸桿菌病K88-K99活疫苗,其次;準備好以通過高溫消毒的注射器具。

疫苗介紹■

本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術人工構建的,非產腸毒素型、具有兩種保護性 抗原的K88、K99大腸桿菌菌株,接種於疫苗的培養基礎進行發酵 收穫,檢驗合格的菌液加入適當穩定劑,經冷凍真空乾燥製成,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海綿狀疏鬆團塊,易與瓶壁脫離,加鋁膠 鹽水後迅速溶解成均勻的混懸液。

開始接種注意事項■

按照豬的大小選擇相應的針頭,一般的母豬通常我們會選擇14號針頭,進行肌肉注射。
為了防止注射器攜帶病毒和細菌,應該先進行全面的高溫殺毒,建議用90-100度開水燙一下。因為疫苗都需要進行冷藏,方可保證疫苗的質量。同時疫苗溫度太低,和母豬體溫差異過大,直接注射後,可能會對母豬造成應激,所以:接種疫苗前20分鐘,應該先將疫苗取出置放。進行接種時,要規避打飛針的不良習慣,要做到:一豬、一針、一消毒,注射前可先將母豬(耳後5-6釐米部位進行按摩)試擦醫用酒精後,再進行注射。


預防總結>建議■

防大過於治,無論什麼季節,防止仔豬天拉稀,最佳的辦法就是在,母豬妊娠期,對其科學免疫,母豬通過疫苗的作用,將免疫菌轉換為乳汁,仔豬吃到初乳後,可直接獲得大腸桿菌免疫抗體,這才是最佳的預防措施,同時要建議; 為了保證初乳中含活菌質量高,一定要第一時間,保證每頭仔豬,都能喝到初乳,可將弱小的仔豬放在最前排,吃到更多的母乳。

冬季防止仔豬腹瀉◆飼養很重要

冬季養豬,對於仔豬的飼餵方式,比較有講究, 通常來說,首先要保證飼料中的能量,符合仔豬的所需。再按照勤添少喂的方式來飼餵。一怕仔豬,吃多了消化不良而拉稀,二怕營養不足,仔豬沒有攝入能量,影響生長髮育,三怕能量過足,導致飼料浪費,而增加飼養成本。所以我們必須根據這些因素來科學的搭配仔豬飼料。

一般斷奶後的仔豬,我們通常會搭配能量型飼料,能量型飼料是指,幹物質中粗纖維含量低於18%,粗蛋白含量低於20%的飼料,其營養特性是,易於消化和澱粉含量非常高。而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相對較低,是斷奶仔豬所需要能量的主要來源。

飼料配方■

選用優質,顆粒飽滿,色澤鮮豔的玉米作為主要原料,其次要注意,黴菌毒素也是可以引起仔豬拉稀的,所以飼料中可根據比例添加脫黴劑,防止飼料被汙染,而導致仔豬拉稀。

玉米48%,碎米10%米糠10%,麩皮10%,豆餅10%,魚粉8%,青科2.5%,碳酸鈣0.5%,磷酸鈣0.5%,鹽0.5%.此配方消化能13.10兆焦/千克,粗蛋白質16.1%,賴氨酸0.80%,蛋胺酸+胱氨酸0.48%,鈣0.80%,磷0.67%. 【該配方,按照每100斤飼料進行配比】

飼養總結>建議■



以上的配方適用於,30-50斤仔豬, 其蛋白質和礦物質低,有利於仔豬腸胃的分解,更助於消化,可為仔豬提供能量,同時能減少腹瀉的可能,飼餵時,小農牧個人建議;一日分為4餐,每餐投餵0.2-0.25㎏為宜。

冬季防止仔豬腹瀉◆措施要做到位

冬季主要是氣溫低,一定要加強我們,豬場的管理和措施。那麼圍繞著溫度低,我們要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控溫。 前面我們講到了,仔豬由於氣溫低,室內溫度和地面溫度與仔豬溫度有極大的差異,我們的仔豬,腹部接觸地面時,受寒而引起腸胃絮亂,導致拉稀,所以在溫度控制上,一定要下足功夫,其次就是將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做到位。

