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60、70、80年代的動畫片,那些記憶深處裡不曾忘記的畫面

有一天,晚上吃過飯後陪兒子看動畫片,名字叫《超級飛俠》,這部動畫片已經看到第四季了,而且還買了全套的小飛俠,兒子非常喜歡。

超級飛俠

看著裡一集集的故事,我發覺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可以看的動畫片有那麼多,什麼樣的類型都有。


再想想我小時候,數得過來的那幾部動畫片,可是,在我看來,以前拍攝的動畫看更像一件藝術品,而現在的只能說是商品。


作為一名70後,我看過的動畫片並不多,在那個年代裡本身製作量也不大,雖然已經過了很多年,但記憶中依然裡有那些清晰的畫面存在。


時代變遷了,但我很想念它們。


神筆馬良(1955)

記得那時候剛看完這部動畫片,心裡就想著,我怎麼能有這樣的一支筆呢?如果我有了這支筆,我就要畫好多好多吃的。

神筆馬良(1955)

神筆馬良(1955)


驕傲的將軍(1957)

這是一部“中國學派”的創始之作,京劇臉譜、古曲《十面埋伏》,30分鐘的動畫看起來特別過癮。

驕傲的將軍(1957)

驕傲的將軍(1957)


豬八戒吃西瓜(1958)

有時候,老人在逗小孩的時還會用這部動畫片,老人會說:“你的好吃的給我不給啊?是不是像豬八戒吃西瓜一樣全吃了啊。”

豬八戒吃西瓜

豬八戒吃西瓜

大鬧天宮(1961)

我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也是我認為中國動畫片中最精良的一部。它幾乎可以代表當時中國動畫的最高技術,就現在來看,也是一部內容豐富、製作精細的作品。

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


小蝌蚪找媽媽(1961)

世界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獲得了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獎。而且,這部動畫片還被編入小學語文課本,現在的小學生應該看不到了。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


這兩個小孩子放在現在是不是應該叫呆傻萌和真槓精啊。我記得沒頭腦當上工程師,建造了一棟100層高的大樓,結果忘記設計電梯了,結果為了看一場戲,所有小朋友要帶上被子和食品,爬了好幾個月才到樓頂看不高興演的戲,簡直太好玩了。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

阿凡提(1979)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阿凡提,我小時候就是這麼認為的。阿凡提為了懲罰地主,假裝種金子,還唸咒語,我記得好像是: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

阿凡提(1979)

阿凡提(1979)

嶗山道士(1981)

嶗山道士(1981)

嶗山道士(1981)

三個和尚(1981)

這個故事太經典了,到現在我還給兒子講。一部沒有臺詞的動畫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三個和尚(1981)

三個和尚(1981)

天書奇譚(1983)

一個叫蛋生的小孩,學習法術消滅妖精的故事。

天書奇譚(1983)

天書奇譚(1983)

黑貓警長(1984)

有誰知道後來沒為什麼沒拍續集嗎?一隻耳最後結局是什麼啊?

黑貓警長(1984)

黑貓警長(1984)

三毛流浪記(1984)

我還有這部動畫片的小兒書呢。

三毛流浪記(1984)

三毛流浪記(1984)


邋遢大王奇遇記(1987)


小邋遢

真呀真邋遢

邋遢大王就是他

人人叫他小邋遢

這歌火遍街頭巷尾,大人小孩都會唱。原唱是一個女孩,胖胖的,特可愛。

邋遢大王奇遇記(1987)

邋遢大王奇遇記(1987)


葫蘆兄弟(1986)

金剛葫蘆娃,不多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葫蘆娃。

葫蘆兄弟(1986)

葫蘆兄弟(1986)


這些藝術品級的作品都是大師不惜成本製作出來的,這是不可複製的神作。因為當藝術走向市場,走向功利時,藝術就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中國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看看這些作品,這是中國老藝術留給中國的魄寶。

我也特地找來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授權的《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

這套書特別全,包括上海美術電影的33部優秀獲獎作品,一共70冊圖畫書:

《葫蘆兄弟》、《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金猴降妖》、《寶蓮燈》、《三個和尚》、《猴子撈月》、《大鬧天宮》……這些都能給每個孩子帶來特別美好的回憶。

因為是給孩子準備的書,所以印刷方面,採用了進口大豆油墨,綠色認證印刷,絕對安全。

關鍵價格特別好,雙11特惠,只要99,一本才一塊多錢。

數量不多,需要把這些中國不可複製經典帶給孩子的,可以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團購產品:《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共70冊)

團品價格:原價160元,團購價99元

包郵,新疆西藏地區需補運費20元。

適合年齡:3-10歲