控溫措施■

哺乳、斷奶小豬的適應生存溫度,就要保持在29-24度左右, 所謂;大豬怕熱,小豬怕冷。在操作上同樣要遵循這個規律,切勿溫度過高或過低。控制溫度上,需要根據不同日齡來進行調控,相比起來,仔豬階段比較複雜,但是為了安全,務必要嚴格把控好,各階段豬的保溫工作。 具體的溫度調控,可參考下方配圖。

加強飼養管理■

A) 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為本場降低外購豬,而感染病毒的風險,同時也能為豬場降低飼養成本。

B) 定期為豬場做好,免疫、驅蟲、保健等工作,防止生豬患病,這些小細節,不容忽視。

C) 嚴格的消毒,是豬場安全生產的大動脈,定期為豬場內執行嚴格的消毒,做到有毒殺毒,無毒預防。也要控制來往車輛的消毒,和來往人員的隔離等相關事宜。

D) 把場內的環境衛生做好,是減少病毒滋生的途徑,同時~也是為了給豬,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全文總結與建議

冬季氣溫低,防止仔豬腹瀉,最佳的方法則是通過免疫來完成, 而免疫的條件是,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 這樣不僅能夠追溯仔豬的免疫狀況,也能最大程度上,對仔豬建立一個綜合管理系統。冬季飼餵仔豬,需要根據仔豬生長規律,來進行合理的飼料搭配,有科學依據的飼養,才能從營養上解決仔豬腹瀉的問題。日常飼料管理,已經是老生常談之事了,對於每個養豬人來說,想必都很瞭解,但是-且勿疏忽那些細微小節,看則是小,事關則大。 最後建議; 養豬生產需要嚴格按照,生物安全免疫流程,對本場進行科學免疫,從最大程度上減少生豬,感染病毒,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收入。


結束語

以上內容,是小農牧的一些,愚見和建議,唯恐文中有紕漏之處,還望讀者能夠指正,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學識。

內容/創新農牧原創(今日頭條獨家首發)

圖片/圖蟲創意免費提供


創新農牧


仔豬腹瀉的發病原因

通常懷孕的母豬在秋季或者是初冬的季節,所採用的飼料基本上都是新鮮的玉米,這時玉米的水分比較大。另外,玉米的胚芽正處在一個活躍的時期,玉米在倉儲的過程中,其玉米會因為自身的呼吸作用造成倉庫中的水分被移走,這就會造成倉儲滋生大量的黴菌。而秋季晝夜的溫差很大,造成黴菌的應激作用大量的增加,也就會刺激出現大量的毒素。若懷孕的母豬食用了這種飼料以後會出現慢性的毒素在肝臟中蓄積。

仔豬腹瀉的保健措施

提升母豬在懷孕期間的飼養管理水平,保證母豬在懷孕期間食用的飼料是沒有發黴變質的,同時要定期給仔豬的飼槽做適當的清潔,儘可能的保證母豬乳頭清潔,保證母豬奶水充足、質量好。

改善仔豬哺乳的環境。加強豬舍的通風,養殖戶定期做好限度管理的工作,在中午天暖的時候,可以使用消毒藥物對豬圈的空氣、地面以及牆面做好消毒。同時要保證仔豬的休息溫度在30℃左右,一定要用地熱板,避免仔豬受涼。

母豬在懷孕期間,養殖戶可以在飼料中適當的添加一些蜂膠類的添加劑,這樣可以避免便秘或者是厭食。與此同時能夠更好的保護肝臟,排出大量的毒素,提升母豬的免疫能力,儘可能的預防仔豬在其胚胎中被感染。


廣西甘蔗甲天下


儘管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某些類型腹瀉難以避

免,但感染性腹瀉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感染性腹瀉最重要的方法是避免接觸可能

導致腹瀉的感染源。因此,注意洗手、保持良

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

此外,如果需要前往一些發展中國家,應當採

取以下預防措施。

只飲用瓶裝水,即使刷牙也應使用瓶裝

水;

避免食用街邊小販售賣的食物;

避免食用自來水製作的冰塊;

只食用煮熟或可以去皮的水果或蔬菜;

只食用徹底煮熟的熱食;

嚴格避免食用未加工或未煮熟的肉類或海

鮮;

若該地區有甲肝流行的情況,需要在旅行

前接種甲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